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入门·番外15】近期新阅or重温作品盘点——玻璃塔、白雪公主与华裔

前言:聊聊最近读过的故事,单纯为盘点记录一下看的新书或重温的老作品。本番外篇书单并非排名向,可作为之前榜单的补充,罗列顺序与质量无关(PS.非常感谢读客悬疑文库一如既往的友情赠书(੭ˊᵕˋ)੭ ~)。
No.1《玻璃塔谜案》——知念实希人
“‘被拧坏的玻璃馆模型、字母‘Y’,还有巧克力,它们分别代表一部有名的古典推理小说。对不对,一条大夫?’
游马轻轻点头,报上三部推理杰作的名字: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怪屋》、埃勒里·奎因的《Y的悲剧》,还有安东尼·柏克莱的《毒巧克力命案》。’
‘啊!’九流间和左京惊叹。
‘完全正确。’月夜满足地说,‘没有哪个推理迷不知道这几部作品。所以神津岛先生才立刻留下了提示这三部作品的死亡信息。’
‘你都说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说点儿不是废宅的人也能听懂的话!’”

评价注定会两极分化的争议新作,看起来是纯到不能再纯正的传统本格作品——编都懒得新编理由的暴风雪山庄(对啊,就是又是下暴雪了要被困在这里三天,怎样?!)、一丝不苟的建筑示意图+出场角色名单、非常老套的奇怪主人+三教九流的来客然后连环死人……但故事写得并不老套,甚至明显看得出来作者在刻意求新。开篇直接自爆凶手,然后再以凶手视角遇到其他案件,让读者同时有了两层期待——主视角的凶手什么时候会被发现,另外几起案子又到底真凶是谁?
看得出来作者对于本格推理满满的热爱,书中出现过的推理小说名字怕是有大几十个。但这种桥段看多了确实有点臃肿,因为一般读者压根不认识你抛出来的那一堆人名书名,而推理迷又会觉得这种动不动报菜名的行为纯属灌水行为(而且还有好几处泄底名作)。当然知念实希人并不只是为了卖弄,这个故事确实有着想要颠覆本格推理的野心,作者试图把推理元素和故事本身结合起来。看得出来他在拼命引用和致敬的同时也想玩出自己的花儿来——可惜主味始终没有折腾明白大导致越写越偏……越读越像是剧本杀,最后反转的时候仿佛能听到DM在耳边说,“好现在请拿起第二本开始阅读”……
最大的惊喜在于有挑战读者!有挑战读者!有挑战读者!——重要的事情说要三遍,而且挑战还不止一次(多重解答)!作为本格推理而这种元素就是读者最爱的了,而且伏笔和线索也非常公平,喜欢挑战谜题的人肯定不能错过;最大的遗憾则是说好的玻璃馆、玻璃馆,还放了那么多张巨复杂的立体三维图,结果剧情里口口声声要“成为绫辻行人”,作者还真就把零食老师“馆”系列最臭名昭著的老毛病也给抄了过去……多重解答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但友情提示千万别对这个花里胡哨的玻璃塔楼抱有太大期待——单从建筑诡计的角度而言,本作在玻璃塔上面花的心思还不如上期介绍过的《炼金术师的消失》里的水银塔……
推荐度:3.5星
No.2《罪恶捕手:恶童医院》——多纳托·卡瑞西
“‘马库斯,要找出违常之处。’这是他的导师耳提面命的一句话,马库斯终于找到了关键。
这次的违常之处是他自己。”

“罪恶捕手”系列的续篇,还是以桑德拉警官和马库斯神父的双视角展开叙述的故事。这个系列是丹·布朗那种悬疑风格的,但也没有抛弃硬汉派的写实味道。标题里“恶童”这个词或多或少剧透了点主题,至于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这种噱头反而没有什么稀奇的,欧美现实罪犯里的变态多了去了,宗教这玩意更是只会比你能想象的更黑暗。喜欢这种欧美悬疑调调的可以补,节奏紧凑,好看不拖沓,最后的悬念揭晓也没有让人失望。
推荐度:3.0星
No.3《白雪公主》——森川智喜
“我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交换了大量的意见,就在这时,襟音玛玛艾发挥了日积月累培养出的才干。
‘这种问题,问问魔镜不就解决了嘛?’
啊啊!就是这句话!
就是这个坐享其成的模样!”

有趣就是正义!顶着这样一个不怕别人搜不到的名字,本作拿下本格推理大奖绝对实至名归,因为真的很好看很有趣,创新的前提就是要能给人带来惊喜感嘛。主角襟音玛玛艾大概可以竞争史上最弱名侦探,突出一个又废又屑,设定就是她拿着一面无所不知的魔镜,面对委托人可以先抓着镜子问出真相再装模作样地回去从结果倒退过程吹牛x——看起来就很“baka推理”的设定也确实充满欢乐,情节走向荒诞胡闹但又精妙合理。
前面以为是靠魔镜设定写反常规的逻辑流推理,结果后面形势突变,废柴小公主的宝贝镜子被人给直接干碎了……这下形势变得有趣起来了.jpg……而坏人也拥有了一面一样能力的镜子,这下主角要怎么应对呢。等会儿,原来名侦探是三途川啊,可他怎么是反派呢……别慌,公主还有后援,小矮人出场了……再看到最后,哦,原来镜子才是主角啊。某种程度上算是“故事新编”类型的童话改写,但也绝对符合好看的推理小说的所有特征,总之就是欢乐可爱又荒诞有趣。结局当然是传统大团圆,毕竟童话故事嘛,可爱的公主当然要打败邪恶的皇后。最可贵的还是本作推理部分也并不敷衍,反转对于魔镜设定的利用很精彩,甚至看到结尾真的有种燃起来了的错觉。(大雾)
推荐度:4.0星
No.4《天使的伤痕》——西村京太郎
“‘道理是这么讲的,可谁会听你讲道理呢?人们都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的。’”

最近西村京太郎突然引入了一堆书。记者田岛和恋人昌子在三角山游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名被害的男子,男子临死前对田岛说了一个字:“天……”警方根据这一线索展开了调查。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人们发觉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凶杀案……所有的噱头都集中在这个“天……”字上,结果真的就是一个纯噱头。本作有物理诡计,但诡计有点搞笑,还是当成社会派来读吧。这本虽然是乱步奖获奖的代表作,但观感不如《七个证人》和《双曲线杀人》精彩,结尾点题不错,只是这种社会派如今来看确实已经过时了,同样的主题看多了就麻木了。
推荐度:2.5星
No.5《怪奇小店》——有栖川有栖
“犯罪学家则面无表情,沉默不语。他既没有表现出对我的同情或蔑视,也没有表现出猎人捕获猎物后的喜悦,只是冷冷地注视着我。我看着他,突然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恐惧朝我袭来。”

又是爱丽丝老师的火村英生推理系列,五个短篇故事,整体质量居然还可以。《怪奇小店》是标题作也是完成度最高的一篇;《涛声理发店》观感全书最佳,非常有趣的日常之谜,细节丰富而且很有韵味;《“烛火堂”的飞来横祸》的谜面新颖,动机出人意料,不错的安乐椅侦探类型;《砸碎橱窗》属于有点恶趣味的倒叙推理;《古玩之魔》相对最无聊的一篇,传统的家访+逻辑流,但是有些太简单了……
推荐度:3.0星
No.6《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江户川乱步
“据说他过去在偏远乡村里做小刑警时,为了将地上的一滴血痕完整保留到检察官或上司到达现场,竟然在血迹上扣了只碗,用木棍整夜敲击碗四周的地面,以免血滴被蚯蚓吃掉。”

一本新出的乱步短篇集,前两篇还是老面孔,之前介绍过很多次的短篇经典《D坂杀人事件》和《心理测试》,就不再赘婿了。《黑手帮》是一起大家闺秀绑架案,标准逻辑流,凶手不难猜,密信的破解挺有意思,虽然是字谜,也属于中国人能看懂的加密方法;标题作《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文如其名,最变态的一篇,凶手视角写得惊悚猎奇又真实细腻。就是最后破案有点虎头蛇尾,明智小五郎从天而降一页纸就破案了,证据之前也没有提到过……
《罪犯是谁》是乱步最拿手的标准中篇本格推理,大户人家诡谲疑案,被害者自行推理出了真相,最后还有多重反转。这篇作为传统本格最为精彩;《月亮与手套》又是一篇凶手视角,某种程度上的倒叙推理,罪犯的诡计设计非常巧妙。但令人无语的是最后的真相大白完全机械降神,整个没有给侦探视角也没说到底是哪里暴露了,突然侦探就知晓一切了……
推荐度:3.5星
No.7《谁是凶手》——孔优优
“在这个夏至之夜,烟花胜景令人如痴如醉,轰然倒塌的旧事物无法唤醒人们,行刑枪决的口号更加富有感染力。在这个魔幻的夜晚,没有人注意到,一个背着刀的女人离开医院之后,上了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一个丢了饭碗的黑脸警探开车狂奔,紧咬着面包车不放;更没有人注意到,高速公路入口处,一辆挂着东北新安市拍照的越野车穿城而过。”

曾经发生在白川市的连环凶案,真相埋藏十六年,凶手仍然逍遥法外。十六年后,凶案又现,与这宗悬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人,怀着各自不可告人的秘密联手探寻,一起等待真相浮出水面……电视剧版和谐改编了太多情节,单论故事肯定是不如原著丰满的。可这本原著bug也不少,其实文笔和开头悬念还挺吸引人的。但是剧情走向越来越迷,人物动机越写越崩,最终结尾三人齐聚本来应该是全篇的最大高潮,但是发展却过于荒诞狗血得让人无力吐槽……
推荐度:1.5星
No.8《分身》——东野圭吾
“如果真的必须承受这种痛苦,那还不如不降生到这个人世。这种想法我的确有,可另一方面,我又沮丧地摇摇头。哪怕是非常卑微的,对他人来说甚至不值一提,可我还是对自己度过的时光视若珍宝。”

如果说东野圭吾其他很多作品都适合改编成日剧,那么本作则是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双女主双视角叙事,但是节奏非常快,基本一环扣一环,需要像电影一样把控好篇幅,才能保持读者的好奇心,拖太久观众就要对真相失去耐心了。而本作的缺点也在于此,倒不是说篇幅太长,而是过早地暴露了核心真相和矛盾,导致读者已经对结尾没有太多期待了。这个标题加上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女生,其实已经足够让人猜出大致的剧情走向,结果东野老贼硬是把读者最期待的那个剧情生生拖到了最后一页,看得人急死了……
严格而言算是带点科幻元素的悬疑小说,而且畅销君的理念有时候真的挺超前的,本作发表于1993年,要知道现实中那时候甚至还没有诞生xxx多x……但故事里很多人物的形式动机真的毫无逻辑可言,强行服务于剧情,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被搞得神神秘秘的。当然双女主视角的经历都写得很真实,关于亲情部分的表述也有不少动人的细节之处。最大的败笔在于整个事件的阴谋本身过于儿戏,调起得太高,折腾了半天最后给人一种“就这?”的期待落空感。
推荐度:2.5星
No.9《三色屋事件》——陈舜臣
“‘真正可怕的,是先入观。一旦有先入观作祟,所有的动机与证据,都会不由得为先入观服务,推理也会失去最起码的客观。’”

可能一些人不太了解这位,尤其是看名字还以为是哪位不知名国推作者。陈舜臣作为华裔作家,在大神如云的日本推理文坛,成为包揽重量级文学奖的“三冠王”得主,绝对是传奇一般的大师。他笔下的文字读起来真是亲切又另有韵味,朴实简明像古典公案小说,极接地气的叙事又有民国时期新闻学小说的味道,那种娓娓道来的逻辑分析又是日本推理小说的传统特色。他的故事绝对是你一读就会记住风格的作品,真的非常另类,朴实到读起来毫无压力却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本作讲述了三色屋老主人去世后,其子乔世修秉承衣钵做着家族贸易。然而,突然出现的同父异母的“大哥”让乔世修深感不安。接着,厨子意外死亡,搬运工莫名消失,而妹妹和“大哥”又双双失踪……陈舜臣不愧还是写历史小说的大家,那种对于生活细节的描述真的栩栩如生,海边市集生活百态、做生意的各种流程条款、中日普通百姓的交流和差异、小地方的小事件背后的家国情怀,国际时局的暗流涌动……这些细节组合成的故事真的要比案件本身还精彩。案子就是一个观察者密室,手法有点类似阿婆笔下某大侦探过节时遇到的那一起案子,不是很难猜。
推荐度:4.0星
No.10《500个目击者》——大山诚一郎
“‘实话告诉你吧,两起案件分别归那野县警局和警视厅管。眼下两边互不相让,都认定那个嫌疑人是自家管的案子的凶手。可是一旦坐稳了他在其中一起案子里的嫌疑,就等于是在帮他洗脱在另一起案子里的嫌疑。两边的警察都在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假设,结果就是两边的嫌疑都站不住脚。’
时乃听得两眼放光。
‘二律背反的不在场证明……好稀奇呀!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不在场证明,爷爷出的练习题里也没有。’”

大山老师的新短篇集,《绝对不在场证明》的续作,从单片质量而言甚至超越了前作,非常难得(“钟表馆主人”时乃也一如既往的可爱捏~)。第一篇《豪车沉湖之谜》是最简单的一篇,看到那个死因关键词基本出现就能猜到手法了,没有太多好评价的开胃小菜;《500个目击者》作为标题走其实并不是最好的一篇,所谓500个目击者的噱头就是嫌疑人当时在出席宴会,在场的有500人,所以这500人都能作证……说实话这种所谓的人数随便怎么编,几十人还是几百人完全不影响不在场证明的硬度嘛。但是杀人诡计还是很有亮点的,多重反转。可惜的就是破案用的老梗纯粹机械降神,太过明显,而且与核心诡计无关。属于是凶手用了个漂亮的手法,但却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暴露了结果就破案了……
《奇怪的遗产纷争》全书最佳,很经典的不在场证明手法,而且反转非常惊艳,推理的切入点也合情合理,完爆上篇;《二律背反的假象》质量不输前者,诡计思路也有某些相似之处,迷面就如引文非常精彩(这篇作为标题作不是更好嘛~),就是推理部分的证据有些细碎冷僻。读者可以猜到真相,但是要利用起全部线索和伏笔有点困难;《被砸碎的雕塑》是时乃回忆学生时代的日常之谜,名侦探的出道作。简单却巧妙,关于锤子的推理非常丝滑顺畅……总体而言五个短篇全在水准之上,绝对是近年来少有的高质量短篇集。大山不愧是短篇推理小说之王,总是能保证短篇集里起码有一篇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惊艳之作,这点可以说非常难得,本作就起码有不止一篇达到这样的水平。
推荐度:4.5星
下期预告:来自天上的谜面——岛田庄司经典诡计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