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温《知否》才发现:没见过世面的王大娘子,为顾廷烨说过公道话
顾廷烨,侯府公子,皇帝近臣,为何却被权贵人家瞧不上?
甚至,盛老太太都说讽刺的说:那么个浪荡儿,不过发迹了几日,全当宝了,我便瞧不上!

原著中,英国公嫡女分娩遇险,沈国舅被皇帝申斥后,顾廷烨劝慰他时,曾说:“咱们在京城,都是无家世无根基的浮萍之人!”
京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姻亲关系更是盘根错节,出身于侯爵之家的顾廷烨,在京城中,怎么会是浮萍?
所以,沈国舅曾反驳道:“你算什么无家世无根基,堂堂侯府公子……”

小仙儿第一次读到这里时,总觉得是顾廷烨为安抚沈国舅才这样说的。但是,小仙再刷原著时发现,对比京城的侯府公子们,顾廷烨的确如无根基的浮萍。
而且,顾廷烨那么努力,哪怕当了宁远侯爷,也没有被京中的人接纳。
而真正让他融入京城贵族圈,反而是古岩庄事件:
顾廷烨逆袭归来,只有王大娘子为他说句公道话
京城出名的纨绔顾廷烨,离家出走后归来,成了皇帝的宠臣后,却引发了一件趣事。
所以,在华兰提到顾廷烨时,憨直的王大娘子露出讽刺的笑容说:

宁远侯府的浪荡子不肖儿,如今翻身飞黄腾达了!一样和四王爷有牵连,锦乡侯,令国公,还有另三四家都夺爵毁券,抄家受审,宁远侯府却只摘了敕造的牌匾,都说是皇上瞧在顾二郎的面子呢。他又怎么了?
可见,即使顾廷烨的身份今非昔比了。在一个四品文官的家眷眼里,他依旧是不入流的。
甚至,还把有关顾廷烨的事情,当做八卦来听:
顾廷烨没逆袭归来时:宁远侯府给顾廷烨说过一门亲事,是富安候的远房亲戚彭家,彭家嫌弃顾廷烨潦倒,不肯允婚,却叫族里旁支的庶女顶替,顾二郎找了几位军中的兄弟陪着,直接上彭家回绝此事。
顾廷烨逆袭归来后:彭家竟又想结这门亲了,拉上当初宁远侯府去提亲的那媒人到处嚷嚷,说什么“早有婚约”!

对此,京城的人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顾廷烨身上,觉得他的性子收敛了不少。
就连自幼在京城长大的袁文绍,都对妻子华兰说:若照着顾二郎以前的脾气,没准会直接骂上门去!
反而是憨直的王大娘子,一脸不屑鄙夷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彭家——这彭家也太不要脸了!
当朝新贵顾廷烨来盛家提亲,盛老太太嘲笑盛紘夫妇没见过世面
顾廷烨在京城太出名了,所以,哪怕他逆袭归来,品行端正的权爵人家,并没有来提亲的。
相反,看着顾廷烨眼红,想用婚事来攀附的却不少。

而此时,心里只装着明兰的顾廷烨,拖到了袁文绍面前: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当初我落魄离家,你也不曾另眼相看,索性托袁文绍为他寻一门婚事。
于是,华兰就来娘家为顾廷烨说媒了:
华兰说出顾廷烨的身世,为他平反:
顾廷烨来盛府提亲,是略过了母亲小秦氏的,这于理不合。但是,没想到牵出了顾廷烨的身世:
老侯爷顾偃开共娶过三位夫人,第一位是东昌侯秦家的嫡长女大秦氏,婚后老侯爷带着家人去了川滇镇守,没过几年,大秦夫人生子后过世了,老侯爷续弦了一位白家小姐,生了顾廷烨。只是,白夫人没多久也亡故了;老侯爷又续弦了大秦夫人的妹子,便是如今的顾太夫人小秦氏。又过了好些年,老侯爷奉旨调回京城,天长日久的,没人提起这事儿,反正都姓秦,外头还以为老侯爷统共这么一个秦夫人,东昌侯府对此也闭口不言,只有的几家要好的才晓得底细!

于是,所有关于顾廷烨的纨绔、嚣张都有了原因,而父子的嫌隙也变成了顾廷烨与继母不和。毕竟,不是亲妈,一分过错十分吆喝。
而且,这里边还有一个十分微妙的厉害的关系——顾廷煜身体不好,只要小秦氏干掉顾廷烨,那么宁远侯爷的位置就是她儿子的!
顾廷烨的外室子女已被安排好去处:
顾廷烨的外室,为他生了一双儿女。
顾廷烨知道朱曼娘的心思不正后,就将她关进庄子,而庶长子昌哥能否如族谱还另说。

所以,嫁过来的姑娘,不必考虑庶子的问题。
顾廷烨的杀手锏——上等鳏夫
原著中,顾廷烨是迎娶了余嫣红的。
后来,余嫣红给顾廷烨戴绿帽后,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就过世了。
所以,顾廷烨是鳏夫。不过,顾廷烨却是上等鳏夫:
鳏夫也分三六九等,那种七老八十,前头已有嫡子的鳏夫自然娶不到什么好的;可顾廷烨,年轻英武,又无嫡子,只要姑娘嫁过去只消生下儿子,那便与原配一般无二!
王大娘子一辈子都希望女儿高嫁,而此时,墨兰已高嫁梁府。所以,天降顾廷烨后,王大娘子希望他与如兰原地成婚。

而盛紘对顾廷烨进行了一番考察后,发现他的价值比预期的还要好:
顾廷烨此时已是朝廷新贵,皇帝宠臣,如果顾廷煜过世,那么,顾廷烨就是宁远侯爷。
而宁远侯府嫡次子的老丈人和宁远侯爷的老丈人,可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过,对此盛老太太讽刺的说:他们自己的闺女,旁人也操不上心,没见过世面的!
最后,谁也没想到,顾廷烨迎娶了盛家庶女明兰。
而对此,文官集团觉得是勋爵权贵向他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权爵世家觉得顾廷烨始终是不入流。所以,才迎娶了一个小庶女。
所以,哪怕顾廷烨袭爵,明兰诰命加身,在品行端正的世家眼里,依旧没有接纳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