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白俄罗斯铁路巴拉诺维奇机务段,不仅仅有“中白货运”,还有VL80S型电力机车

文章作者:Forever Changzhensky(AcFun、Bilibili、百度、微博和知乎昵称:宁柳跨越)
LA NUIT
TOUS LES CHATS SONT GRIS
——DICTON
在夜色里
猫皆灰色
——谚语
阅读前之提示
直—直流电传动:指电力机车从直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流,向直流牵引电动机供给直流电。苏联铁道部VL11型电力机车为直—直流电传动形式。
直—交流电传动:指电力机车从直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流,经过逆变后,向交流牵引电动机供给交流电。俄罗斯铁路2ES10型电力机车为直—交流电传动形式。
交—直流电传动:指电力机车从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流,经过变压—整流后,向直流牵引电动机供给直流电。本文提及的苏联铁道部VL80S型及中国铁道部8G型电力机车为交—直流电传动形式。
交—交流电传动:指电力机车从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流,无需经过变压—整流—逆变,直接变频后向交流牵引电动机供给交流电。法国国家铁路BB 13000型电力机车及BB 14000型电力机车为交—交流电传动形式。
交—直—交流电传动:指电力机车从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流,经过变压—整流—逆变后,向交流牵引电动机供给交流电。欧洲隧道公司9型电力机车为交—直—交流电传动形式。
多电流制电力机车:本文提及的“多电流制”,是指采用交—直流电以及直—直流电双制式电传动,但受流电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力机车。本文提及的法国国家铁路Z 31500型电力动车组即为多电流制电力动车组。
俄罗斯联邦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在本文中均简称“NEVZ”⑴。
本文属于正经科普文章,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相关技术资料,不作为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之。
请大家理性讨论,不要在评论区干些不该干的事!如见有引战性评论,将采取必要措施处置之!
由于笔者精力和能力限制,在整理资料时恐有错漏,也请诸位读者纠正指教,谢谢合作!
资料参考来源
《苏联ВЛ80系列电力机车》,佚名 著,《电力机车技术》1980年11期,第45页~第49页
《新的整流逆变器控制法》,李政文 译,《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1988年04期,第62页~第64页
《货运电力机车牵引性能的比较》,S·V·波克罗夫斯基 著,徐蒙 译,《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年06期,第12页~第16页
《Грузовые электровозы ВЛ80Т, ВЛ80С, ВЛ80Р》,V·A·拉科夫 著,《Локомотивы и моторвагонный подвижной состав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1976-1985 гг.》,9页~17页
《Belarusian Railway, VL80S — List of the vehicles — TrainPix》:https://trainpix.org/list.php?cid=15&mid=39
《Belarusian Railway, ChS4T — List of the vehicles — TrainPix》:https://trainpix.org/list.php?cid=15&mid=27
《Belarusian Railway, TCh-3 Baranovichi — List of the vehicles — TrainPix》:https://trainpix.org/list.php?did=105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я и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е - Белорус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https://www.rw.by/corporate/belarusian_railway/infrastructure/electricity_supply/
《ВЛ80C - Белорус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http://history.rw.by/lokomotivy/vl80s/
《ЧС4Т - Белорус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http://history.rw.by/lokomotivy/chs4t/
《Заслонов Константин — Партизаны Беларуси》:https://partizany.by/partisan-hero/konstantin-zaslonov/
《“中白”十年,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和感动》:https://mp.weixin.qq.com/s/eSP1Po8wZ8vGwVUG-9xt6A
引子
“当咱们扛不住高寒天气?”
——白俄罗斯铁路巴拉诺维奇机务段VL80S型电力机车

概述
VL80S型电力机车,是NEVZ为了满足重载运输的需要,与全苏电力机车研究与设计院、全苏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合作,于1979年在VL80T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一款具有机车重联运行控制系统的电力机车。

本文即记述集中配属于白俄罗斯铁路巴拉诺维奇机务段的VL80S型电力机车的故事。
背景
1963年07月12日,白俄罗斯境内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区段——全长48 km、采用25 kV 50 Hz交流电的明斯克—奥列赫诺维奇区段正式启用,由此拉开白俄罗斯电气化铁路的开端。

电气化铁路区段里程的增加,使得电力机车投入运用成为可能。1982年,苏联铁道部在白俄罗斯铁路局部署VL80S型和ChS4T型电力机车,其中前者(48组)配属于巴拉诺维奇机务段,后者(15台)则配属于明斯克-调车机务段。

配属情况
1982年到1983年,巴拉诺维奇机务段分多批次配属48组VL80S型电力机车,担当布列斯特—维亚济马区段的货运列车交路。

1991年八一九事件爆发前,巴拉诺维奇机务段从NEVZ“喜提”最后5组VL80S型电力机车——VL80S-2529号~VL80S-2533号。

每组VL80S型电力机车车体以绿色为底色,但两端正面绘有1条白色线条和3条橙色线条;而两侧车体中间则平行绘有1条白色线条和1条黄色线条,并且这2个线条上下相交。这种涂装,成为区分巴拉诺维奇机务段VL80S型电力机车与其他路局其他机务段配属的同型机车的依据。

行车事故
VL80S-561号B节机车与VL80S-603号A节机车在各自的相撞事故中受损;前者后来被位于戈梅利州戈梅利的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选中,修复后作为教学机车。而巴拉诺维奇机务段,则将未受损VL80S-561号A节机车与VL80S-603号B节机车重联起来,“合二为一”运用。因此,巴拉诺维奇机务段还有52组104节VL80S型电力机车运用。


2012年6月13日,VL80S-565号A节机车在铁夫利站的1个平交道口与1台MAZ-64222型卡车相撞。事故发生后,VL80S-565号机车的A节机车被送修,而B节机车则与VL80S-546号机车组成“一组半三节”重联机车。2013年1月4日,VL80S-565号机车的A节机车修复工作完成。

后记
2012年起,大同电力机车制造的12组BKG1型和18台BKG2型电力机车陆续配属至巴拉诺维奇机务段。尽管这样,巴拉诺维奇机务段先前配属的52组VL80S型电力机车依然在运用当中。但在所谓的“极端高寒条件”下,白俄罗斯能正常运营的牵引动力远不止“中白货运”BKG1型和BKG2型电力机车吧?

“当咱们扛不住高寒天气?”
——白俄罗斯铁路巴拉诺维奇机务段VL80S型电力机车
扩展阅读: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扎斯洛诺夫其人
从上文可知,VL80S-650号机车于1983年被命名为“Партизан Заслоновец”——“游击队员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扎斯洛诺夫”号,旨在纪念其人,那么他是何许人也?
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扎斯洛诺夫,于1910年1月7日出生在特维尔省⑵奥斯塔什科夫市。1939年出任奥尔沙机务段领导人。1941年6月23日后,奥尔沙每天遭到多次轰炸。铁路工人几天没有离开仓库,他们日夜修理蒸汽机车。这项工作由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监督。在战争的前两周,他们修复并派出了150多台蒸汽机车用于前线运输。
7月2日,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接到立即从奥尔沙机务段撤离的命令,10天后,他也不得不离开了奥尔沙。同年11月,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重返奥尔沙,并在取得合法身份后,在奥尔沙机务段担任领导人。此后不久,他利用旧的联系和新的机会,创建并领导了几个地下破坏组织,这些组织与奥尔沙其他反法西斯地下组织一起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破坏铁路。在3个月的时间里,地下破坏组织摧毁了200多辆蒸汽机车,数千辆货车和坦克,超过200辆车辆以及其他敌方装备,而严酷的冬天也加剧了人为破坏。
但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非常清楚,有一天他将不得不离开奥尔沙。因此,他于1942年1月与一群地下战斗人员一起离开奥尔沙,正式展开游击战。同年2月,他成为一支由35人组成的游击队的指挥官。
1942年7月15日,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决定在原有游击队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科利亚叔叔”游击旅,当时该游击旅队伍已有250人。游击旅在他去世后被命名为“以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扎斯洛诺夫命名的第1游击旅”。游击旅成立的那一天就赶上了一场持续了6个小时战斗,最终击败了德国侵略者的围剿。在他的指挥下,游击队员对奥尔沙—斯摩棱斯克,维捷布斯克—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的铁路、公路和土路进行了破坏,并对在奥尔沙、博古谢夫斯克、先年斯基区、廖兹年斯基区和其他地区的德国法西斯侵略者进行了军事打击。
多年后,白俄罗斯游击运动总部负责人彼得·扎哈罗维奇·加里宁回忆说:
“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游击队从一开始就开始积极的战斗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摧毁了大约10个食品仓库,大胆攻击了位于奥尔沙附近村庄的德国侵略者,并组织了前线的铁路破坏行动。”

在战斗期间,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尽一切努力从德国侵略者仆从军——俄罗斯国家人民军⑶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到游击队,但同时他得到了明确的命令:他的游击旅紧急离开第一线,加入红军行列!
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被迫命令游击旅大部朝那些更容易越过前线的地方移动。但是,他与打算投奔游击队的俄罗斯国家人民军官兵早已商定于11月14日上午6时至7时在先年斯基区库波瓦特村会面,然后再去找游击旅大部,因此他把游击旅总部和几十名游击队员留在库波瓦特村。
然而,数日之后的11月13日,德国侵略者得知游击旅的总部位于先年斯基区库波瓦特村后,将其包围,战斗持续了4个多小时。14日,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在与德国侵略者的战斗中阵亡,时年33岁。
尽管德国侵略者承诺对提供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遗体藏身处信息的人提供奖励,但当地村民早已将他的遗体藏了起来。后来,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被下葬。战争结束后,他被重新埋葬在奥尔沙。
1943年3月7日,康斯坦丁·扎斯洛诺夫被追授苏联英雄金星奖章。此外,他获得了两枚列宁勋章和一枚劳动杰出奖章。
注释
⑴俄语: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ий электровоз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⑵俄语:Тверская губерния。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早期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划,1796年建省,1929年撤销。
⑶德语:Sonderverband Graukopf;俄语:Русская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народная арм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