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些答题应试技巧(还能救救)

2023-11-28 12:08 作者: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 我要投稿


◼️ 考试技巧中,其他如何把题写快、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为自己不会的题留出时间等内容都可以暂时置后,但一定要坚信自我正向鼓励与积极反馈的价值。每一次上考场前或者是读书时重要的课程Pre前,我都会通过默念「没有问题」「你就是最棒的」来和自己进行沟通,平复紧张的情绪。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办法有些“傻”和“奇怪”,最开始我也会想自言自语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但最后我发现,如果你需要在考试前得到肯定和支持,为什么那个对象不能是你自己。无论旁人怎么说,都只是额外的附加物,最了解你过去为这件事做出过哪些准备,最透彻、最清晰地知道你的性格特点与处事态度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 包括现在每天的知识复习、背诵、整理,都需要保持适当的「冷静」,虽然有无数次想要一拳捶爆这个世界,虽然有无数个觉得干脆放弃的瞬间,但只要目标摆在那里,我们还在前行的道路上,就需要让自己保持一定的「稳定」。这么说起来自然是十分功利、世俗和实用的,却也是在当下最重要和最艰难的部分。比如现在仍然会自我怀疑是否能够考上,仍然会面对着尚未完成的学习任务感到焦虑,依旧在早起贪黑地读书,依旧在持续不断的练题中试图获得某一刻的「质变」的瞬间。这些事似乎在讲考研,却也真真实实地在谈考上了研究生的我们、在谈未来工作时的我们、在谈这必须要不断奔跑才能气喘吁吁地停在原地的我们。


◼️ 我太知道这一切的痛苦,也太明白人对自我的压榨与剥削:今天的我是不是比昨天更加努力,晚起了二十分钟是不是意味着我开始倦怠和懒惰,没有学习的欲望是不是我丧失了向上的能力。哪怕是因为生病、是因为超负荷的持续学习带来的疲惫,也都无法与自己「没有高效的学习」进行和解。由此,就容易陷入反复的、持续不停的自我否定当中,导致情绪低落、焦虑感蔓延。


◼️ 所以,在面对未知、挑战与糟糕的情绪时,我会深呼吸,然后通过将所有「为什么」的责怪和质问转换为「还有时间,你可以的」「准备了这么久你一定没问题」「冷静下来,想想有没有解决方法」「最坏的那个结果是什么,现在开始如何补救」,来调整情绪。一旦这一步做好,能够重新建立起稳定的心理状态,就能及时地投入学习、工作的准备中,再凭借「完成」的实际正反馈来化解负面和否定的状态。


🛶

11/27/MON.


要把题写快、写好

就要有快速的条件反射

@TuTouSuo™️ 


模拟卷、院校卷,不管是自己院校的过往真题还是机构的押题卷,很多人最起码都做过1张完整的试卷,甚至有些朋友已经2刷、3刷。当然,模考的次数不是最关键的部分,核心要看是否能够在模考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利用接下来的复习时间加以调整。目前遇到的比较多的问题往往就是「写题的速度不够快」「脑子跟不上手」「提笔就忘记自己要写的内容」「一句话要组织很长的时间导致最后写不完整张卷子」。一般都会被总结为在“答题速度”方面吃了亏。不过,这背后的问题并非表面反映出来的这么简单。

答题不快第一是因为知识记忆的不牢靠,如果想要调用议程设置来解释媒介事件的形成机制都需要思考一下这个理论的定义的话,那必然是无法提升写作速度的;

第二是对于文字的运用不够熟练,也就是平时写的不够多,脑子里的形容词、名词这些符号都没有掌握起来、积累起来,现在想要形容一下「个体传播」这种现象,「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情况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只能是搜肠刮肚,最后虽然找到一个“节点式的传播轨迹”,但时间一看,已经过去了两三分钟,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第三就是破题的时候没有办法一眼看到题目中的问题和关键词,容易犹豫不决、找不到破题的思路和框架,导致到头来想个顺畅的逻辑就花了十来分钟,抬眼一看表发现时间所剩不多就越来越紧张,更写不出东西来。


现在回头看看,这三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在考试时经常遇到的?

找到了这些矛盾点之后,其实就可以逐个击破——最后的十几天时间大家一定要尽可能保证自己心态不是处于崩溃或者是特别自怨自艾的情绪怪圈里,哪怕今天你在哪一部分做得很不好,成绩不是非常理想,都要告诉自己“难过、质疑和后悔都只是单纯的自我内耗,可以允许一两个小时的伤心,但不要被这种感觉完全拖着走”,尽快地找到问题要点,才有可能去着重地、有效地做出一些调整。


🛶


🧩 写题慢:知识点不牢靠

🕳️ / TuTouSuo / 解决难度:低


请立刻狂背、狂记,每天保持6个小时左右的专业课背诵和记忆。尤其是各个经常出现的考点和知识点的概念,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新闻真实、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客观这种应该要像如数家珍一样倒背如流。我在考前最后两天还在疯狂滚传播效果理论和基础的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实务理论内容。要知道,所有论述题、简答题的开篇都是名词解释,也正是因为知道它的概念,才有接下来的破题思路可言。

1.记知识点为大大大前提;2.记考点专题里的知识内容(考察重点),例如新闻真实的实现;新闻客观性的危机;新闻伦理失范的类型等等。


就是背,反复背,背到你脱口而出、背到你考前的最后一天!都要来回车轮地背诵。如果你说我就是背不下来:1.是不是没有理解,死记硬背没必要;2.是不是没有在脑子里形成长期记忆,背两遍、三遍不行,五遍、六遍呢?当时我对自己的专题笔记资料起码背诵了七遍以上,每个专题里有哪些内容我都非常清楚,像在脑子里有个编码编好的图书馆一样清晰。


因此,重点就在于你要有一个很清晰、很完整的框架思路,知道每个学科的内容是如何展开、如何编排好的。举个例子,新闻学科非常冗杂,各个知识都像是松散的、不成体系的内容,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架构将它们整理清楚,例如在「冬日冲刺班」中谈到的学科思路,将每个部分的知识点都严丝合缝地放进大框架体系里,紧接着就能够逐一摸排,将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快速的、来回反复多次的背诵记忆。



🧩 写题慢:文字运用不熟练

🕳️ / TuTouSuo / 解决难度:中等


◽️ 像背优秀作文一样去记忆句子


这就稍微有点难度,因为写题就像是写作文、写小说,是一场文字游戏。需要练习和积累,所以如果现在对表达还是有所欠缺的话,我建议是把自己之前写过的题+你能找到的有参考答案的题(比如秃头所经常会做一些题目讲解「24新传超级热点!一带一路必背框架!」或者是「押题手册与热点模考」)按照学校喜欢考察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找可以用的表达的句子和词语,将你脑子里各种想法和思考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我想要说一个最简单的「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我就会想到之前自己写过的那句话「新闻报道是以真实发生的事实情况为观察、记录对象的人类活动,其直接点明了新闻实践的目标是对外部情况的准确反映,保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这句话我记住了,就能够迅速地调用过来,去形容我想要表达的对象。


这部分的内容一是靠大量地练题,每天一道简答题(或者院校小体量的题目),半小时左右让自己按时完成。既可以调整写字速度,同时也能不断记住一些常用的、常写的句子(大家也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内容,把一些常用的表达记下来,就像是小时候记好词好句一样,能够迅速写出相关内容)。

◽️ 答题技巧补充:加快思考速度

和大家讲一个技巧,我在考场和平时写推送、写课件提升速度的一个方式,就是一般我写这一句话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已经把下一句话想好了,这样就能够保证我的输出是持续的,不会浪费任何一点时间的(前提是你的手速也要足够快,不然就容易受到干扰)。


而且发卷子到可以开始动笔一般都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会先纵览整张试卷,确定哪些题目需要多耗费点时间思考,哪些题目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我也会利用这个时间差把第一道名词解释的框架和思路、论述的内容在脑子里打好草稿,铃声一响我就开始迅速写,这样可以节省最少两到三分钟的时间。写第一个名词的时候,因为框架已经很清晰了,我就可以开始想第二个名词怎么写,又能节省答题时间。


🧩 写题慢:破题思路找不到

🕳️ / TuTouSuo / 解决难度:比较复杂


◽️ 答题技巧补充


有一个很重要的,考场上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空一下,我的经验是三分钟没有想到框架就跳过,最后留出时间来写。就像是当时我有一道题不是很确定,想到的框架也不是很完整,果断舍弃,空出试卷位置着手下一题。但是我在写其他题目的时候都不断提醒自己,还有一道题不会,要加快速度,留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它。最后我预留了30分钟左右(平时15分的题我自己知道只要18-20分钟就能写完)写一道15分的简答题,因为思路不是很明朗,所以也有点磕磕绊绊,临敲钟才落笔,也是非常险。


这就要求你对自己的能力首先要非常清楚,才能在考场上有勇有谋、张弛有度。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

「冬日冲刺帮扶班」


十堂课程|女娲补天

40个小时|上岸救命


՞•Ꙫ•՞


「全真押题模拟与押题手册」


热点押题卷配套院校模拟卷

100道新传热点题目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



🐼🐡


一些答题应试技巧(还能救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