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盯鞋

2023-09-16 21:39 作者:カクカク-  | 我要投稿

更适合下雨天。

“盯鞋”这个名字听起来或多或少会有些奇怪,大多数人想必也不会把它和一种音乐流派联系起来。

但实际上“盯鞋”是对英文“Shoegaze”的直译,可以说是非常生动形象了。

故事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说起,独立摇滚下出现了一个以偏模糊的人声、高失真吉他声墙以及高混响为特点的子分支。

由于吉他手们为了达成这种音乐的效果往往需要使用一大堆效果器,在表演时一直低着头观察调校自己脚下的单块们,批评家们创造了shoegaze,“盯鞋”,来描述这些似乎对观众不屑一顾的乐手们创造的音乐。这也是为什么盯鞋更有文青范的一个名字是“自赏摇滚”。

大多数读者可能对失真不是特别了解,这里用几张图片解释一下:

芝士一个很响的声音
声音输入音响,受到最大输出音量的限制
声音被削波,发生了变化

所以一个关于失真的起源的说法就是吉他手们把音量开太大了。

回归正题,之前说到盯鞋的一大特色是“声墙”,这一点也可以跟着简单的几个步骤来体验:

首先,在一个雨天去坐地铁。然后开始用小音量播放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的某一首歌,最后慢慢调大音量。这样多多少少能有一点感觉。

关于盯鞋的成就,刚刚提到的The Jesus And Mary Chain就是成形的盯鞋的开山鼻祖,可以说他们和The Stone Roses统治了八十年代后期的英国乐坛。

这二者也正是对九十年代英伦摇滚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乐队了,虽然肯定是石玫瑰贡献更大一点。

盯鞋的元素在比它略早的Noise Pop中就有所体现,而最近比较流行的Dream Pop也脱离不了和它的关系。

同时,低保真风格被盯鞋吸收和发扬,所以现在的一众以Lo-fi打头的音乐类型或许也和它有些亲缘吧。

在文章收尾之前再推荐几张专辑: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Psychocandy,标志着盯鞋的正式诞生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Darklands,比上一张更柔和
東京酒吐座 Crystallize,封面很可爱,猫周围的那些效果器就叫“单块”
yourboyfriendsucks! 第一集,其实不是严格的盯鞋,但是好听就完了

下期可能会讲讲Кино,大伙期待一下呗。


盯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