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读书报告第一章
名词解释
稀缺性:社会资源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社会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数量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资源稀缺性是经济学诞生的基础。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将公平设为x轴,效率设为y轴,两者关系应呈现正态分布

公平过低时,底层无力消费,上层财富囤积无法用于市场流通,导致效率降低
公平过高时,失去正向激励,导致效率降低
关于利润:设方案A预测利润为a,方案B预测利润为b。比较后选择方案A
设边际收益f(x)每单位,边际成本g(x)每单位,机会成本为a。
利润为F(x).

预测利润均为最理想状况,实际上必然是

机会成本主要用于决策前的判断,即利润预估。而既然选择方案A,”a>b”是必然的。
市场经济与产权:产权保障是市场经济得以实施的基础。市场经济侧向说明利己主义者对社会发展也存在促进作用。
激励:常规情况下激励可获得好结果,但也可能相反。
书上例子: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需要慢速行驶,此时收益是安全,成本是慢速造成的额外精力和时间损耗。装配安全带后,保持收益不变情况下,慢速需求减小。这导致驾驶员事故率不降低而行人事故率上升。
市场失灵:2种原因;1.外部性,2.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由于市场经济无法调节某些事物的间接价值,市场势力大致为垄断
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首要决定要素。
失业与通货膨胀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通货膨胀短期可以减少失业率,长期会导致金融崩溃。现代社会经济周期是逐渐缩短的。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向持债人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