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共生:电子签名开启群战时代
核心: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提出“电子签名进入‘群战’时代”这样一个说法, 这与消费互联网的“超级APP”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实际上,二者的差距非常明显。而在“群战”时代,越是优质的生态系统,越考验个体的单兵作战能力。竞争逻辑变了,但是对电子签名企业本身的实力要求依旧非常高。
正文:
“电子签名进入‘群战’时代。”
最近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给出这样一个产业发展定位。而类似这样的“群战”场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似乎也上演过类似的场景。
不同平台根据自己所处的生态位,在社会服务上扮演着相应的角色,然后再以自身角色与大众进行认识、沟通和交互。而当彼此之间生态位重叠时,就存在利益之间的矛盾,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只不过如今看来,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群战,与企业服务市场的群战有所不同。只不过在演变逻辑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竞争升维:从生态位网络效应到生态型组合矩阵
吴军老师在其著作《浪潮之巅》中提到过:一家公司的发展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基因。
事实上,基因论是表,本质其实是消费互联网时代,不同平台根据自身选择确立了自己的生态位。阿里电商,百度信息分发,腾讯社交,抖音娱乐。网络效应下,构成了彼此的“护城河”。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也有自己专属的平台特性。
而后,出于流量增长的需要,垂直平台开始主动拓展自己的生态位,彼此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于是一个个“超级APP”出现,TO C互联网世界开始了自己的“群战”。
如今,透过电子签名的发展概况,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似乎也开启了自己的“群战”模式。
在此之前,电子签名定位的就是签约场景这样一个高频生态位,类似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社交网络”,具备极强的网络效应。过去,处于同一生态位的企业之间“单挑”,看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谁能带给企业实打实的效率升级,争取到更多的大客户,率先实现网络效应。
如今,电子签名等数字化领域也进入了“群战”时代。虽然都是“群战”,但在具体形式上却有所不同。TO C世界靠自身功能的叠加,通过场景的覆盖,去争取更多流量。而TO B世界的“群战”则是去外界寻求盟友,通过不同生态位产品的组合效应进行行业竞争。
为什么寻求盟友而不是自己去布局?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自身能力来看,一个企业能做好一方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企业服务场景需要其他优质合作伙伴给予满足。企业服务,卖的是技术。而技术研发真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时间去钻研,不可能同时什么场景下的技术研发都顾及,贪多只会嚼不烂。单个技术的研发就需要很长的周期和流程,而一家企业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同时布局几个场景恐怕很难实现技术层面的尽善尽美。
其次,群战,本身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2C的数字化是基于人,关注的是用户体验;2B的数字化是基于企业,解决的是企业级客户的效率提升。而要想效率提升,单一签约场景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其他场景的数字化。
在今天,数字工具天然的协同效益凸显,今天的企业协同都是企业内部各流程的协同、上下游相关业务运行的协同。有任何一个环节不被打通,整个数字化流程便是不顺畅的。而整体的数字化不是一个两个工具就能解决的,因而电子签名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进入了“群战”时代。
最后,群战,是自身增长的需要。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多轮洗牌,电子签名头部玩家各有各的市场网络,各有各的产品优势。除了自身的网络效应以外,更多增长可能需要寻求生态伙伴的背书效应,通过整体生态的推进,进而带动自身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如此看来,电子签名,或者说数字工具进入“群战”时代,这本身也是技术以及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且,在群战的演化逻辑上,也与消费互联网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杜绝短板效应:TO B生态拓展,看量更看质
“群战”,成为电子签名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事实上,不只是电子签名,整个数字化工具都是如此。
比如阿里的钉钉,在去年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钉钉发布S100战略生态伙伴计划,招募100+战略级生态伙伴,共同拓展企业服务市场,钉钉将提供以商机扶持、销售激励为核心,涵盖培训、营销、运营和技术支持在内的30余项权益,目前合作伙伴包括e签宝、魔点、明我、新华智云、随幻科技等品牌。
蓝凌方面,也与金蝶、e签宝、深信服等垂直领域玩家达成生态合作,致力于发展成拥有60+家战略合作伙伴的数字化办公专业服务商,通过聚合生态伙伴能力,提供各垂直场景的解决方案。
不难发现,无论是钉钉还是蓝凌,他们的合作伙伴也都是各个垂直行业的佼佼者,这也说明挑伙伴也得用心。
从竞争角度来看,数字生态满足的需求场景越多,企业客户数量就越多;用户在数字生态里的行为越多,对生态的忠诚度越高,迁移成本越高。群战时代,决定竞争成败的不是长板而是短板。不同的生态系统里面的企业也在互相竞争,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生态系统的实力。
因此,生态群战数量重要,但质量更重要。寻找生态合作伙伴,也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从品牌角度来看,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目前各大垂直赛道都方兴未艾,更多增长需要寻求生态伙伴的背书效应。生态内部的玩家们也具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影响,生态伙伴存在短板,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的品牌形象产生影响。
因此,电子签名未来竞争即使如此,进入“群战”时代,一方面任何改变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因此,电子签名玩家要主动拥抱趋势,拓展自身合作生态的场景,高质量的生态决定了玩家会在行业竞争占据主导地位,而落后的玩家自然也将在垂直场景竞争中落后于对手。另一方面,拓展不是多多益善,要重视生态合作伙伴的质量。
随着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打响,行业竞争也上升到更高的维度,而这也将带动各个垂直赛道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自我进化的永动性:群战是表,自身才是里
生态合作伙伴,看数量更看质量。因此,就目前来看,自身实力也是加入优质数字生态系统的关键门票。只有自身实力足够,才能被其他垂直赛道的优质玩家认可。
而这其实也说明了,即便行业进入了“群战”时代,并不意味着垂直竞争就不重要了。相反,无论什么时候,垂直场景的服务能力才是自身能力的根本。
生态竞争,优胜劣汰,而生态内部之间同样也是如此。从长期来看,加入一个实力雄厚的生态系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未来还是要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讲话。否则,只会被生态系统抛弃。
合作,有时候是亲密的,但有时候也是残酷的,随时都有可能被抛弃。因此,对于电子签名企业而言,打铁还需自身硬,垂直能力才是自身长久立足的根本。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垂直场景的钻研,提高核心能力,使自己成为生态系统里的一个关键节点,提升对抗风险的能力。
洛杉矶加州大学巴尼教授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一个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的话,应该要有核心能力,有哪些别人不具备的、能够创造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替代的能力,进而树立自己不可替代的生态位。
合作这件事,讲究“门当户对”。和优秀的品牌合作,首先自己要是优秀的产品。强者之间的合作会产生乘数效应,实现1+1>2的效果,而强弱之间的合作对于强者而言无疑会是一种拖累。
另一方面,垂直玩家要站在更高的生态纬度去看待自身发展,产品和服务本身也要适应生态系统的组合需求,迎合变化着的生态系统,这同样要求垂直玩家自身具备足够的硬实力。也只有这样,才有能力有话语权去参与生态系统的建设,打造一个更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生态系统。
综合看来,群战,是市场竞争演化的必然结果。
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而言,无论单兵还是生态,不管企业竞争规则怎样改变,自身实力才是关键。
自身强,群体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