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李玟抑郁症离世,金融风控人有何启示?

李玟,原名李美林,早年患有抑郁症,据媒体曝光最终于7月5日离开了我们,年仅48岁。看到这消息有点吃惊,我读书时候还买过李玟的正版影像作品,48周岁走得还是有点早了。

我们公众号不是做娱乐节目的,今天重点谈谈金融风控从业人员有何启示?CoCo李玟抑郁症离世对我们风控CRO,总监,模型经理,风控建模技术人员有何启示?
模型训练的数据是滞后的,我长期都这样唠叨!我们要像福尔摩斯一样寻找更多有效变量加入模型。

建议一:借贷远离抑郁症人群
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在金融长期贷款场景(例如房贷,车贷)加入个人健康数据变量,例如抑郁症,严重精神类疾病,个人综合健康指数。短周期项目可以暂时不用考虑,现金贷,商品贷等短周期影响不大。房贷,车贷周期数年或三五十年,需要关注借贷者的健康指标。
目前PBOC,芝麻信用分几乎没有个人的健康数据。对于第三方数据源公司来说,这是一次改进的机会。

抑郁症不是性格弱点,也不是日常的情绪波动。抑郁症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如果患有中度或重度抑郁症,患者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自杀,但在中国,抑郁症就诊率很低。
据统计,抑郁症的自杀率约为4.0%~10.6%。患者常常因疾病导致的思维扭曲而自罪自责,自残自伤,甚至自杀。我国每年至少有5000万人遭受抑郁症折磨,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性4.2%,男性3.0%。对于风控从业者来说,5000万,4.0%~10.6%都是非常重要指标。
刚刚谈到在中国,抑郁症就诊率很低,这是事实。早年我认为抑郁症是非常罕见的疾病,犹如癌症。前几年有个亲戚因为抑郁症轻身,我去参加追悼会的车上,司机告诉我医院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包括年轻的学生。这时我才引起重视。
抑郁症隐藏在白领阶层,他们有的是机关工作人员、有的是企业管理层,有的是技术人员。他们白天面容微笑,一起吃饭,一起喝酒看不出什么异常。但到了晚上,抑郁症可以让他们变的神经兮兮,缺乏安全感。
抑郁症会使患者失去生活和工作的动力,甚至连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能做好,衣衫褴褛、不修边幅,更无法与外界交流。长期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以及缺乏精力,不是“懒”,是抑郁在作怪。
中国和美国都是药品市场大国,很多罕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和我们药品也有关系。西药孟鲁斯特,安眠药等等会破坏大脑神经系统基因,增加精神类疾病,抑郁症概率。可怜的是,虽然孟鲁斯特被FDA美国食药监局黑框警告过,但孟鲁斯特仍作为美国第一大处方药,每天都有大量患者服用,包括医生的子女。在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篇文章主要谈金融风控的,药理知识空了会单独发篇文章阐述。
重点来了,重度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如果借贷者自杀了,欠金融机构的债就还不上。同理,抑郁症患者生活本来很惨了,金融机构就不要再给抑郁症患者生活加杠杆了,让债务远离他们!
建议二: 多一份关怀,少一份指责
在金融领域工作,压力很大的。国内996很常见,美国华尔街数据分析师也是经常加班,身体被严重透支。
凌晨两点起来开会,总监和CRO遇到过吧!新业务上线,模型在规定数月内完成,建模人员遇到过吧!开会时候,不同部门同事吵起来,遇到过吧!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遇到过吧!被领导训斥,职责,人格侮辱,遇到过吧!
只有了解抑郁症,才能体会抑郁患者的痛苦,她们在内心挣扎同时,还忍受身体病痛。抑郁患者除了需要专业治疗,更需要周围人的理解,陪伴和关怀。
我建议职场中,同事之间多一些包容和谅解,少一点指责和质疑。特别是领导,不要滥用手里权力去批评指责下属。你的指责可能是压垮下属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欢迎学习专业风控建模相关知识《python金融风控评分卡模型和数据分析微专业课》,微信二维码扫一扫收藏课程。

我们公司提供一对一机器学习模型定制服务,用于企业建模,论文定制服务,提供公司正规发票。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公众号(python风控模型),未经许可,不得抄袭。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