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uv-Luv中各国军队战术机型号与机体武器(美军篇)

2021-04-17 17:14 作者:摸鱼的幽灵  | 我要投稿

例行免责声明:本专栏内容均为muvluv中的设定和剧情,与现实中任何东西无关,请不要带入现实中任何东西来找茬,这只是个galgame的扫盲科普而已,来杠的自己去查一下智商

历史背景和战术理念

作为人类最早开发TSF的国家,拥有庞大的研发资源和军工生产线,在欧亚大陆沦陷后作为全人类的粮食和军火生产基地,同时向各国提供各式战术机技术和蓝图供其选择,截止2001年是唯一一个彻底淘汰一代机军队全员使用二代机的国家,由于自身不是前线的原由,主打战术为远距离高精度机动炮战,相对忽视近身战,开发了绝大部分战术机机载重火力支援设备并且投入实战,在诸国中对G元素利用相关的科研项目也是相当成功的国家。

先附上美国战术机开发公司的变迁

一代机

随着1973年之前苏美联合宇宙军于月球的恶劣状况。美国意识到早晚有一天会与beta在地球作战,于是国防部授意以运到月球参与月面战争上的NCAF-X为基础,开发出可以在地球上战斗的全新的兵器,最终Mcdonne11公司完成了名为战术步行战斗机的兵器,同时开发出代号为WS-16的突击炮和代号CIWS-1A的格斗短刀(见最后武器篇),同时获得命名F-4"鬼怪"。

批注:在F-14问世之前有海军舰载机型号,可作为航母的战斗力量投放,同时后面服役的美军尼米兹级,英国伊丽莎白级,苏联库茨涅佐夫级等航母都将可以承载战术机机库进行整备、承载配套补给和陆基战术机可否在航母上面起飞作为必要的设计条件。

作为各国TSF的起点的存在,在01年之后美军退役了全部的F-4,纯粹作为外销机,并且将库存F-4进益寿处理外销或移交国联军

但是随着73年中苏联军的红旗作战宣告失败和F-4鬼怪在实战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后,铺天盖地的订单飞向了美国,即便美国开足马力生产并开放了机体生产线的技术和授权依旧难以缓解前线诸国尤其是中、苏和中亚等国的机体紧缺的情况。同时美国指导的在海外前线国家建立的战术机的生产线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最大产能满足当地国家,机体使用、维护的人员需求和培训也对使用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非前线盟友国家也向自己提出需要该装备的需求。于是国防部授意各开发商可否研发一款小型、相较于F-4鬼怪来说轻型、整备和生产成本优于F-4的战术机,Northrop所给出的"由将空军飞行员转化为战术机卫士的训练机体T-38进行武装化和给予最低限度装甲"的方案通过。由此诞生了美国的第二型战术机F-5自由斗士。


比起F-4,欧盟军更加喜欢F-5,光欧盟内部就有多种型号,欧盟篇再讲

特点:相较于F-4鬼怪来说装甲被最大程度的轻量化,同时维护低廉上手门槛低,经验不足的卫士比起驾驶F-4鬼怪更加适合F-5自由斗士,机体也更加灵活,与欧盟诸国的后续机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美军并不满足于F-5自由斗士现在的性能,对Northro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诞生出衍生机F-5E,相较于F-5来说保持其廉价的低成本的条件下机动于航电都有了十足的提升,同时还特意为东南亚气候的国家定制了湿热地型提供给客户,法国达索公司也根据F-5研发出自己的战术机幻影3和幻影2000(欧盟篇再细说)。

两栖战术机和火力特化型攻击战术机

随着战况的推进,F-4与F-5自由斗士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于是格鲁门向美军提交了一种两栖战术机的设计,1977年定型并命名为A-6入侵者,并且与配套的剑鱼级潜水母舰可以作为在航母和战术机母舰投放舰载战术机之前可以确保桥头堡并且协助陆战队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投入战场,在沿海港口撤离行动中也担当着同陆基战术机一道的殿后任务。肩部副臂为模块化可以更换许多设备,主要根据任务内容决定。标准武装为固定武装120mm滑膛炮2门、36mm速射机炮4门、导弹发射器6门、近距离战斗用冲角机械臂2副,固定武器和其弹舱外加可变机构和水下推进系统等这些都收纳在机体内,因此A-6没有武器支架,并且该设计导致成为全高20米左右的超大型战术机。并且没有跳跃单元,仅限使用火箭马达实施短距离跳跃,在水中主要靠潜航单元行动。

由于其出色的两栖作战能力和强大的火力,除去国联和美军外,英国、日本和中国这些拥有海岸线的前线国家均引进该机体生产线并且装备各自的海军陆战队。

1983年海王星作战中为爱丽丝蒂娜等第一批陆基战术机部队和美军、东德军、欧盟军海军陆战队开辟桥头堡的联合国军的A-6入侵者
剑鱼级潜水母舰,A-6变形为潜水模式时是作为该潜艇头部,在投放完A-6后即上浮成为火力支援舰

坦克(小型种)杀手A-10

随着战况的推进,美军和欧盟F-4与F-5在数量极度稀少并且缺乏类似中国和日本那样的超碳素长刀和追加盾装这种接近战装备的情况下面对扑向疏散平民和步兵的战车级这类数量庞大并且成群结队的小型种无法在短时间内依靠自身的2支WS-16投射出足以抵挡红色海洋的火力,两栖步行战术机A-6也由于缺乏跳跃单元机动性不足只能作为一种救急手段,并且无法跟随F-4和F-5这类传统战术机深入内陆作战,只能单纯作为据点防卫单位使用。

根据军方提出的该需求,1978年费尔柴尔德公司提交的机体通过测试,作为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情况下为战术机编队前卫提供压制斗士级和战车级和未来出现的士兵级这类没有厚重甲壳但是数量庞大的小型种特化火力支援机服役,并且面对战车级会爬上机体啃食装甲和关节的情况配备了压迫式的爆破钢钉这样的应对手段,该机体还与A-6共用一种生产线极大的减缓了生产压力,该机体一入列就收到欧盟军和中东军的广泛欢迎并且申请了生产授权

A-10的驾驶员操作手则第一条:"严禁在机体进行机动跳跃的时候使用GAU-8火神炮",否则GAU-8恐怖的后坐力会直接导致失速坠机。第二条是"禁止在友军附近使用爆炸钢钉",因为会误伤友军
使用欧盟军的MK-57和自身机体的GAU-8射击的欧盟军A-10C,可以看到火神炮是可以向下180°开火的,并且面对战车级为主的小型种群效果极佳。早期莱茵金属还没推出MK57中队支援炮时A-10通常以两挺WS-16作为武装

西德军第51战术机大队凶鸟的姬露可·施坦因霍夫少尉在东德疏散作战的光线猎杀行动中中对美军的A-10火力评价:一支小队的A-10的火力投射如果换成西德军自己的F-4幽灵/F-5G狂风或者是法军的幻影III所携带的火力,需要4支小队才可勉强追平。

撤离中美军的A-10成功依靠自身火力站在疏散难民的渡船甲板上将数千只战车级和斗士级打成碎肉,让姬露可和安妮特为首的德法英加四国联军不用分散战力去保护平民而是专心狩猎突破要塞阵线的光线级

更快更强,二代战术机

美利坚之鹰 F-15

随着78年苏联、北约、华约的联军在明斯克巢穴惨败,苏联对各国公开的由莫斯科军区苏联第43战术机甲空降师团沃克师团带回的数据和幸存的14名沃克师团卫士的报告,同时各国根据该情况和前线战报总结出突入巢穴之前有六成以上的战术机部队是由于受到光线照射才坠机,突入巢穴后沃克师团的F-4R(有一说是MIG-21或者二者混编)机体所仰仗的厚重装甲面对巢穴内铺天盖地的beta尤其是战车级那惊人的咬合力和激光级的光线照射束手无策,并且外部执行保卫封锁线任务的战术机部队的生存率比起拥有厚重装甲的F-4鬼怪反而是欧盟军装备的5种F-5自由斗士衍生型和苏联、华约军的MIG-21这种轻装甲高机动的机体面对beta的生存能力反而更强,光线狩猎行动时面对光线照射时也可以更快做出规避动作进行突防和躲避光线照射,于是二代战术机的研发路线决定轻量化机体装甲和高机动性为理念。于是1984年,根据苏联方面提供的沃克数据和各地前线报告的资料为基础,美国第二代战术机F-15A服役,A型和B型都有着许多问题,一直到C型才算是解决了此问题投入量产,同时美军也没放弃挖掘该机体潜力,一直到95年最新式的E型打击鹰式已经可以达到准三代机的水平,01年波音公司在阿拉斯加育空基地测试的ACTV活动鹰式更是在部分方面成为了二代机的佼佼者

图为F-15C,日本的不知火和武御雷也是源自该机体技术

F-15E打击鹰(2.5世代)

美军F-15系列最终的魔改型号,虽然外表与F-15C大致差不多,但其内在航电系统、OS等软件和生产零件规格方面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其载弹量、机动性、作战半径、炮击精度远超于F-15的其他衍生机,并且由于生产成本优秀,因此美军终止了F-15C的生产,生产线全部转F-15E系列。

打击鹰式由于性能优异,广受美军和联合国军的欢迎,育空开发基地的比阿格斯小队有装备,阿格斯小队早期测试ACTV活动鹰式时也有配置打击鹰作为参考对象
轨道空间站集群完成后通过轨道空投破舱而出的F-15E。

海军的雄鹰:F-14雄猫

为了报为海军航母所设计的F-11战术机(一种类似于F-5自由斗士那样的轻型战术机)被F-4海军型抢走的一箭之仇,格鲁门应美国海军要求,专门设计了一款为尚未服役的尼米兹级航母配套的舰载重型战术机,并且将各种新型技术和革命性设计装在在该机体上,美国海军在尚未看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向格鲁门下达了100机的订单,81年年底,首台量产型机体移交给美国海军测试,海军的试飞卫士和现场观摩的高层对该机体评价非常高,并且海军战术机之父评价:F-14服役后,世界上之前登场的战术机一夜间都变成落后的存在。

格鲁门公司由于美国海军提出的可以一瞬间歼灭旅级beta的火力装备的需求,为其设计了AIM-54 Phoenix远程制导子母导弹,使火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F-14为了使用Phoenix导弹的同时让卫士专心进行规避,自设计之初就是双座型,前座卫士负责机体机动和使用突击炮等传统卫士科目,后座卫士则专心的使用火控雷达和GPS来制导Phoenix导弹从而达到远距离火力投射。虽然定位是重型战术机,但是由于使用了大量新式材料来作为装甲和机体生产,机体并未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

但是由于生产线的问题,1983年海王星作战时期只有24机一个大队的规模(海盗旗),不过3月28日东德的普伦茨劳要塞集群被突破时美国海军包括海盗旗在内已经在德国境内集结了两支战术机大队规模48机参与了协助东德军抵挡了突破东德三大要塞集群的beta。

值得一提的是AL3计划苏联方面由联合国指定美军提供F-14AN3帮助其al3计划苏联分部的测试,执行该项目的机体被命名为心灵探索者,苏联方面原定是以MIG-25/31作为该项目的机体,但是在机体缺陷无法克服的情况下国联点名美国提供F14后苏联方面却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苏霍伊也因为负责整备该机体对海军舰载战术机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和借着向格鲁门请教雄猫的整备从而搭上关系进行技术交流,为库茨涅佐夫级所配套的SU-33重型舰载战术机打下基础。

随着日本琵琶湖上最后一队F-14回到富兰克林·罗斯福号航母上,F-14在美国海军内部的服役生涯到此为止,以后将会由F-18黄蜂接替前辈的任务,剩余的F-14将会妥善处理后作为军事援助提给中东联合军和非洲联合军
1983年美国海军的王牌第103战术机大队,部队番号"海盗旗",海王星作战末期海盗旗在东德第666战术机中队死亡黑标和西德第51战术机大队凶鸟的帮助下成功歼灭了光线级,该中队所投射的AIM-54虽然有部分射向光线种的AIM-54火力被要塞级和截击级所挡住,但最终依靠凶鸟大队用APHE的抛射压制和666中队近身战的情况下成功歼灭了光线种,AIM-54的火力投射极大的减少了爱丽丝蒂娜的光线猎杀行动所耗费的时间,间接挽救了几乎全灭的欧盟地面部队和欧盟军当时为了迟滞beta进行自杀式反击的战术机部队
AIM-54发射单元的细节

死亡黑标TV中AIM-54导弹

设定上一支中队满编投射一次AIM-54可以达到72枚(12X6),可对包括光线种在内的旅级(3000-5000)进行歼灭打击,日本为94型不知火一型丙配备的99式电磁炮一炮的战果也是该数量,海王星作战有24机一个大队参战,所以是24x6的投射量

虽然美国内部由于该型导弹和配套机体的高维护成本停止了该型导弹的生产,选择了F-18大黄蜂和多目导弹发射巢作为替代,但由于苏联的MIG-25/31和为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设计的SU-33型舰载战术机和中国歼击11型的战术需要,所以苏联和中国向格鲁门取得的生产许可后的苏联型和中国型AIM-54仍然在持续生产中。

高低搭配的思想体现 轻型战术机 F-16战隼

随着美军入列了F-14和F-15两款高型能战术机后,美军发现凭借上述二型机体的产能无法取代美军内部庞大的F-4和F-5机体的保有量,于是开始招标类似F-5自由斗士那样廉价低成本的二代战术机,以弥补二代机的数量上的劣势,最终通用动力公司的设计通过审批。正式命名为F-16战隼,在1986年入列美军。

F-16C
育空事件中被恐怖分子挟持的育空警备队所属F-16C

与此同时F-16战隼、F-15鹰和F-18大黄蜂还作为美国的对外技术支援被移交给各拥有战术机研发能力的国家,F-16衍生机最知名的莫过于统一中华战线的成飞根据其为蓝本研发的歼击10型,中篇再讲。

尚有争议的是F-16战隼可以搭载跟踪导弹并且机体可以进入无人驾驶模式,该型追踪弹不止可以对beta使用,育空基地事件中表明该型追踪弹面对从育空基地中逃离的各国战术机测试部队也可进行锁定攻击,目前未知是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搭载对人追踪弹的设计。

F-16AF(后续设定待补充,为官方征集活动中选中的项目)

美国战术机联合开发体为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MIG-29OVT支点争夺民主德国为首东欧社会主义同盟的武装部队招标的战术机军购订单所设计的一款类统一中华战线的歼击10型和以色列陆军的Lavi类似的F-16密集格斗变种机。

F-14的后辈,F-18大黄蜂

原先是同为F-16竞争的Northrop公司的轻型战术机原型F-17,在测试中落败后由于F-16尚有许多不足之处美国海军指示其进行改进,最终1987年成为美军新一代舰载战术机F-18,同时1994年作为该机体改良型的F-18E/F稳坐美国海军主力机型,并且依然可以使用F-14的不死鸟武装系统,虽然需要牺牲背部武器支架作为前提

找不到立绘,直接用出的模型吧,肩部的发射器是日本的92式多目追踪弹的美国原型,该导弹可以自行锁定每一个目标,比起不死鸟大幅度提高了火力投射效率
这里不知道什么情况,大黄蜂的机体战隼的跳跃单元

TDA中莉莉娅所属的陆战队的大黄蜂

肯尼迪号航母所属的舰载水兵队

同时该机体由于低成本和不亚于雄猫的机体性能收到澳大利亚等国的热烈欢迎,统一中华战线的TAIDC也取得技术授权针对中国沿海残酷的拉锯战的要求修改并生产了代号"经国"的战术机,为歼8、歼10和歼11在沿海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支援。

而美国大西洋舰队驻扎在不列颠战区的海军舰载战术机部队所配置的就是大黄蜂(四等人是F-15E打击鹰,但是是进过改装可以使用航母弹射器的型号),不过他们部队所配发的面压制火力依然是不死鸟弹头武装而并非是标配的陆军多目追踪弹发射系统(MGM-140),不过可能是之前库存的弹头,因为不死鸟武装首战就是欧洲战场的海王星作战。

E/F型在the day after 00篇中以正常挂载配合肯尼迪航母电磁弹射的条件下带着莉莉娅从澳大利亚近海弹射起飞一路向美国西海岸方向飞去,一天内飞行了至少2200km距离(JKF舰队和夏威夷海军基地的直线坐标,但介于莉莉娅是被西雅图的神宫寺所带领的美日联军搜索队在西海岸发现,所以大黄蜂实际航程可能不止2200km)

三代机

借由新材质装甲达到更加轻量化,并提升资料传输装置的速度和容量;不但强化机动性到前两个世代难以企及的水平,也增进了柔软性和即时应对能力

充满争议的三代机 VF-22猛禽

美军在1998年生产出先行生产机,并且美国陆军教导大队所派出的无限小队前往育空基地,首战就凭借其隐身能力和超视距炮战0战损击败崔亦菲的暴风小队所配备的歼10X近战特化型号,没能令中国卫士们如愿拖入她们拿手的近距离混战环节。

在后续育空事件中该小队借着苏军和美军通讯乱作一团的情况浑水摸鱼凭借隐身能力摧毁了数座隶属于苏联的G元素开发设施,并且救下只剩下伊妮娅一人的伊达尔小队,在此期间伊妮娅的苏37终结者的机载雷达和当时崔亦菲的歼击10型一样毫无反应,在后续与恐怖分子的战术机部队交战中更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溃除金雕外的剩余全部机体,无论是被挟持的苏联军米格29OVT、米格29还是美军的F-16战隼,均未发现猛禽并进行有效打击,混战中恐怖分子使用自动系统的机体甚至出现直接无视猛禽的猎杀继续去追杀阿格斯小队。

EMD先行量产机

125事件中,沃肯中队的猛禽战术机凭借该机优异的隐身性能面对数倍于自己的94型不知火和击震的叛军的攻击下保护了政威大将军悠阳和联合国驻日207训练小队,并且做到了1:7的战损比,但是由于产能同斯卫军的武御雷一样过低,全队被富士教导队击落的消息传出令美国心疼不已

量产机,和上述先行机颜色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是隐身涂料,机体性能没有差别

尚有争议的是猛禽是否是以非对beta战为最优先所设计的,因为经测试航空隐形涂料面对光线级无效,近战武器也被阉割为折叠匕首。

ATSF计划中其他机体

二代机

F-15 ACTV活动鹰式

随着美国大部分资源投入对G元素的应用开发,波音公司在遭遇了VF23黑寡妇的滑铁卢后为了保证自己的研发经费,研发出了这台F-15深度改造的活动鹰式面向各持有F-15机体的国家。相较于F-15E来说该机体放弃了背部武器支架,换装了两台推进器,同时原先的推进单元被追加安装了副油箱,得到了优于F-15E的机动和作战半径,并且超过一定速度后自动变为涡扇推进模式。得益于高速巡航的炮击需求,头部加装了精密传感仪器使得炮击精度大幅度提升,即便是进入使用匕首的格斗战也可依靠高速性能取得优势。

育空事件中阿格斯小队史黛拉和瓦力雷奥两机凭借ACTV超长的作战半径在到达育空基地附近最近的美军基地告知情况并且补给后又参与了美军教导大队和苏联驻阿拉斯加军队的光线级扫荡任务

头部由于加装了精密传感器导致和F-15E不同


VF-23黑寡妇

波音同时期与VF-22猛禽竞争的产物,与美军原先的炮击战思路不同,考虑到了残酷的巢穴密集格斗战进行了很多创新的设计,在测试中与猛禽战斗落败后被冷藏,ATSF计划重新被日本拿去作为04式不知火的蓝本,只有数台原型机

F-35雷电

尚无任何立绘,只出现在设定集中,资料也寥寥无几,只知道和现实中一样是多国联合研发的三代机,包含海军和陆军两型。

战术机武器(美国篇)

随着F-4鬼怪的开发,和其配套的武器需求也随之而出,最终定型为WS-16A,武器口径20mm和105mm(弹种在扫盲篇里说了就不再多说)

你说这是大号M16我也信

最终由WS-16B微调的WS-16C成为制式装备并出口各国,武器口径也升级为36+120mm的组合

同时作为最初工程型MMU的辅助装备的CIWS-1A也作为固定武器列装,不用时收纳在机体手臂的刀鞘内,老练的卫士如东德军的爱丽丝蒂娜、华特和西尔维娅可以凭借一把格斗匕首斩去截击级的一对大钳子使其无力化,提奥多尔埃伯巴赫少尉更以匕首格斗技术在中队中闻名,海王星作战中更是机体残疾的情况下以匕首斩杀最后一只光线级在东德军中名声大噪,但是更多时候该武器是作为排除附着在友军战术机和坦克身上的战车级而使用

close in weapon system-1 A -type,中文名称为近距离武器系统-1A型

随着的推进战争,美军战术的转变,WS-16C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于是新式的AMWS-21(全程advanced multiple weapon system-21,翻译为21型先进多武器系统)突击炮问世,比起WS-16它更加数据化,并且可以将目标的一系列数据传给内置计算机后再开火,远距离射击的精准度也优于WS-16C

隶属于瑞典战术机部队的史黛拉·布雷麦尔少尉曾使用该型突击炮配合F-15E、F15ACVT创造出超远距离射击精确命中个体光线级等小型种、使用120mm攻击模式远距离精确击毙一只要塞级、精确预判截击级的行动路线用突击炮超远距离开火引爆航空燃料炸飞数百只大型beta等等案例(史黛拉自身射击水平出众也有一定因素)。

该武器问世后美军内部已停产WS-16系的突击炮,但还有少量美军机体装备老式的WS-16C

下面的120mm攻击模块可以拆卸

CIWS-1B

close in weapon system-1 B-type

全称为近距离武器系统-1 B型

美军为猛禽专门配发的格斗匕首,为了收纳体积变成了折叠刀,整体强度相较于前辈有所减弱

育空事件中使用CIWS-1B将重光线级当成肉盾和坐骑的美军教导队的队长(你跟我说这玩意强度弱于CIWS-1A?)

重光线级:我tm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X-advanced multiple weapon system-24(24型型先进多武器系统)

为VF-23黑寡妇所专门研发的突击炮,考虑到巢穴内残酷的密集格斗战该突击炮36mm和120mm两种弹药的弹匣载弹量相较于AMWS-21各提升20%,同时配置刺刀和撞击冲角,随着同猛禽的竞争落败并未制式化

XCIWS-2B

X-close in weapon system-2  B-type(X目前代表什么意义不明,但考虑上文的24型先进多武器系统和日军的04不知火原型机代号开头也有X,应该是波音的意思,三者均为波音主导开发的装备)

近距离格斗武器系统-2 B型

根据日本的74式超碳素长刀和中国的77式超碳素长刀等近战武器为基础给VF23黑寡妇专门设计的一种长刀,但随着黑寡妇在和猛禽的竞选中落败该装备并未制式化

左图是欧盟军中西德台风使用的BWS-8戟式长剑,这俩塞一起很难裁出来

MGM-140 陆军战术导弹发射系统

TDA中法国陆军幻影2000所携带的授权生产型MGM-140系统

由美国军方所开发出的AIM-54不死鸟的替代武装,相较于AIM-54的双人管制单元的硬性要求,其完全可以单机单座规格进行挂载,火控雷达方面的门口由于其配套发射仓自带主动式相源阵控雷达(可主动抛弃)。

该装备门槛极低,甚至旧式的第一世代机体F-4家族和幻影、狂风ADV均可装备该系统用于面压制攻击。

理论上任何战术机都可携带,并且可进行近距离投射ALM弹头甚至是装载空空弹进行对人战行为。

而在TDA中该系统的子系统弹头甚至展现出了反舰能力直接击毁了龙浪响和美军所在的强袭登陆舰

资料来源

muv-luv设定集

维基百科

A3官网(模型)

Muv-Luv中各国军队战术机型号与机体武器(美军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