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I
【1. 马克思如何提出问题】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列宁在这里强调了历史的客观规律性,这是马克思提出问题的基础前提。」
“马克思写道:现代社会(这里指马克思所处时代)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中世纪的杂质,或多或少地由于每个国度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而改变了形态,或多或少地有了发展。但是,不同的文明国度中的不同的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建立在资本主义多少已经发展了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所以,它们具有某些根本的共同特征。”「这是在这种共同特征中,马克思详细的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本质」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家制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由整个发展论和全部科学十分正确地肯定了的首要的一点,也是从前被空想主义者所忘记、现在又被害怕社会主义革命的现代机会主义者所忘记的那一点,就是在历史上必然会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殊时期或特殊阶段。”「在上述的前提下,这个问题被马克思提出来了:会存在一个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殊阶段。」
【2.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
“马克思继续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这一过渡时期是且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它最顺利的发展条件下,比较完全的民主制度就是民主共和制。但是这种民主制度始终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狭窄框子的限制,因此它实质上始终是少数人的即只是有产阶级的、只是富人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始终与古希腊共和国的自由即奴隶主的自由大致相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其真正的民主权力属于富有资产阶级」
“极少数人享受民主,富人享受民主,——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度。用来对付穷人的这些限制、例外、排斥、阻碍,看起来似乎是很微小的,特别是在那些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贫困、从来没有接近过被压迫阶级群众的生活的人(这种人在资产阶级的政论家和政治家中,如果不占百分之九十九,也得占十分之九)看起来是很微小的,但是这些限制加在一起,就把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 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似有非有的民主权利,一些对被压迫阶级的限制在那些生活无忧的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阶级立场的不同让资产阶级代言人们没有正真的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压迫阶级。」
“读者总还记得,恩格斯在给倍倍尔的信中很好地阐明了这一点,他说:无产阶级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
人民这个大多数享有民主,对人民的剥削者、压迫者实行强力镇压,即把他们排斥于民主之外,——这就是民主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改变了的形态。”「这里再次谈到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本质」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彻底粉碎,当资本家已经消失,当阶级已经不存在(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同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差别)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国家才会消失、才有可能谈自由。只有在那个时候,真正完全的、真正没有任何例外的民主才有可能,才会实现。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民主才开始消亡。”「这里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国家的消亡是伴随着民主的消亡的,其实民主和国家本身并没有什么差异,国家本身就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民主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结果,二者都是阶级存在的证明。当国家开始消亡,也就是说明阶级本身并不存在的时候,民主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3.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初级)阶段】
“马克思具体地分析了这种没有资本主义存在的社会 的生活条件,他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 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就是这个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在各方面还带着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 ”「此时仍然存在着一些资本主义社会残留下来的特征。」
“马克思说:这里确实有平等的权利,但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权力,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任何权利都是把同一标准应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即应用在事实上各不相同、各不同等的人身上,因而平等的权力就是破坏平等,就是不公平。的确,每个人付出与别人同等份额的社会劳动,就 能领取同等份额的社会产品。”「这里马克思解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句话这么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无产阶级国家初步实行按劳分配,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这种分配方式无法做到公平。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位单身男士和一位拥有三个孩子的男士,他们劳动一天付出相同劳动量,收获了同样的劳动报酬,但是单身男士和需要养育一家五口的男士,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可能一样。所以马克思说在这种按劳分配的初级社会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
“可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因为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但是人剥削人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已经不能把工厂、机器、土地等生产资料攫为私有了。马克思通过驳斥拉萨尔泛谈一般‘平等’和‘公平’的含糊不清的小资产阶级言论,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说明这个社会最初只能消灭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一‘不公平’现象,却不能立即消灭另一不公平现象:按劳动(而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这里就引出了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
“马克思继续说道: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为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权利没有完全取消,而只是部分地取消,只是在已经实现的经济变革的限度内取消,即只是在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取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产阶级的权力仍然普遍的存在,并且仍有复辟的可能,在这个时期,重要的任务是无产阶级控制生产资料,保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无产阶级被压迫的现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