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有所教】(小白速学面试必刷题)

2022-08-15 14:03 作者:上岸大青蛙  | 我要投稿

5.学校把学生裸眼视力和身体健康纳入成绩考核,有人说可以提高学生素质,有人说不具有操作性,问你怎么看

【审题】

本道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题干中给出学校关于成绩的有关做法,并给出了不同人关于此事的看法,则考生需要明确对此事的态度,并针对此事展开具体的分析论证、提出合理举措。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结合题干详细剖析。

审题点1:“学校把学生裸眼视力和身体健康纳入成绩考核”

这句话给出了要讨论的话题,近年来许多学生都存在高度近视和身体亚健康的情况,学校把学生裸眼视力和身体健康纳入成绩考核,其出发点非常明确,是希望学生能够重视身体健康,激发学生锻炼身体、保护视力的热情,对于学校为了学生身体健康的出发点,我们可以给予肯定。

审题点2:“有人说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人说不具有操作性”

这句话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这是从学校出台政策的出发点考虑,但也有人说这不具有操作性,这是从该做法的效果出发考虑。那为什么说该做法不具有操作性呢?我们可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比如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视力情况本身就有差异性,针对先天身体较差的孩子来说纳入成绩是不公平的,即使要将健康指数纳入成绩,那多少占比较为科学也很难论证,而且身体好坏的数据提供是否会出现权力寻租或弄虚作假的现象,因此这件事情的确在可操作性上是有待商榷的。

审题点3:“问你怎么看”

题目要求谈自身看法,则考生可按照综合分析“提观点——重分析——抓落实”的思路进行作答排布。在“提观点”阶段,可说明学校的出发点虽然好,但是的确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接下来在“重分析”阶段,考生可结合审题点2中的内容,着重分析学校出台该政策不具备可操作性表现在什么地方。最后在“抓落实”层面,可针对该情况给出相应的举措,例如学校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增聘体育老师、增加体育课的数量等,学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以及营造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能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提出观点,指出学校做法的出发点好,但是不具备可操作性;其次,分析这一举措不具备操作性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

【思维导图】

【解析示例】

近年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少孩子小小年纪高度近视,甚至患有颈椎病,高血压等疾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身体健康是孩子、家庭幸福的前提,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之下,学校将裸眼视力和身体健康纳入成绩考核能够倒逼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引起家长、老师对学生健康的关注,其出发点的确是好的,但是我也认为这种简单的考核方式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难以保证公平性。身体素质除了与后天锻炼有关外,很大程度上也与遗传基因有关,有的学生可能天生弱视或患有疾病,而他们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健康状况,因此将视力和身体健康纳入成绩考核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会伤害到这些先天存在问题的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成绩占比难确定。学生在学校更多的还是以学业为主,那么身体素质的分数究竟应该占到总成绩的多少才比较科学合理呢,由于学生情况各不相同,这一占比本身难以确定,而如果这个计量方式不科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第三,容易造成权力寻租。身体健康与否需要通过体育测试或是专业机构的证明来确定,当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时,就会有人想方设法走后门开假证明或搞假的测验成绩来提高分数,这就很容易出现弄虚作假或权力寻租,造成社会不公。

因此在我看来,学校将健康纳入成绩考核的做法并不可取,要想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做很多:

第一,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学校应当尽量布置科学适量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学校聘请更多的体育教师和卫生老师,增加体育课、健康课的课程数量,为孩子们教授更多的健康知识、锻炼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习惯。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学校需要建设标准的操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活动室,供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运动锻炼。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健身设施的建设投入,按照群众需求增设体育馆、公园、运动场等场地,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健身场所。

第三,营造注重健康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和有关专家应该大力发声,通过微博超话题讨论、微信公众号专题文章、电视公益广告等形式多宣扬健康的重要性,呼吁广大家长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营造全民健康的社会氛围。

【拓展知识】

本题属于比较典型的多角度社会现象题,考生今后遇到此类问题时,可参考本题的分析维度,在分析论证时主要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会更好入手,如果有考生想要具体论述学校该举措的意义,也可对其进行展开论述,之后再论述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即可。

【知识积累】

既想让孩子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提升学习成绩,又期盼孩子能够有充足的睡眠、保证身体健康,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平衡好这两种美好愿望,成为许多中小学生家长常常纠结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也看到了其严重性。例如,浙江省宁波市某地教育局规定,如果学生的作业晚上10点还未完成,在家长证明下,学生可选择不做完剩余的作业。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听证会,决定将城区小学生开始上课时间推迟半小时,调整至上午8点半,以便让孩子们早晨能多睡会儿。应该说,这些教育行政部门的措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是个别现象,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人平均每天写作业时间为3个小时,是全球均数的近2倍;某直辖市有关调研表明,80.4%的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据了解,在欧洲,很少有中学在上午9点以前开始上课。

大家公认的是,有付出才有收获,辛勤的汗水是丰硕成果的必要条件与基础。学习本来就是辛苦的,要获得知识、获得能力,从而进步成长,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因此,才有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等等故事,其蕴涵的真理代代相传,为人信服。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以牺牲学生们的健康为代价,那么,如此得来的学习成绩是否可取,就成了一个问号。

睡眠只是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不能不正视,“小眼镜”、小胖墩、“豆芽菜”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威统计表明,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都超过70%,近年来还呈逐年增加趋势。江苏省2016年学生总体近视率为73.6%,高中及大学学段的近视率接近90%;学生肥胖率和超重率与上一年比略有增高,其中初中阶段肥胖率增幅1.2%。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位委员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到时候,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都可能面临较大缺口。毫无疑问,身体健康发育,既是中小学生个人幸福的基础,也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

【相关真题】

(1)某地将“公众满意程度”纳入生态文明考核指标。对此你怎么看?(2018年6月21日上午广东)

(2)当前学校复课复学要求学生戴口罩,家长们议论纷纷,有的家长要求取消体育课,认为戴口罩上体育课对健康不好,有的家长认为应该上体育课,可以强身健体,作为学校负责人,你怎么处理?(2020年5月29日下午上海)


【学有所教】(小白速学面试必刷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