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F银行资本和利息

2023-02-07 21:39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银行资本和利息

(financial capital and interest)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作为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大量资本起着重大的作用,它表面上似乎不受生产过程的支配,但在若干方面它既支配着生产过程又受生产过程的支配。银行资本具有包括证券、股票和贷款在内几种形式。虽然希法亭对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但马克思本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生息资本和与它有联系的虚拟资本(获得收入的所有权)的各种形式。(见“参考书目”2,第9章)。   生息资本是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脱离其所有者的商品。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它不包括诸如贷给工人的消费信贷(这属于高利贷一类),而只是贷给从事生产的资本家的贷款。使用这些贷款去资助生产,就产生了剩余价值,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付给放贷的银行资本家。生息资本的交换价值是必须偿还的利息,而它资助剩余价值生产的能力就是它的使用价值。   支配利率变动和总的利息变动的各种因素,在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在《资本论》第3章第5篇中,他强调指出利率是由供求的“偶然”力量所决定的,它反映了借贷资本家与工业资本家之间的力量对比。由于借贷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在本质上是同一个阶级的不同部分,因而不存在产生决定作用的规律,而象工资这样的反映资本主义两大阶级根本区分的收益形式,却有规律可循。然而利息,无论是利率还是利息的总体,则被认为是受生产所导致的总的利润所限制的,而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以及银行业和靠利息为生阶层的发展,则预期会导致利息水平的长期下降。从短期来看,利率的波动被认为是潜在的商业周期的产物;在繁荣阶段利率一般较低,但随着危机的爆发利率则会上升到高峰。希法亭把这些变动置于商业周期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失调基础之上(见“参考书目”3),并把这一分析扩大到揭示这些周期性的变动如何反过来影响整个周期间的金融活动,以及如何在总的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就能预见到金融危机(虽然前者只不过是“后一危机的一种症候、一种预兆”)。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生息资本虽最终取决于产业资本,但确独立于它之外,而且是一种较普遍、较无约束的范畴。因为它同马克思赋予与商品相对的货币的那些外在的、普遍的和自由的特征相当(参看《资本论》第1卷)。同样,利息率则是作为一种比利润率单纯的范畴而出现的;与不同的资本产生众多不同的利润率相比(虽然马克思在这里有些言过其实),利息率的计算是一目了然的,而且只有一种形态(参看

资本的形态和收益;信息和虚拟资本

条目)。                (LH)

参考书目

① 劳伦斯·哈里斯:《论利息、信贷和资本》1976年英文版。 ② 大卫·哈维:《资本的局限》,1982年英文版。 ③ 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1910),1981年英文版。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F银行资本和利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