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月氏的正确读音,把rou zhi扫进历史垃圾堆!
在《管子》中记载为“禺氏”,上古汉语发音为ŋ(r)o-ke。从发音相似度来看[ŋ]ʷat更接近“禺”和“牛”的发音。所以这里的“月”应该是月亮的“月”,而不是“肉”的异体字。
《管子.国畜篇》说:“玉起于禺氏”,《地数篇》“夫玉起于牛氏之边山”;《轻重乙篇》说:“玉出于禺氏之旁山’。我们知道这些称呼都是月氏的其他音译。
新版的《辞海》已经将“月支”读音纠正为“越之”。
《文史知识》曾登过一篇题为《“月氏”究竟读什么音?》的文章对此做过勘正说明。文章提出了三个证据:
一、查《史记·匈奴列传》、《汉书·西域传》以及《资治通鉴》卷十八汉纪十,凡首见月氏名字的地方,月氏的“氏”都专门注出“氏,音支”,而“月”字却都没有另外注音,可见自古以来,月氏的“月”字不另读音。
二、清人何秋涛和近人王国维考证,《逸周书》和《穆天子传》中提到的“禺氏”、“禺知”,即《史记》、《汉书》中说的月氏,月、禹音相近,说明月氏的古音不可能为ròuzhī(肉支)。已故历史学家岑仲勉在《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一书中,对月氏应读为yuèzhī(月支),有专文论述。
三、通行的辞书,如《辞源》(修订本1980年版第二册1473页)、新编《辞海》(3425页)、《中华大字典》(846页)、《康熙字典》中,“月氏”的条目均注为yuèzhī,或在“月”下注音“鱼厥切”。
从保留古汉语发音的吴语等方言来看,月,玉,肉,禺的读音相近,但是根本没有R这个音,由此可见,rou的读音是完全错误的!
上古音里根本没有现在“肉”字的r声母,其声母应该是接近现在“有”字的声母y。相反南方方言里肉的发音更接近于现代月字的读音yue。
《康熙字典》在释“月”(“鱼厥切”,即yuè)字条下例举到“月氏”,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说法。近有林剑鸣在其《秦汉史》中说:“大月氏中‘月氏’二字,应该为yue zhi(月支),而不应读为rou zhi(肉支)。以前的中、小学课本,以及一些学术著作都特别注音,强调应该读为‘肉支’,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之《中国北方各族简史》第65页在‘月氏族’下注(音肉支)。有些刊物在例举历史书中易读错的字中,也常常将‘月氏’举出。按‘月氏’读为‘肉支’是不正确的:查《史记匈奴列传》、《汉书西域传》及《资治通鉴》卷18, 凡首见月氏名字之处,其中‘氏’字均专门注音‘支’,而‘月’字则无注音,可见‘月氏’之‘月’自古并不另外读音。又据清人何秋涛和近人王国维考证:《逸 周书》和《穆天子传》中提到的‘禺氏’、‘禺知’,即《史记》、《汉书》中说的月氏,月、禺音相近,说明月支的古音不可能为肉支。已故的史学家岑仲勉在 《两汉西域传地理校释》一书中,对‘月氏’应读为‘月支’有专文论述。此外,在《康熙字典》中‘月氏’的‘月’也注‘鱼厥切’,可见‘月支’之月不应读 ‘肉’。最近出的《新华字典》及中、小学历史课本均已将‘月支’的注音改为yue zhi(月支),但目前一些青年学生甚至一些著名学者也有仍照旧误读,1981年出版的《寄陇居论文集》第278页,即将’月氏’注以(肉支)二字,可见,此字读音之混乱。故特在此加以说明。”(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431页)
一个基本事实是,“日”、“肉”之声母在更早些的时候并不读如r,而是接近读如n或y,这一点可以从日语中找到一些线索,也可以从中国的形声字和南方方言里中找到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