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先要走心
7月13日上午,雷州市第八小学的大课间操“火了”。伴随着流行音乐《勇气大爆发》的响起,小朋友们有节奏地扭动了起来,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校内外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关注。“初梦”社会实践队课间啦啦操的授课教师曹梅林表示,以前的孩子在做操时会偷偷逃掉,但是现在他们很享受这个过程。

孩子们跟随流行音乐跳课间操(陈佟昕 摄)
在小学课间操向现代舞迈进的同时,“初梦”社会实践队开设的名著阅读课堂也吸引了不少雷州八小同学们的喜爱。课堂上,小老师一改传统的讲课方式,将游戏与古典名著《西游记》相结合在一起,每位同学都在西游世界里尽情遨游玩耍。

学生在名著课堂上积极互动(陈佟昕 摄)
这两个课堂一个拥抱潮流,一个回归传统,看似南辕北辙,实际殊途同归——教育创新。前者改变了“万年不变”的课间操动作与样式,尝试让孩子们爱上运动;后者则改变了上课形式,学生从被动吸收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雷州八小的教师张会智对“初梦”社会实践队的创新之举表示了赞同与肯定。他认为一支由青年大学生组成的支教队伍,必定会为雷州八小的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为雷州八小的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体验。雷州八小的学生们也给予了“初梦”社会实践队的创新课堂以正向反馈,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表明了他们对创新实践课堂的接受与认可。这些正向反馈也将激励队员们在这方面继续坚持下去,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有意义的教育体验。

张会智老师与队员进行交谈(林伊婧 摄)
每当谈及教育创新,人们往往很容易想到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技术革新等宏观方面,这些大方向对于乡村教育文化振兴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此之外,“初梦”社会实践队认为应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自主权,走出传统的教学框架,多在课堂上做“微小的创新”。教育的创新不仅仅是改变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走心,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潜能。
在雷州八小的课堂上,“初梦”社会实践队带领的课间啦啦操和名著阅读课都是教育创新的尝试。通过改变课间操的形式和音乐的选择,成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其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此外,名著阅读课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互动游戏将古典名著结合,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汲取知识。
这两个例子只是“初梦”社会社会实践队“扎根”计划的一小部分。他们将继续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感受,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用激情和热爱引导学生。“初梦”社会实践队是一支青年的支教队伍,用青年所富有的热情和创造力持续在教育创新方面走深、走心、走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此举也将促进雷州市的教育者思考与反思,以寻求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道路,推动雷州乡村教育文化的振兴。
(终审/林春大 复审/陈柳希 初审/何嘉柔 撰文/陈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