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近代战舰上的球鼻艏
2021-12-05 09:53 作者:秋羽美奈子Official | 我要投稿

非常简短的概述。不妨先引入一道小题吧。
下列哪艘二战时期的战舰上没有采用球鼻艏?
A. 英国厌战号战列舰
B. 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
C. 意大利维多利奥·维内托号战列舰
D. 德国莱比锡号轻巡洋舰

开始正题。
“狭义”上的球鼻艏,必然是有球状的延伸突出结构的。现代大部分舰艇都具有球鼻艏,这种舰艏形状能改善流阻适应情况,在相对低速(20节以下)时有比较显著的降低(兴波?)阻力的效果,而在高速(30节以上)时效果就不太明显。这些球鼻的突出结构往往还装有声纳。二战时期的典型案例便是日本的大和型战列舰。


“广义”上的球鼻艏,不要求一定要有明显的突出结构,而只需要表现出舰艏底端鼓起的形状即视为球鼻艏。这样的球鼻艏也有减阻效果,并且很多资料也认为这些是球鼻艏。具体的还是看图一目了然吧。




作为补充,顺便提及一下常见于一战时期的水下凸起的舰艏结构。这样的舰艏结构一般不认为属于球鼻艏,而属于撞角艏,是舰体结构设计的保守沿用经验的结果。从俯视剖面与型图来看,就能明显发现这样的舰艏并没有上面那样的鼓起,所以虽然单从侧视图来看跟狭义上的球鼻艏好像很接近,但二者是有较大区别的。
另外,德三的莱比锡号轻巡洋舰确实是有球鼻艏的。我是从海人社的《德国巡洋舰史》中得知的,有条件的读者也可以自行翻阅相关资料简单验证。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有想法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