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家的龙女仆》— 再次领略平凡日常中的幸福

《小林家的龙女仆S》完结撒花!


虽然很遗憾的,直至动画结束,本作的第二季依旧无法在B站以正版的姿态上线,让这部如此优质的日常向作品,无法被众人在一个相对自在且公开的环境下进行讨论;但既然第二季也迎来了尾声,我们就还是依照惯例,来好好地和大家聊一聊我心中的《小林家的龙女仆》吧!
而说起这部作品,我还记得当初在第一季开播之前,我对本作的期待,其实是放在了“日常喜剧”中的“喜剧”部分;只是在看过这部作品,尤其是第二季之后,即便本作在“喜剧”上确实也处理得很不错,但我认为它的重心,毫无疑问是倾向于“日常”的。
那么,我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这就是我的这篇专栏,想要来着重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了。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哦!

更偏重于“日常”的日常喜剧
在不久前,我为《日常》所撰写的专栏中,其实已经相当细致地将我对于“喜剧”的认知,给讲得相当透彻,想要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先行阅读该专栏:

简单总结一下:喜剧的本质,就在于由它所构建的“不幸”所形成紧张感,以及它在那之后如何予以化解的这个过程。
如果将这个结论套用到本作中,我们可以得出:
本作核心的紧张感构建,是建立在龙这个高等生物对于人类的威胁上;
而将其化解的方式,则是透过将这些看似可怕的龙,塑造得很“人畜无害”,甚至有点呆萌的这个过程。
本作中绝大多数的喜剧效果,基本上都是以这个框架作为基础的。

举例来说,托尔是一只蔑视人类、且拥有着足以毁灭世界的能力的龙,但是她因为对小林的溺爱,以至于她只好忍气吞声地生活在人类群体当中。
又像是康纳,刚登场的时候因为误会而向小林问责,但最后也只是无力且可爱地锤了几下小林的胸口。
包括法夫尼尔,同样蔑视人类,但却因为不小心沉迷游戏而选择安稳地生活在泷谷的家;艾尔玛,本来是想要来和托尔战斗并将她带回原本的世界,最后却沦陷在人类的美食之中无法自拔;尔科亚,意外地成为了翔太的使魔,却热衷于调戏这个小男孩;乃至于第二季才登场的依露露,其实也都是相似的套路。
这样透过反差的方式,去消解龙族实力过剩所带来的紧张感,无疑是本作最核心的喜剧构建方式了。

不得不说,我认为本作这样的喜剧构建,对多数观众来说应该都有着不俗的效果。
这其中最关键的理由,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龙的想象,其实都是很相似的;所以,当我们看见龙的存在与出现,心里就会下意识地将它们判定成强大、且天生携带着威胁的物种,进而不自觉的对其产生敬畏之心。
而作品透过对于龙族如此反差的性格塑造,巧妙地将观众心中对于龙的想象,给解构掉;当我们心中的这根弦被化解,我们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反差感也会同时变得滑稽,进而让我们觉得“搞笑”。
这也是本作,尤其在第一季一开始的时候,能够带给我们那么多欢声笑语的理由吧!

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察觉,本作的喜剧,其实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化。
龙在我们心中的想象,在故事的一开始就被解构了,所以即便后期再出现新的龙,再次使用相似的反差模式去进行处理,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其实也只是一味地重复而已。透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我们早就知道龙的本性如何,也逐渐理解了他们的思考模式,因此,作品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越来越难以带给我们刺激与惊喜,喜剧效果也随之被削弱了。
而对于这个问题,本作其实并没有积极地去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甚至,作品很有可能就没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其自然地衰减,有可能也是作品的目的之一。
毕竟,正如同我在导言中提到的,本作真正的重心,其实不在“喜剧”,而是在“日常”。

相比起《日常》那到了相对中后期,日常才逐渐浮现并成为故事的重心不同;《小林家的龙女仆》其实打从最一开始,就已经将它日常的部分,视作为作品的重心了。
那么,所谓的“日常”,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对我来说,所谓的“日常”,其实就是透过角色之间的有趣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治愈与感动。
在《小林家的龙女仆》的前几集,我们其实就已经能够看见作品会在某些桥段中,采用一种非常平和的演出方式,去表达角色在互动之后的感悟,乃至于感动。无论是第一集后段,托尔安睡在小林身旁的桥段;还是第二集后段,托尔与康娜之间对话的桥段,这些很显然都不是想要呈现喜剧效果,而是想要着重突显出我所说的“日常”。

这样的桥段,随着“喜剧”的衰减,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作品的“日常喜剧”中,对于“日常”的占比也就随之增加;到了第二季,这更是占据了作品的大部分。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到了第二季,“搞笑”的片段其实并不多,但是让人“治愈”、让人“温暖”、让人“感动”的桥段,却越来越多了。
这样的转变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我们热爱“日常喜剧”,很多时候都不是因为其喜剧有多么搞笑;我们热爱“日常喜剧”,更多时候,只是我们向往着这样的日常,向往着这群角色之间的互动、他们之间的相互陪伴、以及在那之下所发生的趣事与感动而已。
有着这群角色,即便只是简简单单的日常,我们也乐在其中,不是吗?

再次领略平凡日常中的幸福
不仅仅是叙事上侧重于“日常”,本作的内核,无疑也和“日常”有着非常密切的连系。
前文我也已经提及,日常的桥段往往能够带给我们治愈与感动;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这些治愈与感动,究竟源自于何处呢?

要想把这个问题给讲清楚,我们或许可以透过回答另一个问题来进行切入:
本作为什么要引入“龙”这个奇幻的设定?
这首先是为了其“喜剧”所需要的基本框架;没有龙的设定,本作几乎大半的喜剧效果都会随之作废。
只是,本作的重心既然在于“日常”,上述的这个目的肯定不是最关键的;作品之所以引入龙的这个奇幻设定,其实就是为了引入“非日常”,去将“日常”中那些被隐藏起来的内核,给挖掘、并提炼出来。

事实上,幻想在奇幻的世界里冒险,一定是我们当中不少人曾经做过的梦;我们因为早就身处在日常之中,内心自然会渴望那些我们得不到、也没见过的生活与经历,这是我们心中对于未知,所产生出来的好奇本能。
只是,那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那个我们不屑一顾的平凡,真的就不值得我们去再一次地注视了吗?
所以,本作引入了“龙”,这个我们多数人幻想中的奇幻世界里,一定会出现的神奇生物,让我们下意识地期待那些“非日常”的部分;而一旦我们被此所吸引,一旦我们专注于这些龙的身上,作品就能反过来利用这点,去借着他们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带着我们再一次地,发现那些掩藏在平凡日常下的美好。

尤其,故事中登场的龙,在他们原有的世界里,其实都承担着非常沉重的任务与职责;战斗、对抗、管理,这些远离我们的事物,恰恰就是他们在那个世界里所经历的日常。
只是,在他们的日常里,没有多少人陪伴,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平等地与他们交流,这就使得他们,一直以来都缺少着一个可以松懈、且安心下来的归属。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清晰地意识到,托尔(以及之后登场的其他龙)为什么会如此地重视且喜欢小林;这是因为,小林是第一个能够无视实力的差距,无视身份地位的差距,甚至是无视种族的差距,平等地与她交流的人。
换言之,小林很可能是托尔这个高等生物,度过了上千年之后,所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而我们回过头来思考,究竟是什么,让小林能够以这样平等的方式与这些龙相处呢?
虽然小林最初的胆识,也是凭借着喝酒疯,才能做到这样平等的交流;但在那之后,小林依旧能够平等地看待托尔他们,甚至不只是她,其他的人类,即便感到惊奇,也会迅速地适应,并以相似的态度去对待龙族。
这背后的理由,肯定不只是个人因素在作祟;在背后支撑着他们能够平等交流的关键,或许和我们这个世界的安逸与平和有关。
正因为平和,我们才能安心地对谈;因为平和,我们才能给真正的尊重彼此的灵魂;也因为平和,我们才能够度过这个充斥着平凡与幸福的日常。
而这样的安全感,其实是具有强大的包容力的;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无论是龙还是人,在经历了这样的日常之后,都会不自觉地学会如何遵守社会规则,试图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日常吧!

我不知道大家两季下来最喜欢的桥段是什么。
我自己最喜欢的,是第二季第六集中,康纳和才川两人沿着河边散步的那段剧情。
在这段剧情里,两人向着一个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方向走去,路上看着形形色色的人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活动。
这段剧情,没有特别令人发笑的喜剧,也没有富有张力的情节,仅仅只是展现了一段再平凡不过的日常;但是,在这段简单的日常里,我们能够真挚地感受到源自于这份日常的力量,那个基于平和,所形成的微小的幸福感。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作品的日常桥段,是如何带给我们治愈与感动的呢?
那是因为,我们透过这个故事,透过故事中龙与人的视角,再一次的意识到那些因为习惯,而被我们忽视的幸福。
或许我们该这么反问自己:
我们又是多久,没有好好停下脚步,让自己放慢下来,去进行一段毫无实质意义的活动,进而去感受那个被我们忽略已久的平凡与日常了呢?

如同我在《日常》的观后感专栏的末尾所提到的一样,透过将日常中微小的幸福给放大与传达出来,进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平凡的珍贵与美好,其实是京都动画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核心价值。
本作《小林家的龙女仆》自然也是体现这个核心价值的绝佳范例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日常》里的那句名台词:“我们一日日度过的所谓的日常,实际上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其实也是对本作最好的一个注解。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这样强调“日常”与“平凡”的故事的话,那么《小林家的龙女仆》这部作品,你绝对不该错过。
简单评分:9/10
ps:另外,因为“龙”的引入,作品不时也会提及他们在那个世界中的不平凡“日常”,甚至有几段都被处理得相对严肃;但即便是这些桥段,它的目的在我看来依旧是为了要衬托出我们这个平凡的日常的可贵之处。例如第一季中对于寿命不同步的讨论,其本质也是对于“如果这样的日常注定会消失,你是否还会继续珍惜”的这个问题,的一次犀利的提问;又像是第二季最后托尔讲述自己的过去,其实就是试图在强调,与其失去一切羁绊去换取自由,不如让步部分的自由来换取与他人的陪伴的这个价值,其本质亦是对于日常的价值倡导。所以,本作确实算是一部相当彻底的“日常”向作品了呢。
ps2:第二季相比起第一季,如同我文章所说,更侧重于日常部分的描写。所以如果是偏爱“喜剧”的观众,可能会觉得第二季的观感不如第一季;但如果你也觉得日常的部分更有价值,那么整体来说第二季的观感应该还是会略好于第一季的(撇除第二季前两集比较仓促的处理之外)。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啊。对于专栏或动画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