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马督工656期原话,关于茅台的一些看法
从利益角度推测,最能驱动茅台不择手段拼利润、拼股价的力量,就是贵州的财政——快被地方债压倒的财政。过去十几年,贵州建设了超过需求的交通设施,开发了超过人口需求的房地产,拍脑袋建设了各种科幻级的文旅项目,最后除了来买单的客户,什么都有,所以地方债爬到了万亿级别。

这些债务,各级政府和国企当然会赖掉一部分,比如说我们熟悉的独山县,承包商和债主已经懒得去要债了,反正去了也只能要到荒废的房子。又比如说年初遵义道桥集团公开宣布债务展期,150多亿贷款等20年再还,而且接下来十年只给利息,不管本金。
但贵州的债务也不能全赖掉,因为贵州现在大多数地市的税收加上转移支付,不仅不够还债,甚至连当下的财政都很难覆盖,必须继续融资才能发出工资,才能创造政绩。如果一下子把所有债务都赖掉,信用破产,全国的金融机构都拒绝和贵州打交道,贵州大多数地区的财政还是会立刻崩掉。
所以,贵州必须给债主提供一些看得到的现金流,以及一份说起来能让人放心的资产担保,才能在绝望中维持脆弱的债务经济。
现金流首先来自茅台。2021年全年,贵州茅台上缴的的各项税费是446亿。2022年中国经济明显不如2021年,但是前三季度,贵州茅台支付的各项税费是482亿,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增长率随便估算一下也有30%左右。

另外,贵州茅台一般每年分红一次,6月或7月进行。2022年末,茅台增加了一次特别分红,开了一年分红两次的先例,全年分红总额达到547.51亿,比2021年全部净利润还多。这其中60%划归了贵州国资系统。
除了现金流,茅台的股份也在悄悄地转手,应对一些最逃不过的债务。24)2019年12月,茅台集团按照省国资委要求,向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划转5024万股,正好占总股本的4.00%。
这部分股份,加上贵州国资和母公司之前持有的股份,合计比例是4.96%,正好少于5%。法律规定,持股5%以上股东在减持前需要提前披露信息。贵州国资的持股比例压在5%的边缘,显然拿了股票就是要自由套现的。

2020年,贵州国资陆续减持套现718亿。2020年12月,茅台集团再次向贵州国资无偿划转4%的股份,换算成市值是1055亿,让贵州国资的持股比例回到了微妙的4.96%。2021年一季度,贵州国资再度减持套现39亿。
2021年9月,茅台集团10%股权无偿划转给贵州财政全资持有的金融控股集团。这部分股权的用法,想来也和之前差不多。
除了股市,贵州还利用茅台的信用在债券市场融资。2020年9月,贵州省政府批复,要求茅台集团买下贵州高速14.7%的股权,转让价150亿元,全部现金支付。与其同时,茅台集团发行150亿公司债券,用来筹集现金送给贵州高速系统。茅台集团在保持市值不崩溃的前提下,为了贵州债务经济已经竭尽全力。

但是,除了茅台之外,贵州本地始终没有培育出能持续赚钱的可靠产业,所以债务压力还是一天比一天沉重,贵州财政系统不得不要求茅台集团创造更多的现金流,为此商业上打点擦边球也可以接受。反正茅台酒很大程度上已经是投机筹码了,再往赌博的方向走一步也不算更堕落。这就是巽风元宇宙项目和24节气酒的由来。
5年前,我在西南某个落后地区,听到过地方主官发感慨,说我们这个穷地方,资源耗尽,没农业,没平地,上级还要发展经济,为什么不能把澳门的赌场专营权分给我们一点呢。澳门那地方靠海,过去有工业和外贸传统,不搞赌博还可以搞点别的,我们这个地方可是真的搞不了别的。
听到这种话,我当时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没法反驳。
3年前,我去贵州拍摄独山县的各种奇观,看着一个县用400亿债务做出来的各种不靠谱项目,再次想起了那位干部羡慕澳门赌场的言论,好像有一点道理。因为造那么多毫无用处的水泥丛林,把外地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施工单位的钱都投进来不许走,似乎和赌场有些相似,还不如摆到明处来赌。

2023年的今天,贵州最不差钱的茅台真的开了赌场,但也不算摆到明处,而是套了一层网易游戏的皮,先在游戏里氪金一轮,再拿现实中的投机筹码当诱饵,想在茅台的财富光环上多割几茬韭菜。这次我是真的不支持贵州搞赌博了,因为几万亿的债务和茅台拼尽全力搞出来的现金流证明,贵州这地方就是不适合本地搞大投资,投的越多,最后要填的坑越大,弄不好连水都污染了,茅台的神话也讲不下去。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承认现实,趁着石漠化还没有毁掉贵州生态,把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出去,让他们像明清时代的祖先一样,去更适合搞经济的地方生活。至于那些过度建设的文旅奇观,那些盲目投资的房地产,留在原地慢慢变成废墟挺好,不要再假扮债务抵押品了。茅台这个企业不是完全没价值,但如果你想让它变身印钞机,背起整个贵州的债务,最终一定会把茅台逼上邪路,连原来那点文化价值都毁掉。
当然贵州省未必认同我的观点, 21世纪经济报道2月份的新闻,提到了两个数据。

一是贵州省发改委公布了2023年拟推进实施的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总投资1.2万亿。
二是其中超过80个项目涉及白酒,至少17个项目的年产量超过万吨。比如说董酒就要搞一个4万吨白酒项目,加起来差不多要新增30万吨白酒产能。
1.2万亿投资,说明贵州省还是不死心,想通过全面投资来赚钱翻身。而17个万吨级别白酒项目,说明贵州全省都想培育自己的茅台集团。
我稍微计算一下,30万吨白酒,就是3亿公斤,6亿斤。在年轻人喝白酒越来越少的年代,如果这么多酒厂都想通过白酒赚大钱,像茅台那样缓解本地债务压力,怕是每个酒厂都要搞出自己的巽风元宇宙,用赌场的方式把酒变成投机筹码。到时候几十个贵州酒厂能不能赚到钱我不知道,反正网易烧投资会烧到烫手,这里我预祝丁磊先生财源广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