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内耗》| 过不累的人生


大家好,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书是《停止内耗》。
什么是内耗?明明什么都没做,就感觉很累,于是不断拖延。终于拖无可拖做了点事,又发现做不好,感到自己很失败。失败的感觉留在心里,自己对自己不断否定,这让下一次做事的时候感觉更累,更拖延,更失败,最终陷入内耗的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停止内耗呢?本书的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接受真实的自己。
要接受真实的自己,就不要因为自己与众不同而纠结。我们太习惯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太习惯按照社会默认的规则生活,太习惯把其他人的选择当成自己生活的必然选择。可是,你就是你自己,你有权利和别人做得不一样,想得不一样,你应该自己掌控生活的节奏。
接受真实的自己,就不要让自己身上的标签束缚了自己。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标签。有些标签是关于身份确认的,比如你是谁的女儿,是谁的丈夫,做什么工作。有些标签是关于个人特质的,比如你的脾气是温柔还是暴躁,你是大度还是小气。这些标签久而久之让我们形成一种自我认同,在生活中不由自主按照这些标签的标准生活。但其实这些标签是枷锁。我们要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身上的标签而活。
接受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擅长的事就是那些你比身边的人付出更少努力,却可以达成更好效果的事情。做擅长的事,带给自己成就感,就可以对自己的价值进行肯定。
接受真实的自己,我们还要敢于参与,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不参与就不会输,但是不参与就把自己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割断了。不要怕承担责任,一件事失败了,并不代表你自己不好,它只能代表你没有做好这件事。事情做得不好,重新努力就行。但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定义为自己不好,就相当于否定自身的价值。
接受真实的自己,我们要发挥钝感力。虽然很多时候敏感的人可以接收到更多信息并且快速做出反应,但是也有很多时候,顿感力可以保护一个人不过多被外界影响,更能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
其次,是停止自己内心中各种想法的纠结。
不要让自己有讨好型人格,要明白,不论你怎么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要尊重和表达自己内心中的想法。
我们要学会拒绝。不情愿做的事就大胆拒绝,一边勉强去做一边抱怨,也是内耗。拒绝别人并不意味着和他人关系的破裂,也不代表着你没有能力,更不是不友好的表示。不要为难自己,大胆说不!
要明白自己不是工具箱,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不能替其他人解决他们问题。我们无法满足所有的期待,应该把拼命把自己当做工具箱的时间省下来,留给真正的自我。
再次,是告别完美主义。
很多时候焦虑都来源于想要更好。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完美的事,不完美才是常态。我们可以先完成,再追求完美,日拱一卒,不断精进。无须要求自己出手就是完美,更无需让自己一直保持完美。一直苦苦追求,无法停下来享受生活,只会让自己的心累。
其实所有的事都必然有不完美之处。当我们看到这些不完美的地方,就去尝试寻找解决方案。如果事情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那就寻找替代方案。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事情总会得到解决,也许不是以完美的形态呈现,但那才是生活的常态。就好像我妈妈常对我说的话,关关难过关关过,天下就没有过不去的事。
接下来,还要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试着让生活更有趣。如果你现在的生活也陷入一成不变的循环中,试着回头检视一遍,是什么问题让你卡在这里。试着突破,试着转弯,之后生活就会因为改变而变得有趣起来。
我们应该学会享受孤独。生活中总会出现孤独的瞬间。比如下班之后,一个人回到家里,屋子里空空荡荡的。过生日的时候,没有祝福,只有自己一个人,桌上放着一个蛋糕,还是自己买的。但是孤独和独处不一样。我们可以在独处的同时不孤独。不要害怕孤独,要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要想和自己好好相处,我们要学会先处理事情,再处理情绪。比如在我们遇到让自己产生强烈负面情绪的事情时,可以想象其他人遇到同样的事,会用什么方式解决。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冷却。
要想和自己好好相处,我们也要抛弃焦虑。给自己树立稳定的价值观,很多时候焦虑的原因是我们把太多外在的声音请进了自己的世界。如果我们自己拥有稳定的价值观,不会轻易为外界所动,焦虑自然减少。
要想和自己好好相处,我们还要增强自己的行动力。很多人不断焦虑,却始终没有行动。但不行动,焦虑就会一直伴随着你。当你着手去解决焦虑的时候,焦虑就会自然而然减少。
最后,让我们努力过一个不累的人生。
我们可以简化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我们所谓的负重前行,其实很多时候不过是自己给生活本身加上了太多的“必须”,和“不得已”,这让我们变得疲惫,也变得焦虑。用极简的态度审视自己的生活,把不需要的负担抛掉,轻装前行。
我们也要注意别想得太多。面对现代社会过量的信息,我们应该尝试给大脑的信息分类。让大脑在不同的时间段思考和解决不同的问题。对于那些让我们纠结的回忆,我们可以试着用美好的回忆替代。多回想那些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记忆,遇到负面情绪侵袭,就用这些美好回忆来抵挡。要做到别想太多,我们还可以让自己忙碌起来,忙起来就不会想得太多了。
不要害怕待在舒适圈里。现在大家只要谈到舒适圈,就好像谈到了火坑,一定要逃得远远的。我们拼尽全力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好不容易达到后,又不停有人告诉你要跳出来。这个逻辑听起来就很没有道理。事实上舒适圈可能就是最适合你的圈。跳出难受圈,呆在舒适圈里不好吗。人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
谢谢大家的阅读,愿我们都能摆脱内耗的苦恼。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