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需宽恕:《荒野大镖客2》唐斯夫人支线
在《荒野大镖客2》里,我最喜欢唐斯夫人这条线,尽管它没有太多刺激的游戏体验,但它是最能诠释整个游戏的一条线。唐斯夫人的剧情贯穿了整个游戏,亚瑟前后对唐斯夫人的态度说明了亚瑟如何真正找到自我——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残酷。
《荒野大镖客2》是款具有悲剧色彩的游戏,每个觉得游戏肤浅的人都可以去玩玩它,你不会感到轻松,因为亚瑟的死亡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先是精心筑造了华丽无比的宫殿,又亲手一点点将其摧毁,不给读者留下丝毫不切实际的念想,因为故事的发展注定了这些悲惨的结局。《荒野大镖客2》也是如此,它撰写悲剧,并非直接描绘死亡,而是让我们操纵着亚瑟去完成各种任务,一起在西部快意恩仇,去帮助那些落魄的乞丐,受伤的老兵,还有那与自己相爱却注定无法同行的玛丽。我们与亚瑟同呼吸共生活,一同漫游于这个世界,而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承受亚瑟之死带来的痛苦。毕竟,与帮派的许多糙汉子不同,亚瑟有着善良而细腻的内心。唐斯夫人这条线本质上关乎宽恕与救赎,故事始于施特劳斯派给亚瑟的一笔要账任务,施特劳斯是个无情的高利贷者,一些走投无路的人为了暂时的轻松会到他这里寻求资助,却要因此承担起被债务逼死的可能。这种看似公平的资本主义交易其实是对穷人剩余价值的剥夺,亚瑟也在日记里面写道,他非常不喜欢要债这种任务。亚瑟曾以残忍手段逼迫其他债户还款,但在唐斯这里,他却难以进一步追讨。再怎么说,亚瑟也是为黑帮卖命的人,手上沾满无数鲜血,面对唐斯,他上去就是一顿狠揍,甚至恶狠狠地逼问唐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妻儿还清债务。但亚瑟终归不是真正冷血无情的人,当他看到唐斯的确一贫如洗时,还是选择了离开。可亚瑟没有想到,他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打死了唐斯,而阴差阳错中,唐斯的肺结核也不幸传染给了亚瑟。

如果你再注意更多的细节,你会发现唐斯先生是个善良的人,他在自己没多少钱的情况下,还坚持着做慈善,亚瑟在酒店打架时,劝架的也是唐斯先生。如果我们从现代的角度来思考,唐斯虽然善良,却没有足够的责任意识。如果他不去做慈善,也许不会落得这般下场,他的妻儿也许不会遭受无妄之灾。然而,人生的命题何其复杂,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世界尝试生活,并且没有第二次生活的机会。唐斯的善良让他得到了妻儿的爱戴,却不能改变他患病挨打而死的结局,人的局限性与悲剧性在这一情节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如何,唐斯本不该就如此死去,亚瑟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亚瑟第二次前去要债与唐斯夫人相遇,此时唐斯已经去世,但亚瑟仍坚持要债:“你丈夫拿那笔钱的时候就清楚规矩,事情变成这个样子,我也觉得遗憾......但他有过选择。这世道就是这样,不能怪我。”面对唐斯太太的质问,亚瑟并没有表露出太多情绪,而问及他为什么不担心死后的生活时,亚瑟冷酷地回答:“唐斯太太,我希望自己会受尽煎熬,饱受折磨,否则我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这段剧情和对话在我看来相当重要,它揭示了亚瑟身上一种浓厚的“求死欲”,亚瑟的内心同时存在两种情感——一种是善良的,对这个世界还抱有善意的想法,这一点可以从亚瑟的许多表现看到;另一种是黑暗而不确定的,萦绕心头的求死欲。亚瑟是个亡命之徒,生存于枪林弹雨之中,杀人的同时自己也像在钢丝上行走,因此他和爱人玛丽之间注定有缘无分。亚瑟并不知道他能在这个世界上抓住什么,尽管他有着善良的内心,却没有什么能作为他生命的支点。活着,对亚瑟来说就是走向死亡的道路。亚瑟一天天活着,他经历的一切让他深深体会到了人性的肮脏,他讨厌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生活,但他同时也憎恶自己。由于大环境的恶劣,亚瑟本应承担的道德压力转化成了自我厌恶及求死心理,这个世界不值得,他也不配拥有美好的未来。在要债这段剧情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亚瑟并非完全没有良心,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按照规矩行事,但他做得也远远不够好。此时的他没有料到,自己的作为会把这对母子逼到何等境地……亚瑟第三次、第四次与唐斯太太相遇都没有取得对话的机会,见到唐斯太太的情况他感到非常惊讶——贫困交加的唐斯太太已经沦为一名妓女。见到亚瑟,唐斯太太也惊慌失措,不愿面对亚瑟,没给他多问的机会便跑开了。直到第五次,亚瑟取得了和唐斯太太对话的机会。此时,新的任务开启,名叫“毋需宽恕”。遇见唐斯太太时,亚瑟想要表达抱歉却无从下口,他试图为自己辩解:“这个国家的人做事就是随心所欲,这不是我的错,这世上所有人都一样。”唐斯太太反驳道:“随心所欲?那就去干些好事,而不是仅仅做一些天杀的坏事。”从对话中亚瑟了解到,她的儿子阿奇正被矿工无情地压榨着,这使得亚瑟意识到自己需要去“随心所欲地”去做一些好事,亚瑟身经百战,但这次打斗是他生命中最酷的一次。即使此时亚瑟已疾病缠身、大限将至,他也还是赢下了这次战斗。阿奇到底是个善良的孩子,亚瑟只希望自己承受罪恶,不想波及这个孩子。亚瑟不再随心所欲地活着,不再像那些不负责任的浑蛋一样活着,他开始寻找内心的平衡。亚瑟当然不会道歉,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像钉子刺入木头一样永远留下了痕迹,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注定只能忏悔而不能原谅。这点也是《荒野大镖客2》的一个伟大之处,它并不回避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问题。相比之下,畅销书《追风筝的人》几乎只有夸饰的煽情与刻奇,如果不是哈桑,主角阿米尔甚至未必能意识到自己的罪行。亚瑟的迷人之处也在此展现出来,不仅是外在展现的魅力,更重要的是——直面自己的内心,而不逃避任何问题。在亚瑟与唐斯太太的最后一次相遇中,囿于自尊的唐斯太太终于收下他的钱,在马上,亚瑟继续表达着自己的忏悔,唐斯太太也不再追究,毕竟唐斯的死亚瑟其实不必背负太多责任。但对亚瑟来说,他不要任何形式的原谅,因为他无法对自己的罪行释怀:“我知道我毁了你们的生活,为此我每天都痛苦无比,但是......不要为了自尊心,搭上生命,什么也别说,也不要谢我。”想要表达感激的阿奇最终也没有说出来。故事到此结束,亚瑟没有原谅自己,而此时的他,距离死亡也不远了。

正是亚瑟的这种不原谅,才让他在精神上有了真正的进步。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你必须去面对你那些你不想面对的东西。古代传说中,亚瑟国王有一只圣杯,这只圣杯象征着重生与涅槃,试问这只圣杯上哪找去?每个骑士都把他的目光投向森林最黑暗的地方。是的,想要寻找圣杯,就得前往那个最黑暗的地方。中国的电影或游戏,在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为什么依然做得不好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依然缺乏直面复杂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也顺便提一嘴基督教,基督教文化无疑是西方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亚瑟的救赎与找寻自我的过程中,整个故事内涵也与基督教文化密切相关。故事中亚瑟多次提到不要复仇,因为复仇往往会让更多无辜的人牵连其中。而且,人是有局限性的,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的开篇引用了《圣经》中的一句“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意思是说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是人本身不能解决的,只能交由上天解决。复仇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当然,《荒野大镖客2》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不止于此,它细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