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心理经济学(x)恋爱平衡模型
一个夜晚,洗完澡之后,坐在沙发上,看着从水杯中升起的水雾,有感而发。 对于高中生们来说,恋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有些高中生正是其中的受害者,有些高中生从中获益匪浅,有些高中生以八卦这类事件作为乐趣,也有些高中生对此嗤之以鼻。 对我来说,校园恋爱此类事件留给我的是无尽的遐想:陷入恋爱的个体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而结成恋爱关系的两个个体之间相互理解的程度,在社会的广度与时间的尺度上,也是上下浮动的。总得来讲,恋爱这件事,是一个庞大的混乱系统,任何一个细微的差别都会引发不可知不可控的变化。为了对恋爱有一个理性的认知,我打算建立起一个恋爱体系模型(在这里,我建立的是一个动态平衡、总的来说较为长期的恋爱体系模型,可以说是恋爱的关键与前提。至于具体恋爱场景中运用的恋爱博弈学,因为很有市场,已经较为完善了。):恋爱平衡模型。 在建立这一模型前,先明确一个前提:精神平衡论。 高一下半学期,我一直试图构建起“精神平衡论”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即,在个体层面上发生的一切社会行为,本质是个体为了维持自身精神平衡而进行的心理调节行为。由于科学实用论和唯物论越发成为主流价值观,这一思考受到极大的阻力……但是在恋爱这件事上,我认为精神平衡论是试用的。 恋爱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行为。或许有人会认为,恋爱建立在生理需求和经济基础之上。但是已知个体心理对其生理有影响作用,可以将后者视为前者的外在表现形式。例如:性行为是繁衍冲动导致的,繁衍冲动的源头可以理解为人对于生命在后代身上延续的永生幻觉;恋爱中的一系列经济行为,源头是对于恋爱关系破裂的恐惧。 将恋爱中的精神平衡论简化成一句话:收入心理压力,支出心理压力,在时间的尺度和社会的广度上,形成动态平衡。 这种动态平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恋爱平衡模型得以诞生的基础。 于此同时,该模型还会分析动态平衡达成的条件、被破坏的条件、被破坏的后果(同样是心理层面)。 模型如下: 一、正和型 两者恋爱过程中,心理收支达成正和博弈。在各自的价值观体系下,得到自己想要的,舍弃对自己不那么重要的。 1、整体正和型 灵魂伴侣,厮守终生的类型。彼此互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关系的建立由运气决定,破裂也相当困难。但是一旦破裂将会对双方造成致命的心理压力。 2、局部正和型 例子就是两个事业型人才组成的恋爱体系。从恋爱中得到心理收入,但心理支出没有那么多,双方的心理能量交换没有那么频繁与深入。这种关系的建立和破裂都比整体正和型简单一些,但是破裂时对双方的打击都不会很大。 二、零和型 恋爱双方在心理上并不平等,一方心理收入大于支出,一方心理支出大于收入。 零和型是最常见的恋爱类型,正如零和博弈是最常见的博弈类型。 1、自觉零和型 双方对零和型的局面心知肚明,但是为了维持恋爱关系,并没有打破这一模式。 成立条件是双方有维持恋爱关系的理由,以及有相当程度的理性;破裂条件是弱势方心理破产,无法再收入心理压力,或者维持恋爱关系的理由消失;破裂时强势方心理可能有遗憾,弱势方心理可能较平和,但由于双方都有理性但弱势方心理压力过大,实际情况可能是强势方比弱势方更加冷静。 2、半自觉零和型 强势方不知道自己是心理强势的,弱势方知道自己是心理弱势的。 成立条件是强势方对于心理方面的感觉较差,弱势方较敏感,以及弱势方有离不开强势方的理由;破裂条件是弱势方心理破产或者弱势方离不开强势方的理由消失,强势方的改变并不会有决定性作用;破裂后果是强势方因为莫名其妙被抛弃而遭受较大的心理打击,弱势方因为摆脱了心理的弱势而轻松,但大概还是会有些心情复杂,因为强势方其实并没有故意做错什么。 3、半不自觉零和型 强势方知道自己心理强势,弱势方不知道自己心理弱势(俗称:pua)。 成立条件是强势方有离不开弱势方的理由,以及弱势方对心理没有明确的感知也没有果断的性格,强势方对心理较敏感;破裂条件是强势方离不开弱势方的理由消失,或是弱势方无法再为强势方提供心理收入;破裂后果是强势方在心理上大赚特赚(有良知的话也许会愧疚一下),弱势方在恋爱中并没有得到很多心理收入,反而无端被甩,心理压力极大,悲痛欲绝。 4、不自觉零和型 双方都不知道自己形成了零和型恋爱体系。 形成条件是两个木头,以及维持恋爱关系的理由;破裂条件是矛盾不知不觉中深化,直到弱势方无法忍受;破裂后果是两个人都会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都无法认知到自己有什么错处。 三、负和型 恋爱双方的心理支出都大过了心理收入。(虽然很想说这还谈个啥,但是考虑到理论上会存在这种情况,还是也为它建立个比较小的模型。) 形成条件是双方真的缺心眼,或者有非常强的不得不在一起的理由;破裂条件是交往时间越长越容易破裂;破裂后果是皆大欢喜,因为双方在一起心理都受不了。 总结:在恋爱平衡模型中,可以看到,负和型是打酱油的(一般这种情况不存在恋爱的动态平衡),正和型最优,值得每个人追求,而零和型最常见,模型最多样最复杂。对于一般人来说,最优解是在零和型恋爱体系中,通过交流沟通和思考,使双方都明确自己的心理地位,形成自觉零和型恋爱体系,朝正和型恋爱体系过渡。 娱乐文章切勿当真,我就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千万别乱实操,作者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