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道美——蒙山十大景观之一

2021-07-22 06:34 作者:王照伦  | 我要投稿

古道美

——蒙山十大景观之一

王照伦

 

    蒙山古道是登蒙山的西路,为古代达蒙山极顶——龟蒙顶的必由之径,大多是坡道,杂以少量石阶。古道穿17处景点于一线,是蒙山景点最集中的一处景区。

    游人从平邑县城驱车东北20公里即达蒙山主峰龟蒙脚下的万寿宫,出万寿宫,沿古道向西北行,首先面临康熙十九年(1680年)建造的迎仙桥。3孔石拱古桥横卧于峡谷之上,造型古拙。举步桥上,身边云雾缭绕,涧底流水潺潺,使人飘飘欲仙。过迎仙桥便是朝天宫,其主殿遗址独树峭壁之上,举目南眺,只见苍穹。朝天宫前即为孙膑做过园丁的桃花峪。道人王本敬游后题诗一首:“鸟路入云斜,夭桃几树花。今朝寻胜地,昔日列仙家。鲜草萦岩穴,流水走涧沙。渔舟应误入,源里认桑麻。”今日桃花峪满目古柞,偶有几株艳桃施粉着朱,给景区平添几分柔情。

    穿过仙境般的桃花峪,迎面就是太山行宫。蒙山始称太山,意为太皞之山。太山行宫原为帝王登山时的住所,后为一道观。它被古柞苍松所掩,数棵倩桃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妩媚的氛围。太山行宫以北的回马岭,山势险峻。当年孔子骑马至此,将马放归山下,回马岭即由此而得名。老夫子步临绝顶发出了“登东山(蒙山亦称东山,因在鲁国东部而得名)而小鲁”的感叹。回马岭前的黑风口,奇石林立,险石挂壁。有的造型惟妙惟肖,呼之欲动;有的处境险恶,风吹欲倾。加之周围的特殊地貌影响,平时无风觉风劲,有风势更凶。移步其间,令人毛骨耸然。黑风口前面的大风门和小风门,是一道丈余宽的山梁,两侧均为深涧幽谷。立身此处,山风抚面,风光奇丽。黛壁青峰千姿百态,若人若物,其造型色调难以言表。经过半空挂壁般的十八步和一步一喘的十八拐,即达南天门蒙顶景点。步入蒙顶,山势渐缓。经过通体石结构的九龙观音殿,依次排列着承天宫、慈宁宫、玉皇殿遗址。

最后是蒙山极顶龟蒙顶。它为一穹隆形的龟状巨石,如一神龟伏卧与云端天际。驻足龟上,鲁国故土尽收眼底。因而鲁国大夫公子奚斯在《诗·鲁颂·閟宫》中写道:“奄有龟蒙,随荒大东。”把鲁国拥有龟蒙当作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

 

临沂大众,1993-04-11(3).


古道美——蒙山十大景观之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