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跨不出的围城

2022-02-12 00:45 作者:嘎吱哥鉴书  | 我要投稿

这本书名气很大,但是很奇怪,我们的初高中语文课本里面并没有任何选段,看完以后看一些网友的书评,觉得说的特别对,这本书它价值观扭曲,小朋友看了容易学坏,所以不能往课本里面放。

长大了看可以,当反面案例。

1、跨不出的围城

《围城》里面最为人熟知的金句,当属对于婚姻的描述:“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书中的一对恋人孙小姐和方鸿渐(其实算不上恋人),是实打实的怨偶。

在两人根本没有互生情愫的前提下,孙小姐费尽心机把方渐鸿搞到手,结婚了。从此两个人再没有愉快的相处,不是你指责我,就是我指责你,感觉他们婚后不是生活在围城里,是生活在地狱里。

我不禁有一个疑问,孙小姐为什么要这样费尽心机的结婚。

她跟方鸿渐结婚后,也能自己赚到钱,甚至比方鸿渐还赚得多一些。方鸿渐跟她说实话一天恋爱也没谈过,她对方鸿渐也谈不上完全了解。不知为何非要费劲心机把他搞到手。(私以为钱先生这样写真的把女人写的有些不堪了)

就像很多人的婚姻,不知道为啥,反正到了结婚的年纪,周围人都结婚生孩子了,赶紧先接了再说吧。

不仅对于婚姻如此,对于事业可能也可类比。

考了公,结果发现工资低没法升职,心里郁闷;去企业里上班,市场不景气,业绩压力大,心里郁闷。

体制内的看着在企业上班的同学说:哎呀,你们真好呀,前途大有可为啊!

企业里的看着体制内上班的同学说:哎呀,你们真好呀,工作稳定不会失业!

不仅对于事业如此,其实处处尽是跨不出的围城。

2、喜欢很重要

围城既然是一个反面案例,就要思考怎么做才不会踩雷。

那就是婚姻谈恋爱起码要找一个对方身上有一处地方是自己欣赏的,哪怕是有很多缺点,只有这一个心爱的闪光点,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包容。

职业也是这样,长达3、40年漫长的职业生涯,一定要找一个起码有一个地方让自己心动的职业。如果全然是逼迫自己去忍耐,可能坚持不到很长时间,就会感觉身心俱疲。

喜欢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东西,不够定量,也很容易消逝。

投射到思维模式上,是不用目的式的思维全然的占领自己的生活,因为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工具人的悲哀。

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是因为对这个人有一点点喜欢才结婚,是因为对工作有一点点热爱才工作。这样才会有生活的质量。

我们国人常把自己看的太低,常说能生存就好。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想法,结果把自己搞的很被动。

3、不担心坏人多

《围城》里的各色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人让读者觉得可爱。

寄托了钱钟书梦中情人幻想的唐小姐,其实没什么感染力。

其余人物,无一不是七巧玲珑、心机重重、背后编排人的人物。人性有恶的一面,但是说全是这样的人,我不同意。

就这样一句话转一个心眼,是挺厉害的,便宜占尽,是让人挺讨厌的。我也挺同情这种人,太累了,得活活给自己累死。

故我也不担心坏人太多,因为他们这种活法儿真真损阳寿啊。

搞了假冒文凭,不学无术,光会说点漂亮场面话的草包方渐鸿;

自视甚高,超级虚荣心,知道赵辛楣喜欢自己还吊着人家,最后嫁给自己最看不上类型男人的苏小姐;

装小白花,装纯情,装温顺费尽心机搞到方鸿渐结婚,然后就变身母老虎的孙小姐;

抠门、虚荣、便宜占尽、爱喊口号、喜欢嫖娼的国文系教授;

觉得这一个个人物完全没有一点让人觉得赞赏的点,钱先生写出来也挺难的。

4、越活越开阔

围城不是别人围上的,是自己围上的。

时代有局限性,环境有局限性,个人的人生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这不是自我堕落和滑向不堪的借口。

钱钟书先生用嬉笑怒骂的语气点出这些人性的恶,并不是叫我们也成为了这样的人,被苦闷的围在其中,而是应该奋而找到出口,越活越开阔。

我一直一直很喜欢木心先生的一句话:自己耕耘,自己收获,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与君共勉。

 


跨不出的围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