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梳理与例题选讲:§07 磁介质

磁性与分子磁矩
> 所谓磁性物质,就是没有外磁场时也可以形成有序的磁矩排列,从而对外体现出非零的固有磁矩。没有磁性,就是说外磁场为0时磁矩完全混乱。但是加了外磁场后,不管是不是磁性物质,内部的磁矩都必然会形成有序排列,因为有外力驱使它这样做。这种有序排列可能会加强磁场,也可能会削弱磁场,分别称为顺磁和抗磁。 ---来自允文君的评论回答2021-03-16 19:15
整理如下
1.磁性分类:
- 磁性物质:没有外磁场时也可以形成有序的磁矩排列,从而对外体现出非零的固有磁矩
- 非磁性物质:外磁场为0时磁矩完全混乱
- 铁磁质
- 超导体
2.对外磁场性质的分类:在外磁场作用下,不管是不是磁性物质,内部的磁矩都必然会形成有序排列
- 顺磁性:在外磁场作用下形成的有序排列可能会加强磁场
- 抗磁性:在外磁场作用下形成的有序排列可能会削弱磁场

# 物质磁性的分析
- 现象: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与螺线管的分布一致

- 猜想:(安培)分子电流
分子电流(安培1821):认为磁体产生磁场是因磁体分子具有环路电流的宏观现象【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1908)】

安培假想为原子-电子为行星模型,其可当作环形通电线圈
** 磁矩【第6章(1)】:其属于一类物质——磁偶极子
> 磁偶极子的物理本质确实不是电流,而是一对磁荷。这个词可以作为一个名字出现,就代指一个电流环,只不过它的物理本质在一些时候不能拿来使用 ---摘取允文君的评论回答2022-04-30 19:49
此时分别求出电流 I 和 而电子磁矩 m_e = I × S,可得

注意:角动量 L 与电子磁矩 m_e 反向,因为角动量根据速度v方向,而磁矩根据电流方向(与速度反向)
使用电子角动量L表示电子磁力矩M,是因为电子角动量L具有量子化的性质,也发现其有方向的量子化的性质
** 磁偶极子的性质
远场的磁感应强度B

与电偶极子类似表达式(电磁学的偶极子:电偶极子、磁偶极子)

** 分子磁矩关系图
分子磁矩:核外电子的轨道磁矩 μ_l + 核外电子的自旋磁矩 μ_s (因原子核磁矩过小而忽略)
电子自旋为其禀性,不等同于电子自转,表现为角动量

# 磁偶极子在外磁场B0中的行为
## 稳定性

在磁矩作用下使得磁偶极子回到平衡位置
回顾讨论电偶极子的极矩 P 与外磁场 E 的关系:同向稳定,反向不稳定(由电势能分析)
【第一章:电偶极子】(无笔记,不考虑补上)

X能量可表示为:(up主说他也不清楚是什么能量)

则与电偶极子类似,电子磁矩 m_e与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同向稳定,反向不稳定

由上图可知,在外磁场作用下,物体将会体现出磁性。问题:抗磁性为何会出现?
## 固有磁矩:分子磁矩不为0时的磁矩
抗磁物质:当物体分子磁矩为0(无固有磁矩)时,则会表现为抗磁性。
思考:抗磁性体现出削弱磁场的原因
> 介质处于外磁场时,由于电子磁矩的进动效应(角动量指向发生改变),而产生与外磁场相反的的附加磁矩

顺磁物质:分子固有磁矩转向与外磁场方向一致,而电子的磁矩进动效应相对于固有磁矩较小,因而总体体现出增强外磁场,即顺磁性
注意:顺磁质仍会表现出抗磁性,但相对于抗磁分子弱
# 例题:分子磁矩
求木棒的磁力矩M

- 微元分析

磁力矩微元dm

注意:积分式中无π,因此结果中需消去π ——来自评论区与弹幕的提醒

非磁性物质的磁化
# 磁场的一些概念
- 磁化强度M
- 原磁场B0
- 磁化附加磁场
- 总磁场

# 磁化强度M
回顾第四章:电介质
极化强度P:电偶极矩p的体密度,为一个矢量

## 磁化强度M的环量

## 磁化物质的性质
- 电流分布于表面
被磁化而均匀分布的磁偶极子,相邻间的电流相互抵消,进而内部将无电流,宏观上体现为电流分布在表面

而表面的电流应使用电流的面密度
- 电流的面密度
电荷体密度 ρ ,而电流面密度 j 则可以表示电流的体密度

定义(注意:法向量n的方向),此时面密度与磁矩同为环形且同向

# 磁场强度H ——磁感应强度B的安培环路与磁化强度M的环量的推论
将磁化电流量使用可测的外部量表示
(类似电位移D【第四章电介质-极化电效应】表示如下图)

磁场强度H的推导如下(其中:传导电流 I_{c}、位移电流 I_{α}【第六章:电磁感应(2)-位移电流】、磁化电流 I')


## 磁场强度H的衍生概念
条件为在均为各向同性的介质里
- 磁化率 χ_{m}
注意:磁化强度M与极化强度P的表达式区别,磁化率 χ_{m} 可正可负,而极化率χ只为正数不同

- 相对磁导率 μ_{r}、绝对磁导率 μ

- 磁感应强度B、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平行

顺磁物质: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同向;抗磁物质: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反向
## 磁场关系谱图(条件为在均为各向同性的介质里)
传导电流 I_{c} 题目较为常见,而位移电流 I_{α}较为少见

### 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的有条件关系

条件:当介质均匀且各向同性,且磁化电流 I' 不会改变原有传导电流 I_{c} 的对称性
- 例:通电螺线管
螺线管内部填充相对磁导率为 μ_{r} 介质,已知电流 I_{0},匝数密度n,求磁感应强度B

在均为各向同性的介质里,磁感应强度B、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平行。
- 顺磁物质: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同向
- 抗磁物质: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反向

思路:电流密度 i' -> 磁场强度H -> 磁感应强度B
** 电流密度 i'

** 磁场强度H

** 磁感应强度B

## 磁场的界面连续性

### 法向分量

法向的连续性

### 切向分量
切向分量分析

计算磁场强度H的环量

当总电流密度 i_{0} = 0,则截面切向分量连续

截面切向分量连续时

### 折射定律
法向分量恒成立,而切向分量为有条件成立

- 例题
法向分量连续,从而确定磁感应强度B相同

无传导电流,切向分量连续,此时磁场强度H相同

### 磁介质的磁场能量
上式为磁场,下式为电场

例题补充
# 例题
## 例1:圆锥形磁介质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均匀分布在圆锥体内部的磁介质的磁化强度为M,求电流密度 i' 与 总磁矩m

- 电流密度 i' 如上

- 总磁矩m

方向向上
## 例题2:同轴电缆
已知内部半径为R1、通有电流 I 、含有相对磁导率 μ_{r1} 磁介质的实心圆柱,外层半径为R2。而环内的为相对磁导率 μ_{r2}的磁介质。
问题:
- 磁感应强度B、磁场强度H的分布
- 电流面密度 i'
- 磁化电流体密度 j'
- 总的磁化电流 I'

求解:
- 磁感应强度B、磁场强度H的分布
** 磁场强度H的分布


** 磁感应强度B

分类讨论磁感应强度B

- 电流面密度 i'
磁介质均匀分布 => 磁化强度M、磁感应强度B、磁场强度H平行


- 磁化电流体密度 j'
** 计算磁环强度M的旋度求出

** up主的方法
只有实心圆柱体有电流,因此只有此处用磁环电流体分布
由对称性可知磁化电流体密度亦为对称分布

由安培环路定理得

结果为

- 总的磁化电流 I'
** 第一种方法

** 第二种方法:安培环路定理

## 例题3:同轴电缆2
求中间部分的磁感应强度B

磁场强度H的环量

由界面连续性可得

求解磁化强度H,得

则磁感应强度B

* 铁磁质
# 铁磁体的性质
由磁化率 χ_m 分类

当外磁场撤去后仍然能保持磁性原因 => 磁畴(如下图块状分布)

# M-H图像(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
对于铁磁体图像为凸函数(M极限值为饱和值)
- 外磁场加入时的函数图像

- 外磁场退出后的函数图像

M_{R} 为剩余磁化强度:外磁场退出后所保有的磁化强度,与磁化过程(时长?)有关
H_{R} 矫顽力
# 铁磁体的分类
- 硬磁:M_{R}大,应用:永磁铁
- 软磁:M_{R}小,应用:电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