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想】《120日元之冬》观后感

记得上一次玩120日元之冬,已经是五六年前了,当时还是在3DS上用烧录卡玩的NDS版,也还只是个还在读初三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了需要为生活奔波的社畜,经常陷入迷茫和麻木,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最近听歌在歌单里听到这部作品的专辑,突然就想起那个时候好像玩过这部作品,就打算再玩一遍PC版试试。
虽然当年游玩这款游戏的心情已经难以寻觅,现在很多细节部分的剧情也都忘光了,只记得大致的剧情,但重新玩了一遍后,心中却收获了和当年截然不同的感受。
那么我现在工作后再来玩这部作品所收获的感受,到底是什么呢?和当初相比的话,又有什么不同呢?
本文仅是个人的自顾自说,可能与游戏作品的关系不是很大,比较矫情,希望大家谅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到远方去…」,我如此憧憬着。
到远方去,还是孩子时的我,同主角一样,如此的憧憬着。
那时候的我,总有着想逃离这里,到远方去,重新开始。
因为个人性格比较差的原因,前些年的学校生活过的非常糟糕,那些年在学校的生活,很多也是我想要忘却的回忆。
小学和初中我每天去学校,以木头人般的姿态呆滞的,毫无目的,一无所知的听着老师在讲台上讲话,然后再一无所获的的回到那并不想回,却又不得不回去的家。
那时候的家里的家庭关系很糟糕,父母经常吵架和冷漠相对,有时候也砸过东西和摔过门,而我因为没什么优点和长处,学习基本是班上倒数,在家庭中也没有任何话语权,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犯了错或者闯了祸的时候,默默的,没有任何反抗的接受打骂的惩罚,那时候总觉得能为他们发泄出一点怨气,算是自己存在的一点点价值所在。
当时人比较弱小,有时候也表现的比较疯和傻,总被同学欺负,甚至经常被老师贬低,每天过着经常差作业,被同学玩弄,欺负,被老师点名批评,考试拿着几十分甚至个位分的试卷,再回去接受家长的打骂。
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甚至说不清自己究竟如何,听别人的评价就是自私自利,目中无人,性格别扭,经常沉浸在自己世界里那样……
那时候感觉自己处于一个颠倒,充满困境,是非不分,对错不辨,心口不一,灰色的世界。
初中毕业后由于中考成绩较差,去了职业学校,被动选择了自己根本不想学的专业,每天去学校就是睡觉和玩手机混日子,晚上以玩电脑的目的回到家熬夜到很晚,无所事事的用着电脑不知道干什么。
这样潦倒的生活一直持续着,周而复始一成不变,想着要做些什么,不做些什么不行,但是,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是好……
记得18年暑假那会心情很压抑,于是自己就决定向远方出发……当时自己坐着硬座火车跑去了广州和深圳,在那边旅行了一星期。


虽然那会算是穷游,来回都是坐着接近30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在火车上选择吃泡面,晚上坐在座位上睡不着的时候只能闭目养神,到那边以后虽然逛了很多大商场,但却没消费买什么东西,吃饭吃的比较随意,晚上找偏僻处选择较为便宜,甚至没有空调的旅馆过夜,但当时玩的很开心,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来这样的大城市生活……
但是,那时的我,也许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到远方去,还是孩子时的我,如此憧憬着,而现在和这部游戏的主角一样,觉得当时的自己,是大错特错了呢?
那时的我,虽然已经离成年不远,但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或许差距还很大。
当时还只是在学校混着日子,家里还提供着生活费,很多东西我还想着依靠家里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或许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子罢了。
去年寒假的时候因为疫情原因,我也算是过了五个月的超长寒假,可是到了11月学校要求的实习来临之际,一切转变的都是那么的快,使得我有点猝不及防。
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学生转变成一个需要为生活奔波的社畜,或许就是那一瞬间。
当我把学校要求实习的是告诉家里后,让我没想到的是,之前我在家过的如此咸鱼和无所事事都没有说我什么的父亲,突然要求我必须去工作,除了休息日以外,不会再允许我继续在家里闲着了。
即便我不想去找和汽车有关的工作,他也会立刻帮我去找,而我现在还没有独立的资本,只能顺从他的想法,到他推荐的地方去工作。
母亲也是如此,虽然父母离婚后我是跟我爸,并没有再和我妈一起居住,我妈那里虽然只有平常有时候吃饭会去,但我也会向母亲要钱。
当母亲得知我那里即将毕业,同样也提出了在我毕业以后,就不会再无条件的给我钱了,甚至以后我自己想去继续学习的话,那些费用也理应由我自己承担。
小时候总想成为大人,可真正成为大人后又发现,变成大人之后原来是真的很不容易。
小时候总想成为大人,过着不被父母和学校约束,自己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新年和自己的生日,当时最期盼的就是自己的生日,当自己年龄增长的那一天的来临之际,或许可以使得自己向渴望的成熟,而迈进一步。
然而真的长大成人后,如今却不再对新年和自己的生日有什么期盼,无论是对新的一年也好,还是对新一岁的自己也好,每当这样的时刻悄然到来时,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参杂进更多的愁绪和压力,对新一年的企划越来越少,反而是为过去一年失去的东西而感到惋惜。
真正成为大人后又发现,变成大人之后原来是真的很不容易,要面对的事情也很多,每天都过的很辛苦。
自从学校要求的实习,家里人不再允许我继续无所事事的闲在家里开始,我甚至有点迷糊,不知道这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记得11月结课后,我爸首先给我找了家车店的工作,当时那里有两个师傅,我爸就让我跟着他们好好学习卖车。
可是我在那里表现并不好,也是以混日子的心态在那里的,自己的性格也不太适合卖车,没过几天,那里的经理和同事就不再让我去那里上班了。
随后我爸又给我找了家4S店,但去那里不再是卖车,而是跟师傅学习修车。
虽然刚开始去那里我也怀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想法,觉得这里如果我还是被炒鱿鱼的话,我爸肯定又会给我找其他地方,就想着重新调整一下心态,跟着师傅好好学习,可干了一段时间后,我却又有点麻木了。
因为自己以前坐车大多数是晕车,家里也没汽车,之前考驾照因为自己不自信,科目三也是第五次的第二把才过,考过拿本后还是不敢自己一个人开车,总想着自己现在还是买不起车,也买不起车位什么的,所以就不是很喜欢汽车。
学校那边前几年有关汽车的知识没有听进去,实操什么的我也没怎么参与,所以我甚至在汽车这行和无知的小白没什么区别,就连修车用的工具都一无所知。
工作以来的这段时间说实话过的还是很麻木的,每天早出晚归的做着自己完全不想做的工作,以机械化的动作为汽车做着保养,帮师傅跑腿和打杂,还经常受到师傅的催促和责骂,有时候能力有限,做不了什么就只能去负责收垃圾,倒废油,在废油桶里捡废弃的机油滤清器,到旧件室捡油桶,把换下来的旧件和轮胎搬去旧件室等,师傅不下班我也不能下班,有时候甚至师傅提前走,我还要去帮其他师傅把活干完才能走,休息日和假期在家里躺在床上休息,甚至没有精力来娱乐……
虽然刚开始我是非常抗拒,但后面却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生活,有时候中午休息,但车很多的时候,我也会自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先去为停在工位上的车做保养。
也许,大人与孩子的区别,不仅仅是经验和知识之类的…可能,还有更多的不同吧。
到底那是什么,对我而言…
不,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不知道…
不过,肯定是谁都最初拥有过的,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吧…
孩子转变为大人所失去的东西,或许是不再拥有的那颗童心。

人在长大后总会背上各种各样的枷锁,即便刻意保留着少年时代的那颗心,走上社会后迟早会被残酷的社会所吞噬。

虽然刚开始我也并不苟同干一行爱一行这个观点,更希望自己能爱一行干一行,
过去我也想过未来工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样更有动力,出来后才意识到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其实是无法做到爱一行干一行的,更多只能干一行爱一行。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前辈和我说过的,在谈理想职业人生之前,至少先做到能够生存下去。
挡在理想工作面前问题的大多数正是薪资,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等冰冷的现实。
虽然很多人可以在满足兴趣的同时,顺便生存下去,但大多数人理想的工作,可能还是难以帮助自己生存下去。
一个人一生中只从事一份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即便现在选择了理想和喜爱的工作,未来因为各种说不清的原因,可能最终还是会选择放弃那份理想工作,选择一份不太喜欢,但是薪水等其他方面可以满足自己现实需求的工作。
走上社会后才发现,爱好转变为工作,不一定能坚持下去。
就拿我真正喜爱的电脑来说吧,虽然我很喜欢,但是真要把这个做为工作的话,我自己心里其实也是没有底的。
就算我喜欢电脑,自学了一些东西,自己会把电脑拆了又装回去,自己会写点小程序,搞点破解什么的玩玩。
但是做为工作的话,我去当修电脑的话,每天有无数的电脑等着我去维修,当程序员的话,每天写不完的代码,修不完的BUG等着我去不断的修改和调试,甚至同事,老板,客户还会不断的提需求,这些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是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且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别人做。那样长期做下来的话,我是不是也会麻木和忘记自己的初心呢?
实习期间我也问过我一个同学,他也是不打算走修车这条路,想去走摄影这条路。
他同样也回答说他工作很忙很累,有时候晚上修图和处理素材甚至会加班到11点以后才能休息,并不比我现在干的工作容易。
或许,现在对电脑的态度也是只能把它当做兴趣爱好,真正喜欢这个想去干的话,也要我有选择权了以后才能去做,现在当务之急是生存下去,只有能先生存下去,才能考虑生活。
小时候天真的认为生活很容易,长大出来后需要独自生活才发现,生活并不容易。

小时候在家里虽然有父母,学校这些各种各样的东西的束缚,但自己并不需要太操心生活上的事,可以用那些时间拿去学习,发展自己的爱好。
出来后却发现自己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不断的接受着自己并不想要的生活,接受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
之前在学校里混日子的时候,当时我总想着自己很讨厌学校,混完以后就出来工作好了,可出来后却发现自己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学历的话,就只能去干又脏又累的活。
有时候也发现,为了能多苦点钱,可能甚至还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选择加班,节假日照常工作,非必要的事情不请假,逐渐开始接受了996的工作制,发现这种工作制真的太常见了,很多人还过着896,甚至早7晚10,全年无休的生活。
在通往独立,成为一个大人不断前行中的道路中,我们也更加清楚了生活的本质。
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现实的悲壮,自己的肤浅和轻浮。
也发现了生活本身,或许就是最丑陋的事情。
自己或许会先恨透了这个世界,再重新爱上它。
岁月静好的背后,或许正是有人在替自己负重前行。
人的成长,或许是分摊在每一分每一秒之上的,也或许是某个瞬间。
可能是在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仅仅是自己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很多事即便自己已经尽力,却还是有很多事,会让自己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
尽管那些事自己确实是无能为力,但认为还是不能放弃,自己必须要再次尽力的时候。
有时候自己总会表现的孩子气,不成熟,但总有一种自己需要坚强起来,不能再依靠周围人,只能依靠自己的感受的时候。
或许只有渗透了孤独,自己能耐得住寂寞,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当别人以“大人”的身份来称呼自己的时候,自己或许就不再是过去那个小孩子了。
记得之前工作的时候,将有张全都是土的车的轮胎拿下来,把发动机护板拆下来拿机油滤清器和清洗发动机了以后,搞的身上都是土,拆机油滤清器的时候,也搞的右手那边的衣服上都是油污,干完活后准备去吃饭的时候,听到了一对母子在我旁边说话。
当时孩子就问他母亲说,妈妈,为什么叔叔身上那么脏?我们是不是应该离他远点?
他母亲回答:不能这样说,我们应该尊重那些在岗位上尽心尽力的人,那是叔叔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他正在用自己的劳动苦钱,或许他也不想这样,但是为了生存他却必须这样,你要好好学习,那样以后才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干,相对轻松一些的工作。
然后孩子又问起来了,那什么是工作呢?我以后也要去工作吗?
之后剩下的话我却没有继续去听,在快速吃完饭以后,我躲到了厕所里关起门哭了一场,直到午休时间结束,然后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工作。
在那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或许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孩子了,即便是心理上还不成熟,但却必须跟上生活的节奏,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要逐渐接受“叔叔”这个称呼了。
过去我可能也会像那个孩子一样看不起,甚至嘲笑那些底层的人,可如今我也成为了这样的人,我不再像过去那样看不起这些劳动人民,而是学会尽量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当自己需要独当一面,不能再依靠别人,甚至做出的事会影响别人的时候,或许,自己就是一个大人了,也应当承担起这份必须承担的责任了。
之前有一次工作很累,当时车很多加班到很晚,脑子也是乱的,当时师傅忙着修另一辆车,而有张车的传动轴和前制动盘因为有质量问题需要返厂,我师傅就喊我做一下,我就自己就给这张车换了这两样东西,装回去的时候却忘记紧螺丝了,当时客户开走没什么问题,结果过了几天客户又把车开回来了,说车子还是有问题。
而我师傅把车举升起来检查的时候,当时我也惊呆了,因为我的粗心,传动轴的螺丝已经快要掉了,前制动盘的螺丝也已经掉了一颗,比较幸运的是没出什么事故,也没有造成其他配件的损坏,我师傅把传动轴的螺丝重新紧了后,再给前制动盘重新找了螺丝上紧,最终又重新紧固车子下边那些看得见的螺丝,车子就没有问题了。
客户走了以后,当时我师傅也是狠狠批评了我一顿,说修车开不得玩笑,如果我不想学和不想好好修的话,就滚去客户休息室坐着自己等着领导开除就行,他不会说什么,我自己要是混日子的话,就别把他也拉下水,也说了一些不太好听的话,说实话当时也很难受的,那天回到家晚上自己也是哭着哭着睡着的。
说实话有时候我的确不太喜欢我师傅,觉得他有时候有点过分,说话也不太好听。
可是事后仔细一想,过分的人,不好好工作的人,也不想学东西的人,一直是我自己啊。
如果那辆车的传动轴螺丝完全脱落了,传动轴甩出来把油箱和排气管打通,或者导致其他配件损坏的话,我那点实习工资也根本赔不起这些配件啊。
赔钱的话算是小事了,关键的是车辆高速行驶,传动轴如果在高速转动的时候突然脱离,可能是会翻车的,还有前制动盘的固定螺丝没紧固,导致刹车失灵出现交通事故出了人命,那份责任我承担的起吗?
人生很短,但回忆却很长,人生中或许就是那些可能发生的偶然,那些不可思议的缘分,那些不断发生着的事构筑起一个人的一生,使得每个人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很多人在精神开始崩溃的时候,甚至死亡了以后,都无人理解。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离开。
生活并不是好过的,也并不总是幸福的,我们需要学会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放弃那些追求不到的,珍惜身边所拥有的,在这个充满偶然的世界,在发现偶然的时候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尽量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的走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