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毫无恩怨,东欧小国忽然冲到反华最前线,立陶宛到底图啥?
这两天,人口仅200多万的东欧小国立陶宛忽然冲到了反华的最前线。5月22日,该国外长兰斯伯格斯宣布退出中国和东欧的“17+1”合作机制。退就退吧,临走前还高调指责中国借这个“17+1”机制“分裂”欧盟。兰斯伯格斯还鼓动其他成员国也退出这一机制,团结一致对付中国。他说:“欧盟成员国的团结是与外部伙伴关系成功的关键,欧盟27国要团结一致应对中国。”
就在立陶宛做出这一决定前,立陶宛议会刚刚通过一项决议,污蔑中国在新疆犯“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这是在呼应美、英、加,在欧盟国家里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更早前的3月份,立陶宛还曾宣布今年年底前在台湾设立“经济代表处”,还以“国家安全”为由停止在机场使用中国产的安检仪器。
作为欧洲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立陶宛的这一系列动作让他突然跳到了反华第一线。这令一向反华的欧洲媒体都感到惊讶,回过神来后马上给立陶宛点赞,“你真勇敢”。
可是在对华问题上,立陶宛前两年还不是这样的。2018年的时候,立陶宛主动找到中国,希望发展同中国的经济关系,甚至称中国为“战略伙伴”,还对“一带一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年年底,立陶宛总理访华,被该国视为重大外交成就。当时立陶宛上下都对与中国这个经济强国建立友谊兴高采烈。但是短短几年情况怎么就变了呢?
首先啊,立陶宛发现这几年没从中国身上拿到什么好处。说实话,立陶宛太小了,200多万人口还不如中国一个县大,两国经济也没有什么互补性。中国市场很大,但立陶宛也没有什么有竞争力的产品。立陶宛在东欧国家中战略地位也不突出,中国也没有对它另眼相待;况且它又在俄罗斯家门口疯狂反俄,中国考虑到与俄罗斯的关系问题也不能对它太过友好。立陶宛原本想把中国当“冤大头”,觉得中国随便给点好处就够它吃的了,可结果却令它失望。今年2月该国官方已经向外界抱怨与中国的合作没给立陶宛带来“预期的好处”。
其次,美国的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立陶宛历史上被俄罗斯吞并过,所以对自己的国家安全有着特别的焦虑,因此表现出极端的亲美反俄。立陶宛把美国视为“保护神”,在首都市政厅的外墙上刻着美国前总统布什的一句话:谁与立陶宛为敌,就是与美国为敌。为此立陶宛要处处表现出对美国的“感恩”和“忠诚”。所以,当拜登拉拢盟友,建立同盟体系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的时候,立陶宛便以“冲锋陷阵”的姿态向美国“表示忠诚”。
对立陶宛这样的国家,我想起了一个词“跳梁小丑”。立陶宛和中国远隔万里,没有历史和现实的冲突和积怨,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它却选择在中美大国博弈当中主动冲到反华第一线,事实上美国都没指望它这么做,它这样完全是主动“表忠”、刷存在感,通过怼中国以获取政治影响。对这样的国家,应该说目前有一批,都与美国有关。怎么办呢?两个办法。一是根本不予理会,无视它的表现,直接拉黑它,因为它跟我们没有关系,它叫也好,跳也罢,影响不了中国的空气。二是适当的时候要立威。老虎不发威就是个病猫,就没人把你当回事,更不会尊重你。对那些过份的狗腿子就要在它难受的地方狠狠地敲打它,就象对澳大利亚一样,彻底收拾,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