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知识点|走马楼吴简、王家台秦简

遗物
名词解释
来源:《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著
NO.01
走马楼吴简
三国东吴纪年简牍。1996年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市走马楼建设工地一口古井中。出土简牍包括竹简、木简、木牍、封检等共计14万余枚。一般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120字,竹简每枚30~40字。走马楼吴简出土数量多,是20世纪继殷墟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中国出土古文献资料方面的一大重要成果。
考查院校:2011武汉大学(选择题)
NO.02
王家台秦简
秦代简牍。1993年湖北省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荆州镇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共计清理出竹简800余枚。其书写时间上限不超过公元前278年,下限不晚于秦代。简文内容主要有《归藏》、《效律》、《日书》、《易占》等。其中,《归藏》简394枚,约4000字,为久已失传的上古易书;《效律》简96枚,与睡虎地秦简相关内容基本相同,对校订后者顺序有重要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