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传考研复试参考书太多,该如何把握?

2019-01-18 10:08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我们都知道复试中,对于具体专业领域的考查会更加深入,尤其是在专业课笔试当中,因此领域中的重要著作自是要每本必看;其次,在综合面试中还可能问到书籍阅读的情况,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难以伪装,它们也能直观反映出你对领域的专注和热爱程度;最后更不用说关于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这样的问题,你想要研究什么课题,很大程度上是结合观察经验与理论知识学习才有得提炼。

因此对于复试参考书,或者广泛地说,对于复试参考资料的深入学习,在复试中至关重要,而且最好在开学前完成。

为什么?

复试说白了,是在从两个方面考查你是否具备成为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的资格——个人经历和专业知识技能。所以除了学习专业内容,还要留些时间充分了解和评析自己。此外,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会有更多分心之事,把学习任务前置才是明智之举。

院校给出的参考书,对于复试的真实参考价值?

部分院校所列的参考书目多年未更新,书中理论体系及观点较为陈旧,并且由于传媒艺术类适用的真实环境日新月异,复试比初试更要求学生紧跟领域前沿。

因此,建议将所推荐的版本老旧的书目简要浏览,梳理主要观点和知识框架,同时检索同领域同类更前沿的著作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也能更好地把握学术理论发展迭代的历程,了解进化中的关键事件(如重要政策文件或研究成果的发布)等。

此外,尽可能联系到目标院校该专业的往届考生,询问参考书内容与专业课笔试的相关性——个别院校中甚至出现书目和考题完全无关的情况。对了,凯程的复试课,会针对院校为你匹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长或者学姐,也能帮到你了解到很多信息。

给的参考书太多,如何抓重点?

某些院校给的书目多达数十本,而且每本都是晦涩难懂的大部头,我们要逐一啃下来吗?这对于很多跨考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受的。在这里就教给大家一个读书前准备工作的小窍门:百度文库大法好。在百度文库输入书目关键词,有时可以找到他人阅读这本书后的总结或心得,有文档,甚至有精美的PPT。知乎、豆瓣、新浪博客等也有相关资料,甚至喜马拉雅FM或者其他知识付费平台上会有相关读书课程。

但是对于这些“别人嚼过的东西”,如何更好地利用?建议关注其中关于书籍内容精要或概括总结的这些客观性的部分,它们可以帮助你对于此书进行概览和提炼知识框架;至于主观评价可以略过,以免影响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被老师问到“最近在看的书”的问题时,可以回答参考书目吗?

最好不要,因为院校推荐的参考书目一般是教材型的,读透他们是你进入这个领域的必备素养,而你更应该广泛涉猎领域内要么最经典、要么最前沿的更多书籍,所以回答参考书目中的书可能会留下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的不佳印象。当然,导师写的书你一定要看,可是没必要在这个时候cue老师啊!如果真的很想表达“我有认真拜读过您的作品”,把他的重要观点或者“金句”融入自己的某个回答之中,才是更为机智的做法。


中传考研复试参考书太多,该如何把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