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装如何才能做到既环保但又不失个性与流行?

着装如何才能做到既环保但又不失个性与流行?
参与:冷芸时尚8群群友
时间:2021年9月25日
庄主:一依-西安-形象设计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我自己从之前消费名牌、大牌到现在充分了解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后,尽量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服装,不再去追求品牌,而是看重品质和设计。作为一个80后,我常反思全球气候升温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息息相关,包括我自己。这里想与大家探讨我们如何从着装上实现环保?如何从数量上减少购买又兼顾流行与场合需要。
|一|
我是如何关注到环保的?
我对环保的关注,首先来自于我的经历。
我2003年至2007年期间在英国学习和工作了四年。随后,我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旅游时发现每个国家的消费观、喜爱的品牌都不太一样。据大家所知,其他国家的女性都喜欢什么样的品牌或者在服装方面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比如在我的印象里,我认为法国女性的穿衣风格是:慵懒、简洁、适合自己的基本款多、喜爱小众设计师。
再比如说日本女性的服饰颜色柔和、整体轻松氛围,她们更强调精致妆容与发型。
提到美国的服装风格就会让我想到DKNY、DVF、ANNA SUI这些品牌。他们的服装风格是休闲、时尚、不羁且时髦的。
我眼中英国的服装风格则是经典与优雅的。我喜欢的日常品牌JIGSAW、REISS、HOBBS。
芸友啵啵:
我感觉法国女性更注重取悦自己,让自己感到舒适与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重心放在个人与生活状态上,所以这种法式穿搭不是刻意的,而是个人由内到外的自然流露。这让我想到我看到的一个纪录片《戴安娜.弗里兰:眼睛要旅行》里面有些标志性的穿搭,看到这些穿搭就知道他是谁一样。
庄主:
有朋友喜欢三宅一生吗?我觉得三宅的作品里有中西文化的融合,但他的衣服更适合亚洲人穿着,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欣赏。
冷芸博士:
那么你观察到的日本女性消费如何?
庄主:
日本女人似乎很注重发头发妆容上的消费。日本从建筑到服饰到人的装扮都很精致。
在国外留学、旅游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国外的女性消费,并不仅仅看品牌,他们也很在乎环保问题。比如,衣服浪费问题;衣服加工过程中导致的污染问题等等。
回国后,查看我们中国古文化资料,发现我们中国人其实一直有“惜物”与“敬天爱人”这样的价值观。而前段时间我看了傅莹女士的《大使的衣橱》这本书,她作为大使会考虑衣服的性价比,让我特别受触动。我觉得其实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很在乎环保这件事的,但是到今天,因为追逐所谓的潮流、名利,却忽略了我们原本的价值观。
大家现在购买衣服时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呢?回想早期,我会从不断购买满足自己暂时的欲望中找到价值感和认同感,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很幼稚。自从认识到环保问题后,我在买衣服的时候尽量买自己可以穿很久的衣服,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不盲目追赶潮流。
芸友月乔:
我的购物原则多为百搭。
芸友默子:
我用的包包喜欢用杜邦纸,但是衣着上我喜欢买各种风格的衣服,几十到几千都有(几千是非常喜欢的设计师品牌,觉得设计值得才会去花这个钱,支持设计师品牌。因为每一个设计师品牌得崛起都有可能成为create in China)我更希望国内的设计师品牌可以走向全世界。
芸友二爷:
我会购买可持续面料服装也可以找到价值感,因为可持续面料环保。
|二|
如何考虑环保问题的同时又保留个人风格与流行元素
1.个人风格如何与流行元素结合
庄主:
如果只考虑风格,不考虑流行或者与国际接轨,也会格格不入。但是只考虑流行的话,不考虑个人特点与需求肯定也是行不通的。
芸友默子:
我自己风格多变,对各种风格都可以穿出它的味道。因为我从不给自己设限,各种风格都大胆尝试。我认为个人风格与流行元素之间大可不必结合,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格,而流行的东西终究易逝,只有风格才可以永存。所以你不必追寻流行,你大可做自己。
芸友啵啵:
我认为保留个人风格的精髓和基础,通过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外在表现形式。就像很多知识基础不变,但始终是在更新变化的。
庄主:
流行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被制造出来?有时候我觉得流行就是为了变化而变化,保持新鲜感。或者说大家形成的情绪表达是一种共识的表现?比如说今年流行的休闲运动风格。
芸友二爷:
我觉得流行是可以轮回的,过几年会重新流行起之前的元素。
庄主:
我的看法是要真实地了解自己的风格上,适当选取适合自己的流行元素去点缀。如果一个人的五官特别的立体大气,骨骼比较突出,相对来说他适合肌理感强的面料,那么目前流行的小香风的粗花呢可能就比较适合她。
芸友瓜瓜:
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庄主:
从风格的分类说,比如自然型风格的人比较适合运动休闲风,那么目前流行的很多大牌运动休闲的服饰就会比较适合她。
以下给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下图是一位舞蹈老师。她本身的风格是优雅、前卫。在她的形象塑造中,我帮她保留了一些优雅的元素,在妆容上还有褶皱设计上,但是在图案上选择流行的小豹纹。

下面这位妈妈我认为她最佳的风格是俊秀少女型。我考虑到她的职业还有身高各个方面的因素,我把一些流行的豹纹元素用到下装上,加了一些她自己喜欢的优雅元素,但是在领子上也选了更适合她的立领。

但说实话选购衣服很难。有时候我带学员跑一个商场也挑不出来一两件衣服。目前都是在线上帮他们选,能真正买的衣服其实是很少的。选择衣服是根据场合的,但背后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比如个人的风格、流行元素、职业需求、情感。
所以为了保持环保的同时还能让大家继续爱美,我还做了30场左右的美衣置换,鼓励大家把自己平时不太适合的、比较新的衣服拿出来与学员交换。


我的这些客人都是从一个客人开始的,慢慢通过口碑相传,之前也没做过任何推广。
风格的转变与接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每次会做一些读书和美衣置换的沙龙,大家也都能够彼此分享一些关于服装的看法和个人成长的心得。
在自我形象塑造的道路上是需要长期的指导与实践的。我发现很多学员包括我自己也是,在上了很多形象课后,脱离老师就落不了地,自己还是不会给自己买衣服。
上完课后的效果就是大家去了商场很难买到衣服,但是只要能买到,都是真正能穿三五年甚至更久的,大家都非常满意。然后通过读书,衣物置换这样的深度连接,也起到了共同成长的效果,内外兼修。
所以,我们的沙龙活动,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同时也帮助我的学员与我保持了粘性。
2.如何实施衣物回收、衣物改造、衣物置换?
芸友默子:
我会放到闲鱼上。
芸友啵啵:
我也是闲鱼。
庄主:
我在想除了这种衣物置换,有没有通过旧物改造或者其他的方式减少浪费?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经常穿的衣服就是那几件?
后来我发现给学员做线上衣橱整理的时候,因为经常穿的衣服,从面料,材质,图案或者款式中一定有几样是比较适合自己的。那些买来就不怎么穿的衣服,其实很多是因为没有经过理性的逻辑分析和感觉就买了,买的时候喜欢,但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衣橱。
至于交换衣物可能产生的卫生问题,我发现熟悉的人之间交换衣服不太会介意穿过没有穿过,而且大部分学员拿来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没穿或者穿过一、两次。
捐赠,当然也是解决衣橱多余衣物的方法之一。但我其实挺好奇,我们捐出去的衣服都去了哪里呢?
本质上,要解决环保与流行及个性的问题,根本还是要精准购衣。你买的衣服使用的效率到底有多高?有没有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有没有适合各个场合?所以我的理念是不要轻易购入任何一件衣服,也不要轻易送走任何一件衣服。对自己的衣橱要进行一个动态的管理,包括场合的管理。你的衣着也要能匹配到自己职业的发展。女性强有力的软实力中,形象力在职场上也是非常重要。
3.国内外体现专业、品质、时尚的品牌有哪些?
庄主:
下一个问题我们聊一聊目前大家喜欢的国内外的一些品牌,既时尚又有品质的都有哪些?大家可以谈谈自己喜欢的品牌或者设计风格。
芸友默子:
我个人比较喜欢麦昆,因为这个品牌比较小众。
芸友啵啵:
我目前喜欢耐穿、百搭的衣服,正在挖掘自己的个人风格中。
芸友默子:
我比较喜欢的国内设计师品牌是ANGEL CHEN,FENG CHEN WANG。我所在的公司也为雅莹、DOUBLE LOVE、歌力思、影儿旗下品牌等等做代加工,做工一般。
庄主:
我喜欢英国的JIGSAW、REISS、HOBBS。
芸友二爷:
我喜欢SHUSHU TONG。
庄主:
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理作用,总觉得国内很多衣服的裁剪版型比不上国外的大部分品牌。
下面这个是一个英国品牌的衣服,老板就在我们小区,在海外估计有20多年了。我穿的这个裙子就是他家的。我觉得它有英国版型上的优点,并且在设计上有一些英国的元素。


|三|
在消费方式的变化下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1.年轻一代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去品牌化”,大家会为品牌买单吗?
庄主:
大家看重品牌吗?
芸友瓜瓜:
我不太看品牌。
芸友默子:
我不看重品牌,我看重衣服的设计和性价比。
芸友啵啵:
在无法亲身体验的情况下,我会看品牌。品牌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我感觉能找到喜欢的东西多概率大就会多去逛。
庄主:
我最近有个感受,好的品牌注重的都是设计师本身自己的喜好或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我们自己要寻找的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物品,这中间是有一些难以融合的地方。我有时候依然看中品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品质,但是很难在一个品牌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很多东西。
芸友二爷:
有的时候一个品牌是有故事的,我会很喜欢他们品牌的价值观,背后的故事。
芸友默子:
这就是一个品牌不足以满足作为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也需要关注更多的品牌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庄主:
我对这点也是有困惑的,因为喜欢一个故事或者喜欢认同的一个价值观去买喜欢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并不代表这个物品适合自己。
芸友瓜瓜:
喜欢是一回事,适合真的是另一回事。
芸友二爷:
一个品牌的风格故事很容易吸引到它所针对的客户群。
芸友啵啵:
我认为我们要在喜欢里找适合自己的东西。
芸友默子:
我会因为这个品牌背后的故事关注它,因为它触碰到我的点,也正因为关注才会更加了解设计本身是为何,更能让自己感受这件衣服带来的力量。衣服是有灵魂的,它会使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
庄主:
在我的形象塑造实际操作经验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往长相干练的人喜欢柔美的服饰,优雅的女士又特别崇尚时尚前卫。人们总是想找一些自己内在没有的去贴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扬长避短,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本身有的优势上。我觉得这个时代会有一个转变,从以设计师为焦点转变为用户为焦点。
2.以品牌为中心到高度自我认知的背景下到以人为中心,每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设计师?
庄主:
我在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闪光点,与其去让设计师讲故事,不如用服饰去表达我们自己的故事。比如说我最近特别想找一件衣服,是中式立领的小外套。但是面料上我不想用传统的真丝,比如阿玛尼西装中采用的精致又相对硬挺的面料,我在想我怎么样才能自己设计出这个衣服或者找到品牌提供这个衣服。穿别人设计的衣服,已经不能充分地去表达自我想传递的一些东西。
芸友二爷:
我觉得可以私人定制。
庄主:
目前来说,高定只是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我想让我找到这样的衣服,也想让更多人找到这样的衣服。
芸友瓜瓜:
个人认为时装款定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一般的价格搞不定,高定又太烧钱。
庄主:
所以我也在探索怎么样利用目前的这种高科技以及服装工业技术上的迭代和大的时代背景去实现这个目标。我能不能做一款这样的中式小外套,做成不同的风格,可以体现在面料和图案上,通过只卖中式小外套形成自己的品牌。
芸友月乔:
这也是我近年比较困惑的问题,我有时买衣服已经无法满足个人需求了。
芸友啵啵:
我认为其实也是一种突破而已,有时候需要反“主流”,才能看到事物的更多面,看到你从来看不到的东西。
庄主:
为什么我想要做的是中式立领的小外套呢?我觉得中式立领适合很大一部分的亚洲人,并且西装的整个设计对于很多亚洲人来说是相对有些繁琐了。小立领衣服穿上是很精神的,体现中国人的骨气在里头,可以作为女性的时尚职业装,也可以顺应时代,设计线上直播时候的职业装,借助直播快速传播。而且可以做出几个不同的风格和款式,比如时代感更强一点,又能体现中国元素,且从设计上也更适合中国人,但同时又能跟国际接轨的服装。

庄主总结
一、目前全球高知女性的服装消费观
法国女人的穿衣风格是:慵懒、简洁、适合自己的基本款多、喜爱小众设计师,体现effotless。大家更注重取悦自己,自己舒适与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重心放在个人与生活状态上,所以这种法式穿搭不是刻意的,是由内到外自然的流露。英国大众英伦风重一点,但圣马丁他们的风格就是很夸张、很天马行空。英国女王的衣服都是基本款,但色彩与品质都很高级。日本的服饰颜色柔和,整体轻松氛围、强调精致妆容与发型。
二、建立有辨识度的中国当代高知女性的穿衣风格与消费方式
1.如何把中国文化中的长期主义、物尽其用、爱惜物品等精神融入到着装文化中?
买衣服的时候尽量买自己可以穿很久的衣服,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购买可持续面料服装也可以找到价值感,可持续面料环保。
2.个人风格如何与流行元素结合?
有些芸友会觉得自己的风格多变,不太受流行的限制。有些芸友觉得要保留个人风格的精髓,通过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外在表现形式。庄主也通过案例分享了如何在个性与潮流之间找到平衡点。
3.部分衣物回收、衣物改造、衣物置换如何实施?
大家觉得闲置的衣服还是比较多,通常大家会通过捐赠的方式去处理。芸友们还讨论了置换衣服的可能性以及接受度。
4.国内外体现专业、品质、时尚的品牌有哪些?
GRACE CHEN、DEEPMOSS、密扇、天意、雅莹、鄂尔多斯、ANGEL CHEN、FENG CHEN WANG、JIGSAW REISS HOBBS。
三、在消费方式的变化下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1.我从20年前很喜欢买大牌、名牌,逐渐通过专业学习、实践找准自己的风格后,不太注重品牌了,反而注重品质和设计。发现周围的年轻一代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去品牌化”。大家普遍不太看重品牌而更关注品质和设计,会被品牌故事或者品牌传递的价值观吸引。
2.从以品牌为中心到高度自我认知的背景下以人为中心,每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设计师?
很多芸友也有这样的需求。买别人设计的衣服已经无法满足自己想要通过服装传递的价值了。大家讨论了自己设计服装的可能性,通过高定3D打印等。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