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前每日练 | 甘蔗没收放火烧,操作为何如此骚

2023-08-11 08:30 作者:地理蹊  | 我要投稿

浙江义乌中学2022学年高三下5月月考


甘蔗的植株粗壮发达,蔗叶茂盛。美国是世界六大产糖国之一,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基乔比湖周围种植了大量的甘蔗,是美国最大的产糖区。这里的甘蔗种植业具有大规模、机械化、商品化特点。每年冬季甘蔗成熟时,当地农场工人会放火焚烧甘蔗叶,之后把甘蔗主干运往制糖工厂加工。据此完成10—12题。


10、美国农场焚烧甘蔗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土壤肥力

B.预防冬季冻害

C.减少甘蔗虫害

D.方便收获运输


11、美国甘蔗收获前能够大面积焚烧最主要是因为

A.冬季晴天多

B.种植规模大

C.劳动力价格高

D.机械化水平高


12、与美国收获前焚烧甘蔗叶不同,我国蔗农一般选择收获后焚烧甘蔗叶,原因是

A.收获后更便于焚烧

B.更省时省力

C.更有利于销售

D.更有利于回田


解题思路


本题以甘蔗为背景材料,以美国农场焚烧甘蔗叶的主要目的、美国甘蔗收获前能够大面积焚烧的原因、我国蔗农一般选择收获后焚烧甘蔗叶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地理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0、美国农场焚烧甘蔗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土壤肥力

B.预防冬季冻害

C.减少甘蔗虫害

D.方便收获运输


答案:D

解答该题,你不能直接用现成套路去“套”,而应该结合材料去“反套路”,否则你肯定会“大意失荆州”。“每年冬季甘蔗成熟时,当地农场工人会放火焚烧甘蔗叶”,这就说明了美国农场焚烧甘蔗叶的时间,即在未收获时进行燃烧。这种燃烧,是他们放火焚烧自己的甘蔗田,而不是我们脑子里的焚烧“秸秆”。

蔗农们放火烧的是甘蔗的叶子和植株顶部,对甘蔗的茎干影响不大。而燃烧的目的是减少顶部的叶子,便于机械化收割和运输(如叶子阻挡收割视线,叶子占地较大等)。故D项正确。如果只是为了增加土壤肥力,没必要在未收割时焚烧,而可采用类似“秸秆焚烧”的方式(实际上,增肥主要靠人工施肥)。故A项错误。

成熟时节燃烧,说明已近收割(即在烧后收割),基本无需提防后期的冻害(燃烧、烧灰,一般只能温暖一时,且会因灼热而损伤作物,不能预防冬季冻害)。再者说,美国佛罗里达州纬度低(本土最低纬度的州),又是临海的地理位置,冬季冻害少。故B项错误。燃烧,的确可以减少虫害,但到了已近收割的时节,再想着除虫害,为时已晚。何况除虫(害),不一定就得使用燃烧的手段。故C项错误。


11、美国甘蔗收获前能够大面积焚烧最主要是因为

A.冬季晴天多

B.种植规模大

C.劳动力价格高

D.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B

这道题目,同样是抓字眼的题目,我们要抓住“大面积”仨字。实际上,如果当地的种植规模不够大的话,即使晴天再多,也难以大面积燃烧,类似古民居容易大规模连片燃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古民居都是相连的(间隔小)。故B项正确。佛罗里达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或晴天较多,但因多面临海,海洋气团影响显著,晴天数目多少存疑。故A项错误。

放火烧,不怎么需要人力(劳动力),而灭火基本也不需要人力(靠“自生自灭”加机械化灭火)。换言之,大面积燃烧,不是因为劳动力价格高导致的灭火成本高,而是即使劳动力价格低也不想灭火(有目的的放火)。故C项错误。机械化水平高,与放火和过火面积大关系不大,反而是机械化水平高能提高防火、灭火的水平(能力)。故D项错误。


12、与美国收获前焚烧甘蔗叶不同,我国蔗农一般选择收获后焚烧甘蔗叶,原因是

A.收获后更便于焚烧

B.更省时省力

C.更有利于销售

D.更有利于回田


答案:C

美国是在成熟时(收割前)焚烧甘蔗叶,而中国多在收获后焚烧,实际上二者的水分含量差别不大,在大火的状态下,都比较容易燃烧,没有孰优孰劣(哪个更便于焚烧)之分(如果收获后,晾晒一段时间,则更易于焚烧,但后期处理成本高),即不一定更省时省力(如砍掉叶子是一份工,且叶子的存在,对于人工收割或机械化收割都不便,费时费力)。故A、B二项错误。同理,无论哪种燃烧,都是“尘归尘,土归土”,焚烧后的物质都是回田(即回田利用),没有优劣分别,且燃烧甘蔗(叶)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故D项错误。

与美国收获前焚烧甘蔗叶不同,我国蔗农一般选择收获后焚烧甘蔗叶,原因是更有利于销售。这个答案,或者大家能通过排除法得出,但却知其一二不知其二。中美的差异,主要跟甘蔗的用途有较大关系——美国种的多是糖蔗(提炼糖分的甘蔗),而非果蔗(即直接使用的水果甘蔗)——欧美大部分国家,很少有直接啃食甘蔗的习惯。收割前的放火,对于甘蔗的主体(茎干)影响不大(即不影响榨糖),但却会破坏甘蔗品相(不好看),并不适合拿来直接食用(或作水果售卖),即看着就没有食欲——卖相不佳。故C项正确。


课外拓展


俗话说:钢针难得两头尖,甘蔗不能两头甜。比喻人要学会知足,做人做事不能两头都占。甘蔗的叶片耗水量巨大(水分蒸发旺盛),所以甘蔗梢部的水分充足,糖分的浓度较淡。而在甘蔗的生长过程中,它吸取的养料(大部分为糖类)除了供自身生长消耗外,多余的部分主要贮存在根部。换言之,甘蔗糖分最多的部位在根部,而梢部(顶部)的甜味最淡,即“甘蔗只有一头甜”。



注意,在甘蔗的生长过程中,农户会为其剥几次叶子,为的是减少叶片的养料(糖分)消耗,且降低叶片的遮光性(即让茎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制造出更多的养料),促使甘蔗长得更长,糖分积累越多,又水又甜。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王考拉

审核 | 利之王

欲探更多宝藏

请移步地理蹊公众号!

考前每日练 | 甘蔗没收放火烧,操作为何如此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