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之道 阿庄的象征物——罔两问景
还真的是,药物终究是打不过情绪。艾灸,哪怕是最好的、拥有调神力的五年陈艾,也打不过焦虑,到底是情志的胃溃疡,连呼吸都是不敢的,简直了。
所以只好用小建中汤了。药还没到嘴里,在倒麦芽糖的时候,日尼玛胃不痛了。
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好习惯?还是代偿行为?每天出门之前,看一眼阿庄今天会告诉自己啥?
阿庄的书写真的是深藏玄机,不露股,不漏骨,实在是佩服。
除了历久弥新,经典还有另一个特点——真实,即真情实感、真的实用。
除了真实,经典还有另一个特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意而忘言。可贵的象征物选取!
深藏在象征物的背后,高度密码书写的方式,逃过执政者的追杀,流传至今,终归会是小众读物。佛家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这是全息,是几何碎形。阿庄选取的象征是全息,是和阴阳、五行生克、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同样好用的象征物,象征事件。
有一点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意思,但,关键是阿庄的寓言故事,无论如何解释,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看自己可以拆到哪一层——这在于自己目前处在哪一层。
罔两问景,这次在《杂篇·寓言》又碰到,比《内篇·齐物论》多了一些词,但好像也没有说更多。阿庄:去悟?去参?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那就六六......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内篇·齐物论》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杂篇·寓言》
这是什么鬼???佛家说:三十三天,天外有天。背后的力量,背后力量的背后又是什么?无穷尽也......如果这个世界的自己是不知道如何幸福,这个世界的规则自己很讨厌,那如果在另一个世界就会了?那边的规则自己就一定喜欢了?死掉就解脱了?还是重蹈覆辙、六道轮回?《内篇·齐物论》的前奏写了骊姬的故事,悦生恶死?谁能知道?
这个象征物之诡异,诡异到齐物论的主题无法被颠覆、被反驳。有时候做事情会鬼打墙,这是轮回,这是罔两问景,是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为什么事情不是这样的?你会发现很多自认为的好事坏事,都是注定要发生,注定不会发生的自然现象,会发生or不会发生均是有道理的。当然,还有不能解释的,似乎是没有道理的,就当是前世的冤孽。总之,担起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任何事情的责任,而其中的原因和道理,我们是可以不用知道的,或者说暂时不知道也没有关系,也许未来某一天会明白。
有两种对于罔两问景的解释,个人比较喜欢:一个是台湾大学教授的吴展良,一个是JT叔叔谭杰中(就知道会说这个人)。
吴教授没有过分解释,他说,就是这样啊,还要怎样?还能怎样?一个人在他所处的那个当下,能表现的状态都是当时最好的状态,例如从前和现在讲同一堂课,从前的那个状态是那个当下状态的最好,现在的这个状态仍然是这个当下的最好!有一定的可比性,但又没有可比性,因为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的一切都在变。言下之意呢,乃是活在当下之意?不沉醉于将来,未来没来,不可知,不沉溺于过去,过去已过,不可以。不能确定吴教授是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但是粗体那句话真的真的很感触,一码归一码,我们常说不要和别人对比,要和自己对比,要比从前更进步。但是,但是,但是这里!不要和过去的自己作比较!这个对比出来的进步不可信!会增加我执!自己的进步,不是通过对比从前的自己得到的,而是在你决定进步的当下就已经得到了。承认:每一个当下,可以发挥的最好状态只属于这个当下。这句话足够,没有对比。
JT认为,这个是非常难处理的议题,但用了一句话表示:以结果来看动机。这很清晰,令人清醒。相信常常经验到这样的感觉,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来说,效果不一样,甚至有可能完全相反的效果?这是背后的意不同,动机不同。你是一种讨厌的感觉,说出来的话在讨喜,也会招致厌恶。有的人说话,很能满足别人头脑自我的需要,但终究是被人讨厌、被大宇宙抛弃。有时候问一个问题,动机若是挑衅别人的不知道(恐慌),往往会挑起争辩;若是真心发问请教,很可能不拘于提问态度,结果是被善待。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阿庄《内篇·人间世》
阿庄到底、终于还是为笔者开了一点门缝,摸了快三年了,从前的计划——三年后讲课,现在看来,轻狂,naive,心境远远不够教书,更不可能教人.......不过,终究还是有点小感动......莫非自己就是被阿庄选中的人?小众读物诶,我厉害了?实在不知道该昭告天下,还是躲在被窝自鸣得意?小感动是回忆带来的,回忆自然是痛苦的部分,没有痛苦哪有什么感动,代偿反应罢了。试想如果笔者一开始,是尽兴的人生、没有痛苦只有幸福,怎可能有小感动?可是又怎么知道可以拥有那般的人生?又怎么知道不可以拥有那般的人生呢?不知道,都是大大的不知道。总之,感动、幸运、天选之子的骄傲、从前凄惨、从前悲苦......都TM是不必要存在的东西,虽然已经存在。
上次笔者和朋友诉苦人生:哎呀,怎么办啊,人生没有光明!朋友说:我现在肚子痛,先上个厕所。这个点,我肚子痛,管TM几把人生黑暗!拉屎最重要啊!这个点,我饿了,我还想着扶老太太过马路、当活雷锋啊?吃饭最重要啊!这个点,我被这个sb惹毛了不开心,我还想着几把人生哲理、大道理,是不是tm有病?咬回去最重要啊!自己要舒坦最重要啊!
不活在当下,活在想象中,容易出现一种问题,小则小冲动被压抑,大则无象天魔。
常常我们压抑了无数的小冲动之后,所做出的决定,则很难判定,到底是灵光闪现?还是从前的各种小冲动集合,在变相找出口?例如,这份工作不干了,不是真的不想干了,而仅仅是从前压抑了——憋着不说、不敢吃、不能吃、好面子、被欺负、被阻止、被拒绝、被控制......的小冲动的集体爆发?真的可以找到引爆这件事的小冲动,反省掉,其实还蛮能善终的,同样的事情不会再重来,解除了桎梏和轮回。可是,查找到这颗炸弹的引线,对于现代人来说,绝非易事——理由是我执太重,成心、观念极其多,辩论的头脑满大街。要真的反省,怕是比登天难。可是不反省,情况更严重——变得越来越不能查知道那些小冲动,最后完全看不到、听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和呼唤,而这些从前的小冲动集结成大魔力,却没有被贴上标签,供内在识别——情绪是识别大魔力后的产物,大魔力会隐身但存在——无象天魔出现了。这个级别,人不但没有情绪,害到别人,还会说:我没有这个意思。可以说,没有了任何情绪,是因为内在的通道关闭了,自己的恶意是没办法自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