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学霸笔记207:想象的过程
《疯狂刷题20000题》全新上线,涵盖某笔6000题,某香3600题,《教师招聘易错题2000题》,全国教师招聘真题套卷讲解,不断更新,更加优惠,限时149元,共计200小时左右,后期会涨。
主观题1200题上线,500+辨析题,600+简答题和若干案例分析题,全程答疑和批改案例分析题,助你上岸。
想象的过程
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关于想象的过程这一知识点属于我们常考的点,主要以例子型的单选题为主。但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常常也会有一些易混淆的点存在,导致做题的正确率偏低,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
一、想象过程的分类
1.粘合
粘合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龙王等的形象。
粘合方式是想象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
2.夸张与强调
夸张与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加、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最常见的是扩大和缩小的两种形式,如千手佛、九头鸟、大人国、小人国等。
3.拟人化
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成为拟人化。拟人化也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雷公”“电母” “米老鼠”“唐老鸭”等。
4.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式。例如,装饰图案画中的花瓣、树叶等形象,就是来自各种植物的共同特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创造,也是作家综合某些人物的特点之后创造出来的。比如,鲁迅在谈创作经验时曾指出:人物模特儿没有专门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陕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那在鲁迅笔下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便是“祥林嫂”。
5.联想
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想象联想本身不同于记忆想象,它的活动方向服从于创作时占优势的情绪、思想和意图。例如一位诗人在看到“修理手表”几个字,便会联想到“修理时间”。
二、易混淆知识对比
1.粘合VS拟人化
粘合:不同类别事物间的结合,导致形象发生了变化,如人身与鱼尾结合成美人鱼,猪头与人身结合成猪八戒。
拟人化:强调将无生命的物体生命化或将有生命的物体人格化。但过程中形象未发生改变。如,唐老鸭与米老鼠,通过想象,让其形象更加的生动,但鸭子和老鼠的形象未曾改变。
2.粘合VS典型化
粘合:不同类别事物间的结合,导致形象发生了变化,如人身与鱼尾结合成美人鱼,猪头与人身结合成猪八戒。
典型化:将同类事物进行结合,塑造典型。
三、例题
1.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是( )。
A.粘合 B.夸张 C.人格化 D.典型化
1.【答案】B。
关注我科学备考
教师考编有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