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交流其二

2023-02-15 15:23 作者:张锐钢Tracy  | 我要投稿

2019年5月2017级杨同学e-Mail我表达其想在暑假跟课题做科研试一试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这个尝试来判断将来是想做学术还是走向临床。我回信:

杨同学你好,来信已悉,情况是这样的,这个暑假时机还不成熟,本学期的任务对我而说主要是申请经费,经费的下达要一长段时间之后了,也就是说现在我这里还没有正式开展实验,明年暑假如果你们还有兴趣我们再联系。 

我也帮忙问了下教研室张主任,她这里也不需要而且也不是你感兴趣的机体功能领域。 

因此,如果你们想提早接触了解一下,看自己有没有相关天赋与热情,不想浪费宝贵的一个暑假,我推荐你们找找其他地方,确实有不少本科生跟着南海药物研究所、微生物等处在做科研助手。 

“师生间重要的是开诚布公地沟通”,说得好。我对自己的一个追求就是对学生open。

“不想去当临床医生,有一点点想从事科研工作” 我能理解你所经历的徘徊、对未来不确定和何去何从的忧虑.......哪条路都有起伏,现在的很多感觉、想法其实还没有经历实践检验,将来的工作、婚姻、生活等实践很可能颠覆现在的感觉,不必束缚自己。

小马过河,深浅自知。无论什么样的未来都是自己要经历的,在不断的经历感触和挫折中体会即成长。在这其中,重要的事情并不全然是选什么样的职业,还有切实提升自己的内核与精神。例如刚健有为的外显和厚德载物的内心,绝不骄傲自满更不妄自菲薄。在本科阶段提早接触科研固然是好的,但你还是要明确这只是战术层面。做什么样的自己,自己有什么样的内在追求和思想定性,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和品格等,才是战略级别。许多导师在选学生的时候性格往往是压倒性的因素,在性格、追求等差不多的情况下会着力考察科研背景等。 

“抱着不甘落后的心来向老师争取这次机会”,如果是因为不甘落后,则大可不必如此。你还好,有好奇心,在实验中或许能时常提问以明白为什么,有些学生只是为了这个过程,为了将来能够有一定筹码就行,在具体实验中不会锻炼思维的,只是在做特定的操作。

......

(有删节)




交流其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