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川蜀之行,是放逐也是救赎

2023-08-28 08:47 作者:可盐可甜三岁了  | 我要投稿

 假期前三十天,焦虑内耗,整天无所事事,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但是又不想去做,无聊刷着手机,没有目的,没有目标,看着媒体编造博眼球失事的”新闻“,好像就觉得”希望“渐行渐远。        朋友给了个建议”远行“吧,放逐自己,找点事做,从焦虑的情绪走出去,兴许就能获得”新的天地“。就这样圆了自己入”川“之行。原来总觉得四川太远,印象中并不是什么大熊猫,而是稻城亚丁,更是童话仙境“九寨沟”,当然还有深深烙在心里的“汶川”大地震。走吧,就这样定了车票,前一天的候补,第二天的中铺,三十五个小时的漫长之旅,第一夜被陌生人找错铺位而叫醒,到第二天下午和“高三”小朋友聊天,讲诉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他又是如何走出抑郁症,还有他父母从东北回四川半夜过秦岭的“诡异”事件,孩子成绩一般,但是却感觉是那样的自强、自立和自信。就像他自己说的,从抑郁症走出来,就不再觉得还有什么难事。可不是嘛,人生哪有那么多的“难事”,很多难的问题不过是自己和自己的较劲,不愿放下,过度焦虑,过分认真,权衡利弊总想有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世界上哪有那样的好事呢?随着三十多个小时的车程,缓缓驶入成都西站,下车的炙热加上早高峰的地铁,好吧,成都我来了,出地铁口的公园和旁边葱油饼的香味,这才是“生活”,到酒店就有房间,洗澡休整带上雨伞,在楼下简单吃了一碗“红油炒手”,随着三号线转六号线到犀浦高铁站,看着12306上没有到都江堰票,我都准备拼车出发了,就在开车前的十五分钟我竟然刷到了“二等座”并且成功下单抢到了两张中的一张,好吧,川蜀之行的好运气从这一刻开始了。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存在历史书上,未曾亲眼所见,到达都江堰后,除了赞叹古人的智慧,也是感慨生于有历史文化的国度,最主要它有迹可循。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无一不在体现古代水利工程的宏伟浩大,站在玉垒阁上,俯瞰都江堰全景尽收眼底,走走停停,每一步都是在古人的智慧之上,除了钦佩没有其他。接近三个小时的游览,讲解器的讲解,懂得做一些事,并不是一定要为了留名千古,而是福泽天下苍生,直到今天都江堰还在发挥它的作用,这一刻你才知道历史从未走远,很多事情我们都在经历,甚至我们的后代也会经历。

       从都江堰出来,大运会的特许商店还是如火如荼,道旁涂装大熊猫的出租车,足以证明四川人对“大熊猫”的热爱,坐车下一站,道教名山“青城山”。我问师傅多长时间可以爬完,师傅说可以坐缆车。就这样在索道门口看到了长长的排队人群,一个小时未必能到乘坐口,我想黄山都爬了,一千二百米的青城山不在话下,就这样一个小时顺利登顶,看着山顶的老君阁的塔,以及附近“大道无为”的字迹,好像道教文化已经深入“骨髓”。山间的风,香炉里的香火,虚无缥缈的青烟,想起了六边形战士“苏轼”《赤壁赋》里那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有一种此刻从山顶终身一跃,还能飘忽上升的错觉,还内耗吗?还焦虑吗?仙人不是早给了答案”大道无为“,何必执着呢?何必认真呢?这一刻,我想不努力也挺好,谁说成功一定是和优秀划等号呢。

       或许在家内耗的时间太长了,也或许不似从前,右腿内侧隐约的疼痛,让我知道,徒步下山不太可能了,排了四十分钟的长队,坐上缆车的那一刻如释重负,但是也完美错过了返程的”高铁“,但是好在赶上了出景区最后一班的观光车,最后两公里的路程我想着走过去吧,然后又幸运的赶上了公交车,就这样到了”青城山“高铁站,我想着能不能无票上车呢,遗憾的是安检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无票肯定不能上车,就这样少了一张返程的高铁票,拼车回犀浦站吧。然后还遇到了西安出行的一家三口,在车上还讨论了新晋级为网红城市的”西安“,以及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回流生“事件,真相还得问本地人,最后的草草了事,以及官方的”造谣“定论好像也没什么矛盾。生活嘛哪有那么多的”公平公正“,皆大欢喜不了了之,你好我好大家好。西安来成都玩的人确实多,我一想也是,毕竟离得近。(这一趟川蜀之行,讲真我没遇到东三省的人。)

       唯一觉得自己可耻的是,到了美食之都,我竟然在酒店叫了外卖,青蒜腊肉,我怎么也没想到腊肉那么大,然后想着备点药和碘伏,在凑单时我在选“体温计”和胃肠药之间犹豫了一下,然后放弃了“体温计”,谁知道第二天从峨眉山回到酒店后的发热,那一刻后悔了当初的决定。体力还是比一年前有所下降,青城山下来之后真的不爱走了,这是直接导致叫外卖的原因,更可笑的是,两天后我还笑酒店里其他人点外卖,人啊,真的可悲又可耻。

       第二天的早起,感觉还不错,第一班地铁是坐不上了,只好网约车。成都东站的“三星堆”文物标志性建筑和现代化完美结合,那一刻感觉真好,峨眉山站和峨眉站是两个不同的高铁站,原来还有峨眉山站,我以为我买错了,正准备再下单买票的时候,才发现我没买错,骑驴找驴,想想自己就乐了。下车之后,站内就有景点咨询处,最主要的是还能直接买到雷洞坪观光车的门票以及景区大门票(加一起正好二百五)。大约从高铁站到雷洞坪要一个半小时,我在雷洞坪定的民宿,在房间阿姨打扫卫生的时候,大致了解了一下她们的工资和待遇,以及疫情三年对她们的影响和冬天有多冷的问题,她们也问了我房间的价格,告诉我淡季也就二三百,问我花了多钱,我说五百多,我倒是觉得比黄山和庐山的酒店便宜多了。(当然金顶大酒店真不错,价格却贵了一倍,金顶大酒店真是步行十分钟就是金顶)雷洞坪到达金顶索道乘缆车站点大致半个小时,你要是快点走二十分钟也能爬到,最高点3084米,雷洞坪在2540米左右,青城山消耗的体力在这一刻还是体现出来了,但是想到一百人的缆车,我还是咬牙上去了,大概五百米的直线高度,我每一百米歇一会,到2800米的时候歇了将近三十分钟,真的就觉得上不去了,但是看着前面白发苍苍的大爷大妈,我又有了爬山的勇气,就这样大概用了两个半小时成功登顶。金顶的云海,就在眼前,空中翱翔的乌鸦,若隐若现的崖壁,那一刻我又沉浸在了佛教圣地,文殊菩萨的金身仿佛就在云间。置身云海,舍身崖的万丈深渊,仿佛纵身一跃就能立地成佛,别拦我,我真想和那云朵融入一起。下山的路用了一个小时,还是不努力好,登山如同人生,向上爬步履维艰,向下确是“一泻千里”,真的不想努力了。回到酒店,冲澡之后,就觉得不舒服,我知道是登山过程中着凉了,畏寒肯定是发烧了,没有药没有体温计,裹紧被子是我最后能做的。民宿老板六点半的电话叫醒了我,问我吃不吃晚饭,七点大厨要下班了。我想还是吃点东西吧,热汤和回锅肉的加持好像又有了那么一点点精神头,老板问我要不要叫醒,我问几点啊?早上四点。我听到头都大了,能不能晚点,四点半。我主要担心是发烧起不来,或许也是真怕自己起不来,但是来都来,日照金顶是要看的,我说好,你叫我吧。吃完饭我还出去走了两圈,雷洞坪的停车场还有几辆车,天上厚厚的云层,我清楚晚上看不到星星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七点半我又躺下了,九点钟开始我又发烧了,也不知道多少度,时而睡着,时而清醒,凌晨两点,我听到了窗外的雨声,我想着日出肯定没有戏了,因为那雨点打击玻璃的响声,注意证明雨势很大。四点半叫醒服务如约而至,但窗外的雨却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我躲懒,当听不见吧,但是自己还是偷偷定了一个五点十五的闹钟,随着手表的震动,雨声好像是小了,我上网还搜了一下,雷洞坪下雨金顶会什么天气,百度给我的答案可能金顶不下雨。好吧,我承认我有赌得的成分,冒着虚汗,就这样十八分钟我打着伞从雷洞坪爬到索道站点,我都不知道什么力量撑着我,可能是文殊菩萨吧!到达售票口,把刚花六元钱就喝两口的矿泉水落在了售票窗口,当然这是我后来到达金顶才反应过来的。这不重要,雨水汗水加上金顶的大风,我又买了一瓶,然后因为瓶盖没拧紧,一大半都洒掉了,那一刻我自己又笑了。看着金顶的大雾,已经看不到文殊菩萨的金身了,最主要六点到达的金顶,六点十分雨势就开始大了起来,就这样我在金顶的屋檐下等雨小,日出时间六点三十五,六点二十五左右雨势减小,但是浓雾告诉我日出肯定没有戏了,并且金顶在大雾中都是时隐时现,为了不耽误接下来的行程以及保存体力防止感冒加重,我决定下山了,在到索道站点前的一个观景台附近,天空开了一道口子,那太阳好像就在云后,十几分钟的窗口期转瞬即逝,人生处处是遗憾,云海和日照金顶毕竟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下山的缆车里人并不多,但是等待上山的人却很多。返回雷洞坪的途中,看到了峨眉山的“泼猴”,十几只,我想可能是一夜的大雨,让他们没有了吃的,或者也想出来见见游客,于我而言确是非常大惊喜,金顶、云海、日出、猴子,我完成了四分之三。

       到达峨眉山站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半,前往乐山的高铁,乐山大佛好像就在眼前。幸运的是不再发烧。到达乐山,先是吃到了跷脚牛肉,好吃到翘脚脚,真的就没吃过这么嫩的牛肉。也是这一餐开始,我正式加入了川味之旅。乐山大佛的段子就在脑子里,但是乐山大佛的景点大门口却不是那么好找。看着巨大的佛头以及完整的佛身,脑子出现的都是“让大佛起来,你坐在那里”这是回怼杠精的最好段子。晚上苏稽古镇是寻味之旅,从鲜肉烧卖到大肠豆花,从手打冰粉到甜皮鸭,每一口都是惊艳,每一口都是被川味征服的快乐。奈何饭量有限,总是感觉浅尝则止。几个小时的乐山之旅,不尽兴,但是却认可乐山是美食之都的称号。

     之后又从乐山回到了成都,从武侯祠到省博,从省博到杜甫草堂,只为寻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名句。武侯祠里围着刘备墓封土堆转了一圈,也算是“祭拜”了,红墙黑瓦绿竹三色的搭配,就觉得世间还有如此美妙的“构图”。省博里川蜀之地的历史,让我知道四川不单单有三国的历史还有“三星堆”的外星文明。

     最后一天的熊猫之旅和意外的“三星堆”博物馆为川蜀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熊猫的黑白分明,憨态可掬,一点和它食铁兽的称号联想不起来。十多只的大熊猫,你要是不起名字真分辨不出来,最主要还赶上了外国友人做节目,也不知道有没有在片中露脸的机会,真应该问一句什么节目。“三星堆”青铜面具、黄金面具、黄金手帐、太阳神鸟、大立青铜人像等等等,包括最壮观的“青铜神树”,那是盗墓笔记迷心中的“信仰”和图腾,亲眼所见和书中文字的完美结合。真的是此生足矣。成都的串串,青李子,手工冰粉,无一不让人难以忘怀。只想留在川蜀,乐不思蜀那是不可能的。

       有太多的感受和细节就不过多赘述了,总之,这几天的四川之行,又一次感受到了南北差距,从服务意识到交通便利到人文情怀,无一处不让人感到差距。何时我们也能有这种坐高铁如同坐公交一样方便,何时我们也能有服务意识。最后说个事吧,我已经在返程的高铁上了,都快到西安了,我接到了酒店的电话,通知我有东西落在了酒店,问我还要不要,东西挺贵重,我说邮递邮费到付,就这样两天后我顺利收到了。而对比之前在营口,我给酒店前台打电话,我说我东西落在房间,告诉我没有,问我具体在哪个位置,我描述了一下,足足等了四十多分钟,才告诉我找到。这对比就不用多说了。

       很多人会说旅行的意义在哪?没有意义,就像徐霞客一样,不是为了打卡,只是为了换个环境,倾倒出那些糟心的“情绪”垃圾,或者像网上说的自己的地方待够了,去别人待够的地方耍一耍。其实我要说的是“没有意义”,我们一直追寻的意义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情,人生绝大多数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做着无意义的事情,我越来不认同努力就会使生活变好这个观点,就像跟一个朋友探讨,并不是学习就一定会成就自己的人生,而且我越发觉得,我们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更多的时候为了培养一个“听话屈服不要反抗权威”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独立人格的,我们不断地干着自己违心的事情,妥协,甚至自己骗自己,只为了成为他人眼中优秀的“个体”,终然学会了再多地人情世故,最终丢失了自己,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依然很多时候像那个铁屋子里的人,不敢成为叫醒他人的人,也害怕自己被叫醒,就愿意这样活在梦里,毕竟小富即安,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本身就是让人羡慕。想起了朋友跟我说,工厂里的工人不团结,那一刻我多想问他你愿意出头吗?我想应该是不愿意吧!我们都希望别人为自己创造利益出头,把他人变成英雄,然后再看英雄倒下,再歌颂再赞美再遗忘,你问他你愿意做这样的“英雄”吗?他边退边摇头甚至还会笑一笑。所以,伽利略那句“一个需要英雄国家才是不幸的。“我们需要的不是”英雄,而是人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勇气,这个勇气才是最可贵的,我们不需要别人为我们出头,而是自己成为那个敢于站出来的“人”,我希望此生都不要丢掉这样的勇气,我想这就是旅行或者放逐给我的最大意义。

川蜀之行,是放逐也是救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