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 01
“拿什么对抗虚无,或许根本不必对抗,虚无本就是人的宿命。” 某短视频app充斥在各类手机应用市场软件下载榜的头筹,它真的很令人痴迷,觉得有趣的视频便可以驻足观看,觉得乏味仅仅需要轻滑屏幕便可跳到下一个视频,它让人不仅仅沉醉与其视频内容当中,同时让人沉醉于新奇猎物与貌似是自我选择带来的,由多巴胺神经传递物质给予的上瘾感,真的是消磨时间的绝佳办法呢!十几秒至几十秒的视频不会让人感觉漫长,看一下并不耽误时间,于是我们沉醉于短视频中,沉醉于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短视频当中。 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工具永远都只是工具,它始终是由人作为主体而产生价值,亦或是造成损害。 当工具对人造成损害时,问题并不在于工具本身,根本问题而是出在使用者的自身,它确实令人着迷,但为何不能带来满足感,不能带来真正的愉悦,而是令人感受到空乏的虚幻,悲哀的虚无,问题的根源究竟出自哪儿?是我们体会到过更真实的快乐,更真切的欣喜,体会过源自内心的欢愉,所以对由神经系统操纵的上瘾性行为嗤之以鼻?但是在嗤之以鼻的同时确又难以抑制自我陷入这种低级快乐中,令我们喜闻乐见的神经系统操控与人性理智之间对抗的趣闻,“胡适之啊胡适之,你今天又打牌了。”可见,即使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思家、等拥有着众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头衔的人,也会非常不小心就陷入到这种模式当中,然后开始挣扎反思。短视频亦是如此,它给予我们不断的新鲜感、快感,让我们认为在自我掌控,实际上来看,也确是自我掌控,由神经系统做主导地位进行的自我掌控,这有错么?没有任何错,错的应当是陷入低级快乐后自我反思与悔责的理智情绪,看似理智的思考,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内耗,并对未来没有任何有益性帮助,真正应当做到的是正视它,完成它,克服它,它不仅仅是外物,更是自我。 拿什么对抗虚无?或许根本不必对抗,虚无本就是人的宿命。何为虚无?如何定义虚无? 真正需要对抗的是经历过后自身对虚无的感受,对自我的认定。 想好一件事情就认真地去完成它,认真地去执行他,这世上本就没有虚无,有的只是我们对事件的认定,不必对抗虚无,对抗那个三心二意,浮躁悸动的内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