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合系总是 不断尝试去验证创业带来的影响,也笃定了自己的志向
二、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一定踩中了需求拐点
需求拐点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我去观察做消费成功的企业后发现,他们一定踩中了需求拐点,需求爆发了,供给跟上,就能爆掉。
1.需求的迁徙和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需求拐点是啥?雷军说过,风来了猪都会飞。对我而言,这就是社会发生了需求拐点。研究需求拐点就是研究需求的迁徙和变化。所有的拐点来自科技进步、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等。
我自己经历了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团购大战、外卖大战我都是核心成员,科技进步带来的需求拐点变化,我有切身体会。
叮咚买菜、英科医疗、分众传媒都是踩中需求拐点的公司代表。
2019年,很多人感觉叮咚买菜要死了,但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叮咚买菜每天都卖断货,数据反向增长,它又拿了一轮大钱活下来了。
在(新冠)疫情中获益的公司还有做医疗手套的英科医疗。城镇化则给分众传媒带来巨大的机会,城镇化建设要不断盖楼,就能放置智能屏,现在它覆盖了中国3亿白领用户。
2.需求拐点踩对了,最难的是坚持
需求拐点这件事情,我不太相信风口论。对创业者来说,当风口来的时候,当巨头来的时候,再去创业已经比较晚了。
社区团购,去年火到爆,但只有超级有钱的巨头能不计亏损地砸进去。
饿了么是2008年成立的,有一段时间做外卖做不下去了。为了养活公司,张旭豪、康嘉(饿了么创始人、联合创始人)还去“挖煤”(指刷机)。
2013年,朱啸虎(金沙江合伙人)投进来,外卖市场热了,饿了么熬了下来,最终走到今天。(几个)大学生创业,10年赚了100亿元。
在我们公司内部有句名言:最重要的是选择,最难的是坚持。你选对了,熬不下去也错过了。你选对了,且熬下去就成功了。
怎么知道自己选对了还是选错了呢?首先得判断赛道大不大,赛道大还有坚持的欲望,赛道小你就别坚持了。
(每个创始人)都可以自问一下,你的赛道是否在需求拐点上?或者将来有没有机会成为拐点?如果没有,可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个小赛道。
3.需求拐点不变的特征:人们对圈层跃迁的渴望

我越做消费越觉得人活着只为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更好的自己,第二件事情就是更好的生活。
人类发展的基本逻辑,人性中不变的点是对圈层跃升的渴望。
全球最经典的商业模式是C2C,即Copy to China。但对我们来说,C2C机会不大了。
因为中国在很多领域,尤其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里,已经领先美国了,美国可能要Copy to America了,就是C2A了。
我们的机会是什么?1 TO 3:就是怎么将一线城市的需求搬到三线城市。
我家在农村,我的很多发小都在工厂里上班。每年过年我们会一起打牌。有一次打牌时,一个发小看到我戴了块几万块钱的手表。
前段时间,他居然打电话问我,那块表还在不在,能不能卖给他。
我当时最大的反应不是手表的问题,而是小镇青年对生活提升感的理解——他能不能过上大城市哥们一样的生活。
4.当下哪些需求拐点发生了
因为视野和精力有限,我可以将自己对需求拐点的判断,看到的东西跟大家分享。
一是抖音电商。
抖音电商做的时间不长,但去年已经做到了6000亿元(GMV)。这种势能,基本上已没有人能抑制了。抖音本地生活服务推出以来,增长速度也是十分惊人。
未来新媒体环境、推广方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来的电商是搜索电商,转化过程复杂;推荐电商一下子把社会的底层需求放大、转化了。
得有用。
二是即时配送。
即时配送对人们未来的生活影响会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我认为未来所有年轻人家里应该不会囤货。因为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半小时都可以送达。
现在70分钟、30分钟能送到的东西基本都是标品,未来更多的非标品可以在30分钟送到。这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所有的商品规格会越做越小,一次用完就行了。
三是一顿饭如何解决仍有很多想象力。
外卖对中国消费者最大的影响,是阻断了年轻一代继承妈妈厨艺的可能。
关于一顿饭如何方便地解决这件事,我觉得未来还有很多机会。自嗨锅很明显是一顿饭的解决方案,特别简单,东西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