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洲」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第一大洲,却经常闹饥荒呢

前言:「新心芯达人」只创作深度好文,如果读后有丁点收获,请多关注和转发,毕竟现在短视频泛滥,认真码字实属不易。
全文共2661字,认真读完需3-5分钟。
文 | 饶桐 曹语 芯达人
编辑 | 王彦合
校对 | 锦萤
01
他们土地肥沃为什么还闹饥荒
还有美国和印度,印度只有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但耕地面积比中国还大,而且一年三熟!美国就能别说了,那大平原,那黑土地,那几乎覆盖所有耕地的密西西比河水系,真真的天选之国,馋得人流口水。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意大利科学家的演讲,说要通过农业技术帮非洲哥们致富,弄来上好的番茄种苗,黑哥哥看了笑而不语。到收获的季节,番茄又大又红,科学家洋洋得意准备给黑老哥们上一课,第二天来了一群河马把番茄吃了个干净拍拍屁股走了。
有人总结说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不断是因为我们生存一直有不断的压力存在,想要生存必须团结起来,农业生产必须要解决灌溉问题,兴修水利就让中国人学会了组织人力物力,所以才有了文明的延续。凡是自然条件过于好的和过于差得都不行,复活节岛和美洲都是很好的例子。非洲也是自然环境好,能采摘为什么要去种植,所以同样是崇拜自然,中国人想的就是要去征服然后种地,非洲人想的就是只有崇拜。
他们种田大多数还属于刀耕火种,旱季的时候放一把火把地上的杂草树木烧掉,然后洒下种子。我是没见过他们耕田、浇水、施肥。
种得最多的是玉米,我闲得没事的时候去看过他们收玉米。玉米棒子很小,大多数只有我手掌那么长,玉米粒也不饱满。据我小时候在四川乡下跟着家长掰玉米的经验估算,他们一亩地的玉米产量大概只有我们那的四分之一不到。我所在的中部非洲地区气候还算可以,雨热同期,旱季冷雨季热,比较适合农业生产。

但是这样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抗风险能力很差,没有水利设施,没有化肥农机,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就绝收。
02
非洲闹饥荒总结出了四大原因
第一,没化肥的时候都不行。
虽然有农家肥,不过没那么多。
农家肥+化肥,就我们陕北有时候特别干旱,都还能有点收成。因为肥料确实会大大提高庄稼抗旱能力,让庄稼扛过旱季伏天的日子,坚持到雨季。有时候两三月不下雨,庄稼感觉都要被烧着了,苗子都要缩到地里去了,但是只要到雨季,依然能有收成。
种过地的人肯定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去年陕北大旱,我回老家帮我父亲收玉米,发现那么旱的年头,我家的玉米,由于上了羊粪和化肥,玉米棒子竟然非常好!金黄金黄的发着光,颗粒饱满,整片地里没有一个玉米长虫子。在关中给我岳父收玉米,雨多,几乎每一个玉米棒都长虫子了。
八月份我回老家,感觉烈日如火,玉米叶子都干了,十月份竟然收的玉米还挺好。
真的不由得感叹老天爷的慷慨。

第二,没有水利工程和高产的种子。
事实上非洲南部可供耕种的良田很多,也不缺水,赞比西河的水量的的,缺的是水利工程。我在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赞比亚跑过一些地方,回想起来,好像就没 见过,水渠这个东西。
有很多人没注意到,种子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吃的大米蔬菜水果,它们的种子是经过特定培育出来的,以前我们种农作物,是需要进口种子的,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大多能自己培育了。
而非洲那边,没钱谁给他们高产的种子呢?
第三,人的原因最重要。
就只说黄河流域吧
自己翻翻史书,光有记载的,黄河发了多少水灾!
up主说莫桑比克2米厚的黑土,华北平原没有吧?
除了自然灾害,黄河中下游经历了多少次战乱?
莫桑比克没有经历那么多战乱吧?

再看看云南
md,山上面开出的梯田美的跟画一样!
莫桑比克的土地总比云南土地要好吧?
比“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的贵州要好吧?
人的原因一样重要。
你太想当然了,大部分非洲人根本不想种地,更别提好好种了。一天吃一顿饭的国家(有钱人可能2顿),随便弄点香蕉水果什么就能果腹,谁还要种地啊。不是教不教的问题。懒是天性,也有勤快的那是奇葩没有代表性。我在某西非国家住了2年,这就是我对非洲的印象。
感觉热带地区都比较懒,因为物产实在是丰富。温带地区,要守着春播秋收,冬天还得搭窝过冬,在漫长的进化中,懒惰的基因活不下来。
第四,受别人控制种经济作物去了。
其实大部分非洲的国家还是半殖民状态,虽然很多国家已经名义上独立了,但是实力很多地方还受到欧美的操控,一些种植园、矿场都是一样,他们种香烟,橡胶树,咖啡豆,这些可以深加工高利润的产业,给的低昂的让你饿不死的薪水,然后剥削着非洲人。
你说,那他为什么不自给自足呢,很难,非洲人几乎没啥储蓄的习惯,给了钱就吃花掉,然后就是打工,工厂还维持基础的温饱,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成为常态,所以之前我们捐给他们防疟疾的蚊帐,直接给他们卖了换东西吃,其次,非洲地区确实物产丰富,有力气的可以摘果实,打野味(狒狒蛇啊蝙蝠都吃),没力气的做蚊子饼,泥土饼,饿不死。
反而你种地,地方不大,没有技术的情况下,产出的东西不多,而且你怎么保证你的东西在夜里不被偷。
总之,穷的地方只剩下怎么活下去,社会跟疾病还有没有教育,非洲人不太可能兢兢业业去积累。

03
欧洲才算真正的好地方
种地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没有化肥农药良种农机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换谁也不行,而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建成的,新中国从建国伊始就重点发展农业,到2010年我们才能完全自主的制造化肥,以非洲的底子和文化水平,他们怎么可能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呢。
非洲…房子真的不值钱,一年工厂收入可以买地皮,一年工厂收入可以搭一个两层的平房,重点是,一年不吃不喝那是不可能的,存钱更是不可能,甚至有些男的连自己的崽都不养,我师哥就是去非洲援建,他们有些男人就是发了工资,一周不见人,一定要花光了才回来干活,可以买皮鞋,买自行车,买手机,没钱在卖掉,所以后面很多厂都是日结或者周结,一周看不到人真没办法。孩子则全靠女性自己出去工作找吃得抚养起来。

本质还是人种思维能力太差导致的。黑人没有经历过与尼安德特人的混血。所以不像欧亚人种那样,有较高层次的哲学思辨能力,视觉空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而这几种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种与其社会的现代化能力的强弱。
欧洲才是真正的好地方。
从西欧到东欧,一望无际大平原,南边是阿尔卑斯山,无数条河流向北穿过大平原,一小块沙漠都没有……种地仓库堆满了,放牛牛排吃撑了……
北大西洋暖流畅通无阻,相同纬度能比中国东北暖和十几度,再往南有个地中海,夏天也不热……
东欧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北边西边南边渔业资源丰富,不是河就是海,交通也方便……
天天喝牛奶,吃面包,顺便诞生现代文明的地方,那必须得是个好地方……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