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高端游戏本实力担当:i9-13900HX + RTX 4060 暗影精灵 9 测评详解

一、标杆级游戏本 2023 再升级,暗影精灵 9 迭代归来

在今年年初的 CES 2023 展会上,intel 发布了全新的「intel 第 13 代酷睿 HX 系列移动处理器」,NVIDIA 也带来了自家「NVIDIA GeForce RTX 40 系列笔记本电脑GPU」,本轮 CPU 和 GPU 的代际升级都十分显著,为游戏玩家与高端创作者带来了相当惊艳的体验。

作为一线老牌大厂的经典游戏本标杆产品——「暗影精灵系列」,同样迎来了 2023 年的重磅升级,让我这个游戏党也是非常的期待。毕竟今年有不少的 3A 大作亮相,亟待升级一波新设备,以便我酣畅淋漓地玩转热门游戏。

我将暗影精灵的新旧款参数进行了仔细对比,可以看到除了 CPU 和 GPU 的升级外,新机型在屏幕刷新率、内存频率、散热铜管数量、摄像头规格、雷电端口数量等方面都有小幅升级,并且提高了入门款的配置下限。当然代价就是新机型的三围和重量略有增加,同时 miniDP + SD 卡槽平替成了第 2 个雷电 4 端口。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其中的 i9-13900HX + RTX 4060 机型测评,重点聊聊这套高端 CPU + 中端 GPU 的组合能够实现怎样的性能表现?
「型号」:暗影精灵 9(16-wf0032TX)
「屏幕」:16.1 吋 / 2560×1440 / 240Hz / 300nits / 100% sRGB / 3ms 响应 / DC 调光 / 莱茵 + Eyesafe 低蓝光认证
「处理器」:intel i9-13900HX(24 核心 / 32 线程,睿频5.4GHz)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4060(8GB GDRR6 / 140W)
「内存」:2 × 8GB DDR5 5600MHz 双通道
「硬盘」:预装1TB PCIe 4.0 SSD,预留 M.2 2280 插槽
「散热」:双风扇五热管 / 216 片散热鳍片
「键盘」:数字小键盘 / 26 键无冲 / 两档白色背光
「摄像头」:1080P TNR 降噪摄像头 / 物理防窥档片
「扬声器」:B&O 调教 / DTS:X Ultra音效
「网络」:intel AX211 + Wi-Fi 6E +蓝牙 5.2 + 千兆有线
「端口」:雷电 4 (40Gbps) ×2、USB-A(5Gbps) × 2、HDMI 2.1、1Gbps RJ45 端口、3.5mm 耳麦一体接口
「电池 / 充电器」:83Wh / 280W(20V/14A)
「三围 / 重量」:369mm(长)×259.4mm(宽)×23.5mm(厚) / 2.4Kg
二、i9-13900HX + RTX 4060,暗影精灵 9 的游戏体验有多强?
首先,我们来看看暗影精灵 9 的游戏体验,通过几款热门 3A 大作来实测 i9-13900HX + RTX 4060 的游戏性能。为了规范测试流程,全部测试均采用原生屏幕分辨率 2560 × 1440 进行,DLSS 2 开启自动模式,DLSS 3是在 DLSS 2 基础上打开 Reflex 和 Frame Generation。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上新的游戏,比如这个月刚刚开服的《暗黑 4》,可以看到暗影精灵 9 在最高画质下达到了 91fps,在 DLSS2 下飙升到了 131fps,不过 DLSS 3 的帧率则下降到了 110fps,说明这款游戏还有优化空间。

第二款 4 月份上新的 3A 大作—— 《星球大战绝地武士:幸存者》,在 1440P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对于 RTX 4060 压力就比较大,基本上能做到流畅,但要想达到 60fps 以上要么降画质,要么就降低分辨率到 1080P 了。

第 3 款是经典之作《赛博朋克 2077》,在 1440P 最高画质下,帧率为 50fps,开启光追后帧率降低至 21fps,打开 DLSS 2,帧率立刻恢复到了 50fps,而 DLSS 3 更是将帧率拔高到了 70fps,性能相比于仅开启光追特效状态下暴增 233%,直接从卡顿跨越到了流畅档位。

同样来自波兰蠢驴的另一款经典之作《巫师 3》在 1440P 最高画质下,该游戏的帧率也是 50fps。启用光追功能,帧率降至 25fps。使用 DLSS 2 后,帧率提升至 35fps,而使用 DLSS 3 可将其提升至 53fps,可以算作基本流畅,如果想要提升到 60fps,建议大家改为 1080P 分辨率享用。

第 5 款游戏《霍格沃茨之遗》,在 1440P 最高画质下,帧率为 50fps,开启光追后帧率降低至 26fps,但 DLSS 2 技术使帧率提高到了46fps。而 DLSS 3 更是将帧率提高到了 61fps,对比光追提升幅度高达 134.6%。

《瘟疫传说:安魂曲》在 1440P + 最高画质下,游戏帧率达到了 36fps,开启光追之后,帧率降至 26fps。不过,启用 DLSS 2 后,帧率提升至 38fps,而使用 DLSS 3 则可将帧率提升至 53fps,同样建议大家在 1080P 分辨率下娱乐。

在《消逝的光芒 2:人与仁之战》的测试中,在 1440P 最高画质下的帧率为 65fps,而启用光追功能后则降至 40fps。DLSS 2 将帧率提升至 65fps,而使用 DLSS 3 后则可将其提升至 86fps,提升幅度 115%。

然后是《极限竞速:地平线5》在 1440P 最高画质下拥有 83fps,光追画质下降到 75fps,DLSS 2 和 DLSS 3 分别达到了 80fps 和 93fps。

最后,我把前面测试过的热门 3A 大作的光追衰减、DLSS 2 / DLSS 3 提升数据做成一张表时,你就会发现 DLSS 3 确实提升显著,通常情况下开启光线追踪之后,游戏帧率的性能最多下降 50% 以上,即使开启 DLSS 2 后,很多时候还是无法抹平性能差距,还会差点意思。
但是,DLSS 3 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甚至可以在开启光线追踪的情况下比不开时获得更高的帧率。尤其是在《赛博朋克 2077》这种游戏中,DLSS 3 的最大提升幅度高达 233.33%。因此,DLSS 3 是 RTX 40 系列笔记本电脑 GPU 显卡的最强杀手锏之一。不过我们应该看到 RTX 4060 并不能在 1440P 下流畅运行所有游戏,因此建议大家降低画质甚至分辨率来提升游戏体验。

在「功耗表现」方面,得益于台积电 4N 工艺,RTX 40 系列笔记本电脑 GPU 的能耗比进一步提升。相比于上一代需要踢到功耗墙才能跑满的 RTX 30 系列,RTX 4060 仅需90-100W 左右的功耗就能够实现最大性能。总体来看,在巫师 3 的光追画质下,暗影精灵 9 的总功耗最大,达到 176.5W,此时 GPU 功耗也来到了 104.3W。

最后,还为暗影精灵 9 配备了 OMEN Gaming Hub 游戏控制中心,你可以在其中设置整机的电源模式和风扇档位,我在测试的时候就打开了狂暴模式,风扇拉满 6000 RPM。日常使用的话,开启游戏时就会适配游戏模式了,诸如清理后台,屏蔽 Windows 键等。

此外,这个控制中心,还实现了游戏聚合启动、摄像头和语音增强器、Light Studio 灯效设置等诸多功能。高度集成化的游戏相关设置,对于玩家群体就相当友好了。这也是一线游戏大厂才有的配置,很多二线的游戏本虽然配置顶上去了,但这种软硬件交互的细节把控就不是那么到位了。

三、游戏性能之外,暗影精灵 9 的生产力表现如何?
前面我们详细测试了下暗影精灵 9 的游戏体验,接下来我们通过理论性能测试看看它在生产力场景方面的表现。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测试环境默认为 24-26°C 的密闭空间,BIOS 版本为 F.05,操作系统版本为Win11(22H2)、NVIDIA 显卡驱动版本为 535.98(开启独显直连),开启狂暴电源模式,温度控制改为最高。

❶ CPU 理论性能测试
暗影精灵 9的处理器是隶属于第 13 代英特尔酷睿Raptor Lake-HX 系列中的次旗舰型号——「i9-13900HX 移动处理器」,它基于 Intel 7 工艺制程,采用全新异构设计,拥有 24 核心 32 线程,其中包括 8 个性能核心和 16 个能效核心,基础频率 3.9 GHz,性能核单核最高睿频可达 5.4 GHz,还配备 36MB 的 L3 缓存。

在「CPU 理论性能测试」中,CPU-Z 单核性能得分 859.0 分,多核性能 11348.8 分。CINEBENCH R15 测试中,CPU 单核性能为 295cb,多核性能为 4116cb;CINEBENCH R20 测试中,CPU 单核性能为 783cb,多核性能为 9335pts;CINEBENCH R23 测试中,单核性能得分 2028pts,多核性能得分 24849pts。

为了科学对比 HX 系列移动处理器的表现,我拉取了 i9-13900H 和 i7-13650HX 的游戏本数据,可以看到暗影精灵 9的 i9-13900HX,相比于游戏本的 i9-13900H,单核性能提升 0.7-9.7%,多核性能提升 6.7-39.5%;相比于游戏本的 i7-13650HX,单核性能提升 5.29-16.47%,多核性能提升 13.53-34.25%。

通过「CINEBENCH R15 连续测试结果」可以看到,i9-13900HX 释放了 3158-4047cb 的性能区间,衰减率方面在 21.97%,对比性能本的 i9-13900H,平均性能提升 32.76%,对比游戏本的 i7-13650HX 平均性能提升 30.28%。

我也借助了一些专业软件来测试 i9-13900HX 移动处理器的性能表现,数据汇总如下所示:
「GeekBench 5」:单核性能 2031 分,多核性能 17862 分
「GeekBench 6」:单核性能 2737 分,多核性能 15041 分
「3DMark-CPU Profile」:单线程 1094 分,最大线程 10865 分
「FritzChess Benchmark」:相对性能倍数 70,每秒千步 33598
「V-Ray」:处理器 17993 分
「Super PI」:32M(单核性能)耗时 5 分 14.727 秒
「7 Zip 压缩测试」:压缩得分 125.053GIPS,解压缩 159.075GIPS,总分 142.064GIPS
❷ GPU 理论性能测试
在 GPU 方面,暗影精灵 9 选用了【NVIDIA GeForce RTX™4060 笔记本电脑 GPU】,它基于 AD107 核心,拥有 3072 个 CUDA 内核,频率在 1920-2250 MHz,拥有 8GB 128bit GDDR6 显存。支持独显直连 2.0,基础功耗 115W,搭配 Dynamic Boost 2.0 功耗最高可以达到 140W。

通过 3DMark 测试可以看到 RTX 4060 在 Time Spy Extreme(DX12) 测试总分 5223 分,其中显卡得分 4895 分;在Fire Strike Ultra (DX11) 测试总分 6084 分,其中显卡得分 5875 分;Port Royal(光追)测试总分 5820 分。在 Speed Way(DX12)场景测试中,显卡得分 2582 分。

我拉取了 RTX 3050 Ti、RTX 3060、RTX 4050 以及 RTX 4060 的 3DMark 测试数据,可以看到暗影精灵 9的 RTX 4060,相比于 RTX 3060 在 DX11 场景中提升 12.72-19.93%,DX12 场景中提升 16.77-18.33%,光追场景提升 12.92%;相比于 RTX 4050 在 DX11 场景中提升 9.39-31.99%,DX12 场景中提升 22.04-28.65%,光追场景提升 20.35%。

显卡测试软件「Superpostion Benchmark」中,搭载了 RTX 4060 的暗影精灵 9 在 1080P-Extreme 场景得分 2069 分,在 4K-Optimized 场景中得分 7629 分,在 8K-Optimized 场景中得分 6427 分。在「V-Ray」测试中,GPU RTX 场景得分 1792 分,GPU-CUDA 场景得分 1187 分。

我也测试了暗影精灵 9 的 RTX 4060 的 3D 渲染和视频渲染性能,汇总结果如下:
「Blender Benchmark」:Monster 场景得分 1784.57,Junkshop 场景得分 1003.32,classroom 场景得分 922.05
「X264 FHD Benchmark(V1.0.1)」:耗时 25 秒,帧率 96.89fps
「X265 HD Benchmark(V0.1.4)」:平均耗时 23.16 秒,平均帧率 48.73fps
「SPEC viewperf 2020」:3dsmax-07 得分 108.74;catia-06 得分 60.08;creo-03 得分 108.74;energy-03 得分 35.63;maya-06 得分 370.88;medical-03 得分 35.38;snx-04 得分 24.36;solidworks-07 得分 229.68。
「Octanebench」:非RTX 得分 250.72 分,RTX 得分 352.12 分

❸ 整体性能
在整体性能方面,暗影精灵 9 在「PCMark10 EXTENDED」的基准测试场景中,总体得分 10285 分,基本功能得分 11109 分,生产力得分 10071 分,数位内容创作得分 13623 分,游戏得分 19846 分。「CrossMark」测试中,总体得分 1802 分,生产率得分 1659 分,创造性得分 2113 分,反应能力得分 1430 分。

在「SPECworkstation 3.1」基准测试中,i9-13900HX 的媒体娱乐得分是 4.12、产品研发得分4.52、生命科学得分 4.17、金融服务得分 4.96、能源领域得分 4.25、一般操作得分2.46,对比 i9-13900H,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❹ 烤机表现测试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拷机测试,首先进行「AIDA64 单烤 FPU」30 分钟后,CPU 主频稳定在 3.092GHz(其中 P 核 3.092GHz / E 核 2.693GHz),CPU 封装功耗在 90.2W,温度在 92℃。在外壳温度方面,C 面最高温度为 39.8℃,位于键盘与转轴交汇处,D 面最高温度为 50.9℃,位于底部散热进风口处。
「CPU 主频」:最高5.3868GHz / 平均频率 2.8437GHz
「CPU 封装功耗」:最高功耗 99.542W / 平均功耗 89.938W
「CPU 发热」:最高温度 95℃ / 平均温度 91℃
「C 面 / D 面最高温度」:39.8℃ / 50.9℃

然后「单烤 FurMark」30 分钟,GPU 的平均核心频率 2203.4MHz 左右,功耗在 140W 左右波动,GPU 的温度稳定在 82℃。在外壳温度方面,C 面最高温度为 41.7℃,D 面最高温度为 53.7℃。
「GPU主频」:最高频率 2460.0MHz / 平均频率 2203.4MHz
「GPU功耗」:最高功耗 144.217W / 平均功耗 138.586W
「GPU发热」:最高温度 82.9℃ / 平均温度 80.6℃
「C面/ D面最高温度」:41.7℃ / 53.7℃
最后在 30 分钟的「AIDA64 FPU + FurMark 双烤测试」,可以看到 CPU 主频为 1.995GHz,温度为 78℃,封装功耗为 46.68W。而 GPU 的频率为 2115.0MHz,功耗为 123.118W,温度为 80.4℃。CPU + GPU 的总功耗为170W 左右。在外壳温度方面,C 面最高温度为 39.7℃,D 面最高温度为 54.4℃。
「CPU主频」:最高频率 5.3868GHz / 平均频率 1.8388GHz
「CPU功耗」:最高功耗 96.345W / 平均功耗 46.708W
「CPU发热」:最高温度 94℃ / 平均温度 76℃
「GPU主频」:最高频率 2385.0MHz / 平均频率 2082.0MHz
「GPU功耗」:最高功耗 128.520W / 平均功耗 120.097W
「GPU发热」:最高温度 81.4℃ / 平均温度 77.8℃
「CPU + GPU平均功耗」:166.805W
「C面/ D面最高温度」:39.7℃ / 54.4℃

总体来说,暗影精灵 9烤机时 CPU 功耗和 CPU 主频曲线平稳,性能释放比较稳定,C 面的键盘温度也没有超过 40℃,不过 D 面温度达到了 50℃,所以还是要避免放在腿上使用。
四、暗影精灵 9 的的外观设计与内部构造,有哪些值得表扬的细节?

最后一个章节我们来看看暗影精灵 9 的外观,这台游戏本延续了暗影精灵系列的风格,采用了三面金属机身的一体化 ID 设计,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涂层,触感细腻。

在电脑的 A 面,可以看到一个亮面的 OMEN 标志,代表着 OMEN 暗影精灵这个系列。

暗影精灵的 B 面屏幕部分,采用了一个三面的窄边框设计,底框部分同样有着 OMEN 的字样提升辨识度。

通过 AIDA64 查询后发现,暗影精灵 9 选用的是一块来自京东方的 LCD 屏幕,面板型号为 BOE087D,屏幕尺寸 16.1 吋,分辨率为 2560×1440,刷新率为 240Hz,同时屏幕是 DC 调光 + 低蓝光的护眼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暗影精灵 8 的屏幕刷新率是 60Hz/144Hz/165Hz 三个档位可选,而暗影精灵 9 时已经是 165Hz 起步,最高 240Hz 了。说明在屏幕刷新率方面,新款机型的升级是非常良心的。

搭配「爱色丽 i1 Display Pro Plus + DisplayCAL 3」校色检测屏幕后,可以看到屏幕覆盖了 96.9% sRGB 色域。实测亮度 291.6nits(SDR)。在伽马曲线方面,光度为 2.2 光度,白点为 6479K,对比度达到了1072:1。色准表现方面,主屏平均 △E = 0.28,最大 △E 差值为 1.04,面板数据不错。

在屏幕顶部的摄像头部分,暗影精灵 9 搭载了一颗 1080P TNR 摄像头,同时还搭配了一个物理防窥档片,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对比前代的 720P 还是很不错的加分项。

在暗影精灵 9 的 C 面也就是键盘部分采用了两段式的设计,键盘区域都是下沉式区域,而掌托部分则会略高一筹。

键盘的使用体验也非常不错,按键键程适中,回弹干脆,再加上26 键无冲,需要高频操作的游戏场景也可以充分应对。同时键盘拥有两段式的白色背光,这样即使在昏暗环境中也可以清晰地看清键帽。

触控板位于中部靠左,右侧掌托还有 intel Core i9、NVIDIA GeForce RTX、惠小微、240Hz 等产品标签,左侧掌托是 BANG & OLUFSEN 的音效认证,右侧还有一个 16 的深色图样,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辨识度。

此外,暗影精灵 9 支持最大 180° 屏幕开合,这项设计常见于中高端轻薄本和性能本,属于少数在游戏本实现大角度开合的品牌,我觉得这还是值得赞许。

在「I / O 端口」方面,暗影精灵 9 配备了 2 个 雷电 4 (40Gbps) ×2, 2 个USB-A(5Gbps) 的数据端口、HDMI 2.1 + 3.5mm 耳麦一体的音视频端口,最后还有一个 1000Mbps RJ45 网络端口,算得上游戏本中的大满贯配置了。
可能有的朋友对于 MiniDP + SD 卡槽换 1 个雷电 4 有些遗憾。不过就我的日常感受来说,雷电 4 拥有 40Gbps 的带宽,并集成了 DP 1.4 的视频协议,不管是外接 PSSD 还是接驳 4K 高刷显示器,应用场景都比前者更加广阔。

在电脑的 D 面,暗影精灵 9 采用了大面积的散热开孔,上下各有一根长条形的垫脚,同时中下部分是 Windows 正版系统、产品信息等标签。

通过卸下暗影精灵 9 背面的 8 颗十字螺丝后,然后借助撬棍在风扇边缘就可以开盖了。可以看到游戏本内部的构造还是非常规整,特别是顶部的散热模组很扎实。

按照官方的说法,暗影精灵 9 搭载的是「酷凉风暴散热技术」:其中两个风扇是超薄低噪的 Y 型扇叶 + 12V 三相马达,风力足够强劲,热管数量从上代的 4 根增加到了 5 根,风道为 2 进 4 出的 6 风道,再搭配上 216 片散热鳍片,散热更加稳定。

在内存方面,暗影精灵 9 选择的是2 根「海力士 8GB DDR5 5600MHz 内存」,通过 AIDA64 的内存测试之后可以看到,内存时序为 46-45-45-89 CR2,读取速率为 82664MB/s、写入速率为 63805MB/s、复制速率为 66410MB/s、时延 86.6ns。 L3 Cache 的读 / 写 / 拷贝数据分别为 1333.3GB/s、511.98GB/s、818.89GB/s、时延 22.2ns,如果你还有更大容量的内存需求,这两个 SO-DIMM 内存插槽最高支持两根 32GB DDR5 内存组成 64GB 双通道方案。

硬盘方面,暗影精灵 9 搭载的是「镁光 1TB PCle 4.0 固态硬盘」,具体型号为 MTFDKBA1T0TFH-1BC1AABHA,容量为 1TB,使用的 PCIe 4.0×4 通道和 NVM Express 1.4 标准。可以看到硬盘的顺序最大读速在 6600MB/s 左右,最大写速在 4600MB/s。

此外,在主板另一边,暗影精灵 9 预留了一个 M.2 PCIe 4.0 的固态硬盘位,可以拓展一个大容量的仓库盘,来存放动辄几十上百 GB 的 3A 大作。我平时就是配一个 2TB 的固态,基本都装满了游戏。

网卡方面,暗影精灵 9 采用的是「intel AX211 NGW 无线网卡」,拥有双天线,支持 2.4GHz、5GHz 及 6GHz(160MHz) 三个频段,峰值带宽 2.4Gbps,支持 Wi-Fi 6E 信号,集成了蓝牙 5.2。

在电池方面,暗影精灵 9 搭载了「容量为 83Whr 的锂离子电池组」,默认的电源适配器为 280W(20V / 14A)的功率。需要注意的是 RTX 3050 的版本,电池容量会变成 70Whr,电源适配器也会改为 200W 的功率。相比之下,上一代仅仅只有 RTX 3070 Ti 的顶配版本才有 83Whr,其余均为 70Whr,新机型的电池配置也算是很有良心了。

五、如何评价暗影精灵 9 这款高端游戏本的体验?
经过本文的测评之后,我们来总结暗影精灵 9的产品卖点和优势,首先暗影精灵 9 配备了 i9-13900HX + RTX 4060 的高端 CPU + 中端 GPU 配置,整机的性能表现还是非常出众,可以流畅运行目前的热门 3A 大作,而且这款游戏本还配备了 2.5K+240Hz 的高色域屏幕,游戏性能不会溢出,都会充分的呈现在你的眼前。

同时,暗影精灵 9 的外观设计与内部构造都延续了暗影精灵系列的经典设计和较高水准,在一众笨拙厚重的游戏本中还是相当能打,同时还有大满贯的 IO 端口、出色的键盘+触控盘体验、双风扇五热管六出风口的散热模组,整体的硬件配置都相当扎实,特别是在屏幕刷新率、电池容量等方面,提高了入门款的下限,非常的良心。

当然,暗影精灵 9 也有如下【值得改进】:首先是电脑的抗指纹油污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用户少不了经常打理,希望能够重点强化这一方面。其次是电脑屏幕的亮度只有 300nits,目前高端游戏本都开始提升到 400-500nits,暗影精灵系列也应该努力跟进一下。

最后给大家一些【购买建议】,目前暗影精灵 9 共有 8 种配置,大家可以根据预算决定 GPU 选什么:如果只是玩普通网游和一些入门级的 3A 大作,3050 和 4050 都可以胜任。如果想要进阶到热门 3A,那么 4060 就是敲门砖了。至于 4070 则是为了实现 2K 分辨率下的高帧率运行,4080 则是奔着 2K + 240Hz 的性能目标去的。
「¥6499」:i5-13500HX / RTX 3050 / 16GB / 512GB / 1080P / 165Hz / 白色背光
「¥6999」:i5-13500HX / RTX 4050 / 16GB / 512GB / 1080P / 165Hz / 白色背光
「¥7499」:i7-13700HX / RTX 4050 / 16GB / 512GB / 1080P / 165Hz / 白色背光
「¥7299」:i5-13500HX / RTX 4060 / 16GB / 512GB / 1440P / 240Hz / 白色背光
「¥8499」:i7-13700HX / RTX 4060 / 16GB / 1TB / 1440P / 240Hz / 白色背光
「¥8499」:i9-13900HX / RTX 4060 / 16GB / 1TB / 1440P / 240Hz / 白色背光
「¥9999」:i9-13900HX / RTX 4070 / 16GB / 1TB / 1440P / 240Hz / 白色背光
「¥13999」:i9-13900HX / RTX 4080 / 32GB / 1TB / 1440P / 240Hz / 四区背光
如果再加上 CPU 的话,要么就选 i5 追性价比,要么就直接上 i9拉满性能,而且 i9 和 i7 一个价。其中本文的 i9 + 4060 的组合,便值得重点考虑。当然对于土豪玩家,建议选择 i9 + 4080 / 4090 的暗影精灵 9 Plus,性能一步到位,堪比游戏主机。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童鞋的耐心观看,我是 Geek 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