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港硬币史简述

2022-07-16 10:20 作者:VIP用户-网名隐藏  | 我要投稿

          香港发行地区货币始于1845年,至今已有150年的货币史。发行的货币有金属铸币(始于1863年)和纸币两大类。

        金属铸币发行的主体是香港政府。为了适应香港转口贸易日益扩大的需要,香港总督罗便臣(1859-1865在任),应贸易界的要求于1863年发行第一套金属铸币,当时因香港技术力量差,由伦敦铸币厂铸造。面额有银币1毫、铜币1仙和1文,币面铸有维多利亚女王像或王冠徽记。1864年港府在铜锣湾加宁街创立了香港第一家铸币厂,在1866年至1868年期间铸造了大约200万元的香港硬币。面值有1文、5仙、1毫、2毫、半元及1元6种,均以维多利亚女王为正面图像。

         当时民间也可拿银条到造币厂铸造银元。然而适逢香港经济陷入衰退,铸币厂终因亏损严重而被迫关闭,并将铸币机器转而售与日本大阪铸币厂。由于市面上1元硬币十分短缺,墨西哥鹰洋又再度受香港市民青睐,以至库存告罄。为解燃眉之急,1874年港府开始大量引进美国的贸易银元及日本的贸易银元以取代日渐稀少的1元港币和供应量不稳的墨西哥银元。

        1895年,英国贸易银元始运抵香港,加入流通行列。这种银币铸造相当精美,正面为不列颠女神站立像,背面则铸有中文及马来文“壹圆”二字,含白银百分之九十。这种1元港光分别在英国与印度的铸币厂铸造。由于该币品质上乘,因而逐渐取代市面上的其他外国货币,广为流通,并成为香港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直至1935年因世界贸易体系银本位制崩溃,港币直接与英镑挂钩才告停铸。此后渐为1元纸币所取代。

        1935年香港放弃银本位的货币制度后,港府铸造的金属铸币还有:红铜和镍合金5仙、1毫、5毫和1元、2元、5元;黄铜和镍合金5仙、1毫、2毫、5毫;镍5仙和1毫等,投入市场作辅币行使。

香港首发年份一仙,笔者自藏

首批一文和一仙铜币及一毫 银币于1863年在英国铸造,翌年在港发行流通。正面为维多利亚女皇左侧半身像,刻有「VICTORIA QUEEN」名号;背面上方「HONG-KONG」字样,下方为「ONE CENT 1863」字样,中间以圆点围成的圆圈内有「香港一仙」4字(中央并没有1个大点,其余面额的则有)。皇冠左缘缀有14颗珍珠,中央缀有3颗珍珠。

       


香港硬币史简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