产后该如何保护伤口
由于产后自然分娩并发症较少,自然分娩的撕裂伤口通常在产后3~5天愈合,相对恢复速度快于剖腹产,通常疼痛消失约1~2周。然而,护理工作不应掉以轻心。首先防止感染:每天用温水冲洗两次;防止伤口污染,避免大便后擦拭,应从背部,必须再次冲洗;注意更换卫生巾,避免浸泡、浸泡伤口。

妇产科医师建议,自然分娩24小时后,“温水坐浴”即用盆水坐浴,水温约为41 ℃~43 ℃。 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直到伤口愈合。 在伤口还没有恢复的时期,用温水冲洗更温和,刺激性更小,并防止水进入子宫时细菌的炎症。
生产母亲的伤口护理自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如果是侧切口,首先要注意的是感染的问题。皮肤的完整性是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局部伤口发红、肿胀、发热、疼痛不可忽视,只要不适没有继续改善或出现脓性分泌物,记得回医院检查。此外,阴道失血或大量血栓排出是不正常的情况,应尽快治疗。如果母亲是侧切,除了要做好感染的护理工作,还要有针对性的护理。

1.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如果恶露还没有一个干净,应坚持自己每天用流动进行清水冲洗外阴最少需要两次,大便后也应冲洗可以一次,冲洗时要从前往后冲洗,以避免患者大便等脏物的污染。一定问题要用一种干净一些专用的毛巾(不建议用水盆,因为水盆的脏水会循环环境污染以及会阴保护伤口)。勤换卫生巾,勤换内衣裤,以避免湿透后浸湿伤口,发生严重感染。
2、避免伤口裂开
在分娩后的头几天,新妈妈应采取右侧卧位促进伤口血液流出,不引起内部积聚,形成血肿,影响愈合,同时防止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当4-5天后伤口相对较牢固,不良伤口难以流入时,可以左右旋转,注意会阴切口。术后1-2小时内伤口有疼痛,且越来越明显,应立即联系医生并及时处理。
当产程侧切的产妇直立坐着时,身体重心向右侧倾斜,可以减轻伤口压力引起的疼痛,也可以防止表皮交错,应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伸展造成伤口张开。 产妇拔线当天不宜出院,伤口裂开多发生在拔线当天,回家后伤口裂开会给治疗带来麻烦。

3、保持大便通畅
不要总是躺在床上,尽量走路,可以防止便秘的发生。在解决方案中,可先收敛会阴和臀部,然后慢慢坐在马桶上。便秘的情况下,不要太用力,可以暂时使用。
4、平时多做肛门收缩。
躺着、坐着,随时可以随地都可以自己做的。这样一个既有助于企业促进扩约肌的收缩,又能够早日得到恢复阴道的紧致。
5.定期密切注意伤口,直到分娩后两周。
首先伤口是否疼痛,如疼痛,检查伤口是否红肿、裂开、出血、脓等现象,最好立即就医,很可能是伤口感染。 如果伤口有小脓肿,可能会阻碍缝线的吸收,应邀请医生到医院取下缝线,伤口就会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