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愚痴、蠢笨这种情况怎样才能改变?

2021-08-21 21:10 作者:bili_47024412641  | 我要投稿

南无羌佛说《世法哲言》(四十六)

蠢愚何以治哉?灭愚之法唯在功学,愚在不其理,出行之蠢,而于读中有案,依师正导则得愚转智也。


愚痴、蠢笨这种情况怎样才能改变,怎样才能聪明起来呢?要灭掉愚痴、笨龊的方法,唯一的就在于用功学习,多闻多见。愚的主要原因,是对其事理不明白,然后才愚的,就说把事情做错的原因是因为对这个事情的实质不了解,所以出行自然就愚蠢,那么在实践中、书本中有很多知识、有很多事例,我们都可以去学习,社会上也有很多知识我们可以去收集,多闻多见,然后收而取用,自然就会聪明起来了,所以南无羌佛说愚痴的原因主要是学问不够或鉴识肤浅,因此要在书中去求知识,增强自己的学问,要于社会中去体验,增长自己的鉴识。但是最重要的还得要依照到具学识的老师正规的辅导,才能把愚痴转为聪慧,转为一种智慧的力量,如果老师把方向给你辅导偏了,同样也会愚痴,所以有“依师正导”这么一句话。

知识不能等于力量,这才是绝对真理南无羌佛说《世法哲言》(四十五)

多少知识等力量如是,此论弗入于谛,知识乃识鉴之因,力量为施用之果,识施于用,其生之力得之积量,大海盈以百川之水,故为是积,积而弗施,青禾干之,农田裂口,知识藏而不用,其力何生,无量之积,故识鉴弗以力量等之。


多少知识等于多少力量这句话,有很多前代名人,在他们的名言里都是这样说的,但南无羌佛对这个问题,却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多少知识等于多少力量,这是绝对的错误。因为这种观点不是真理,不符合客观实际,知识本身只是一种鉴别事物的因子,知识是实践的因地,力量是施用的一种果实,所以两个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就是说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知识施用出来成力量,产生的效果才能得之称为积量,即是积起来的一种力量,那是要产生在用上才能算数。如大海,它虽然能装一切大江大河、百川的一切水,很大很大,就类于我们的知识一样,所以称为积,假使积起来,没有去具体用,不去施用它,水不能施用,那么禾苗就要干枯,农田就要裂口。知识也是如此,我们把知识藏起来不用,那么哪里能找到力量的表现呢?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积累的知识不能等于力量。无量的积就没有能量之用,要有量的积才叫有能量之用。简单一句话就是说,知识累积起来一定要起用,最后收到效果才是力量,所以累积的知识在没有用之前,不能说它等于力量,因此,南无羌佛说知识不能等于力量,这才是绝对真理。

愚痴、蠢笨这种情况怎样才能改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