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要不断创造新流派(高盛麟)

对于京剧流派,我认为不仅应该继承、学习,而且还要大力发展,要不断创造新流派。
流派与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时代在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也随之而发展。我们现在说,京剧是个古老的剧种,但是它当初是积累汉剧、徽剧、梆子、昆曲等多方面的经验而逐渐形成的新剧种,这是发展;昆曲、梆子本来就各有各的流派,京剧形成后又发展了自己的流派,流派是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艺术发展的标志。
学流派不能学死了,而要学活了。谭鑫培老先生使京剧老生艺术达到一个高峰,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周信芳,还有我的父亲高庆奎等等唱老生的,都学谭,但是他们又都有所发展而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如果死学谭鑫培,学得再象,一点儿不走样,一成不变,停滞不前,也成不了名家。旧社会为了生存而竞争,达到发展,新社会为了发展,也必须开展竞赛,有竞赛才有前进。发展流派、创造新流派就是戏曲艺术竞赛的结果,就能推动戏曲艺术向前发展。
发展流派就有个继承的问题。有人认为先继承后发展;也有人认为发展流派就要跳出旧框框,要标新立异。我认为继承与发展是个统一体,不能只强调哪一个方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艺术有它自己的规矩,也就是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前辈们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创造,搞出来的好东西,我们要很好地学习、继承,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标新立异。脱离开这个基础,标新立异就失去了依据。当然,我们不能在继承中被束缚住手脚,而要边继承边发展。
创流派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谭鑫培老先生原来学武丑,后改武生,最后唱老生成了大名。他能文能武,戏路子宽,才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创造了独特的谭派老生艺术。杨小楼老先生家学渊源,他的《长坂坡》是他父亲杨月楼的戏,俞菊笙也唱《长坂坡》,同一出戏,表演各不相同。杨小楼向俞菊笙学戏,他演《长坂坡》大部分继承了他父亲的艺术,但又吸收了俞菊笙的表演,使这出戏变成他独有的拿手戏。杨小楼是大武生,他给谭鑫培配过戏,又跟谭学戏,唱过老生,这就是他武戏文唱的基础。没有老生的底子,他的武生戏,就达不到这样高的造诣。旦角艺术一代宗师王瑶卿,他成名时唱青衣,可花旦、刀马旦的戏他都会。所以后来他教戏就什么旦角都能教,而且还会说老生戏。他自己不演老生,可在给谭鑫培配戏的过程中,既积累了旦角艺术经验,又积累了老生艺术经验。他自己把旦角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他的帮助和培养下,又产生了梅、程、尚、荀四大流派。四大名旦都有王瑶卿的东西,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创出了各自的流派艺术。同样一出戏,他们各有不同的演唱,不同的处理。这在于他们对剧情、对人物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采取的角度不同;同时也在于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条件。他们在继承老一辈的艺术的同时,结合个人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创造新戏、新艺术。他们本身也是不断向前发展。梅兰芳先生晚年新排的《穆桂英挂帅》,就是根据自己条件的变化而创造的新形象。这出戏综合了他艺术的特点,然而又有新的发展。虽然就是一个戏,可是有多少戏做基础哇!这些前辈艺术家,都有精湛的艺术,而且越演越精,达到少而精的地步,这少,是从多来的、最后又以少胜多。不论是谭派、杨派、王派、梅派以及所有形成派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学得多、看得多,实践得多,积累得多。除了这“四多”、还要提高文学、音乐、美学的修养。戏曲是综合艺术,有歌、有舞、服装、化妆、这一切又都是为人物服务、要创造新流派,必须要有多方面的基本功。
戏曲艺术是个整体,讲行当,分生、旦、净、末、丑,而每个行当又有头二三四五路。梅兰芳只有一个不能都是梅兰芳,要都是梅兰芳,那也就没有梅兰芳了。一台戏总是有主有次,不能都站中间。就拿花脸来说吧,过去的老先生们,没有挂头牌的,唱大轴儿的都很少。到了金少山,他能唱铜锤,又能演架子、“玩艺儿”真好,他就挂了头牌,发展了花脸戏、创造了金派。著名武花脸钱金福、他没挂过头牌、一辈子就是给人配戏,但是他创造了净行的钱派艺术,郝寿臣、侯喜瑞也都没挂过头牌,郝老最多是挂並牌.侯老连並牌也不挂,今天谁不承认他们是郝派、侯派?萧长华老先生,生、旦、净、丑的戏,他都能说,富连成出来的名角,都受过他的教益,可他自己就唱丑,唱得与众不同,虽然一辈子给人配戏,在丑行你能说他不是创造了萧派艺术?芙蓉草可以说专唱二路旦角,可他唱的《乌龙院》、《翠屏山》,比筱翠花并不差、可以说是自成一派。他自己不唱头牌,而许多头牌演员都离不开他。好花儿还需绿叶扶持,有花无叶,光杆牡丹不好看;有叶无花也不成;有茶壶没茶碗儿、都对嘴儿喝?也不成,都要成龙配套,只要自己勤学苦练,做有心人,行行都能出状元。
古今中外,戏剧、电影、音乐、美术都有各种流派,艺术才得到繁荣。我们“百花齐放”的方针、正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那会儿“四人帮”搞“样板戏”、都成了“拷贝”,都一个样儿,艺术也就被扼杀了因此我认为必须有流派,而且还要通力发展、创造更多的新流派,使我们的戏曲艺术,昌盛绵长。
【作者:高盛麟 蒋健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