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O.43读书笔记|复盘《父权与资本主义》家庭与市场的对立

2023-04-21 16:39 作者:Mr_Zoe  | 我要投稿



感悟:

虽然这本书看似是女性书籍,实则却是一本学术书籍。作者把女权主义解放理论分为三

个方向:1.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论;2.激进女权主义;3.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里面有一段观点非常适用:“男性的背叛”应当有必然的理由,如果不能阐明这一问题,而仅仅只是享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理想的话,那么就只能沦落于强烈要求“公正”的实现,或是向既得利益者乞求“施舍”。

“进步的理想”和“落后的现实”,这就是近代主义女权主义者经常陷入的“女权主义者的

进步史观”。而掩埋在“进步理想”和“落后的现实”之间的正是以“启蒙”为名的、徒劳无功的“西西弗斯式的劳动”。

而这本书出版是1990年,书中讨论的问题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甚至此时正在发生如书中所描述的那般。


文章摘抄:

.>>当市场占有优势地位时,经济依靠货币作为媒介来流通。

.>>将家庭置于市场之外的不只是马克思主义,更是市场本身。

.>>“男性劳动者的优势地位是在牺牲女性劳动者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而近代社会所固有的历史形态是父权制下资产阶级的一夫一妻小家庭。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可能并存着公共化选项、市场化选项以及亚洲型解决方式。

.>>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不仅受“资本主义”的压迫,还受“父权制”的压迫。

.>>将“家庭主妇劳动”与“家务劳动”同义化,就要让家庭主妇的地位失去特权性并将其大众化。

.>>如果说只有出现在“市场”上的人才被视为“市民”(citizen)的话,那么女人、儿童、老人就不是“市民”。

.>>家务是“无收入的工作”,这意味着它是被不正当剥削的“无偿劳动”。而从这种“无偿劳动”中获利的是市场,以及市场中的男性。

.>>美国社会学家芬奇与格罗夫斯明确地指出,所谓的女性专有领域的“关怀”、“照料”实际上是“以爱之名的劳动”

.>>国家的调控,其表面是国家在进行“直接”管理,但毫无疑问这只不过是市场以间接的方式对再生产进行调控而已。

.>>父权制的物质基础指的是,男性对女性劳动力的统治。这种统治通过防止女性接触经济中必要的生产资源,或者通过控制女性的性机能来维持。

.>>对女性而言,无论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还是在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她们都曾被承诺给予“自由”和“平等”,最终却以“被倒戈的革命”而收尾。虽然革命承诺了“解放”,但那只是在利用女性的力量,而结果仅仅实现了“男性的解放”。

.>>顶着个人隐私这一“神圣”的光环,家庭得以将公共性干涉与监督拒之门外。而正因如此,也不难想象现代社会中家庭已成为私人暴力的主要场所。丈夫对妻子的暴力以及对孩子的虐待,都是私人领域确立(privatization)的专有产物。

.>>性统治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心理(因此它并非是女性摆脱被害妄想症、男性要进行思维转换这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一种明确的物质性的——社会和经济的统治。由此可知,若想反抗这种压迫,我们只能通过改变物质基础而获得解放。

.>>即便女性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但只要她们无法享有自己的劳动力所有权,女性就只会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奴隶。比如父母让女儿签订合同契约工作,其工资提前预支给父母。又如,丈夫去妻子的单位并替她领取工资等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说,女性不是享有自己劳动力所有权的自由劳动者。

.>>洗衣服是家务劳动中最早独立且最容易被外部化的劳动之一。早在佣人的工作内容尚未具体化之时,也就是他们还是奴隶的时候,作为女性特有职业的浣衣女就诞生了。这样一来,甚至可以说,从家庭手工业式的浣衣女时期发展至高劳动生产性的职业洗衣这一漫长的过渡期中,曾被视为“主妇劳动”的洗衣工作,只不过是暂时委托于已婚妇女的特殊劳动而已。

.>>(1)进入80年代的女性运动全面衰落;(2)在女性问题上,主张给予女性一定公民权利的社会主义阵营,他们所展现的其实是一种虚情假意的tokenism;(3)面对在撒切尔政权下社会主义阵营的衰退所带来的全面危机,女权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批判被视为分派运动;(4)70年代到80年代以来,全职家务劳动者锐减,既是薪酬劳动者又是家务劳动者的女性双重劳动成为历史现实。


NO.43读书笔记|复盘《父权与资本主义》家庭与市场的对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