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测试常见问题(二)
DSC测试问答:
1. DSC测试样品量对实验结果有哪些影响?
并不是说样品量多或量少就一定好,这个与目标分析结果有关。一般情况下,以较小样品量为宜,在样品存在不均匀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较大样品量才具有代表性。
2. 在DSC测试表征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升温速率和样品量呢?
(1)提高对微弱热效应的检测灵敏度:提高升温速率,加大样品量。 (2)提高微量成分的热失重检测灵敏度:加大样品量 (3)提高相邻峰的分离度:慢速升温速率,小的样品量。
3. dsc纵坐标一般以mW/mg表示,测试结果是mW,如何转换?
直接用mW数据除以测试样品的初始质量即可。
4. 用dsc如何测试得到样品不同温度的比热容?
比热容一般用蓝宝石法,即已知蓝宝石比热容,通过测试蓝宝石,空白坩埚,待测样品的三个dsc曲线,计算得到样品的比热容。比热一定要单独测试,DSC结果中的比热数据是根据热流信号计算出来的,不要使用。测比热容的样品要求:(1)样品质量要稳定;(2)测试的温度范围不要超过200度,如果超过需要分段测试;(3)测试结果中前30℃的数据不能采用,如果想要知道50℃的比热至少从20℃开始测试;(4)样品密度不能太小,铝坩埚容量大约25uL,至少能够装下10mg的样品。
5. DSC的温度范围
DSC不可以测到样品的分解温度。DSC的量热单位是J/g,分解后样品质量在变化,分母在变,量热则不准。预约DSC前,最好通过文献或tg来明确分解温度。
6.单独DSC测试的样品有什么要求,温度怎么选择?
若想做单独DSC,要保证样品不能分解,是密封坩埚,测试温度要低于分解温度(可通过TG数据判断),这样才能保证样品的测试结果和数据的精准。
7.样品发生相变,但DSC数据中没有峰是什么原因呢?
样品量少,没有达到仪器的检测灵敏度;
样品本身有比热变化(或其他反应),比热变化引起的热流变化大于相变引起的热流变化;
仪器或者基线的问题;
8.DSC测试过程中,基线不平可能是什么因素影响的?
样品本身热量的变化;
反应持续吸热或者放热,但是吸放热的量很少,导致没有明显的峰,宏观上就是基线不平;
TG-DSC中DSC基线不平的情况会比单独DSC要多;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