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我不能失信》
2020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真题
《我不能失信》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请你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的朗读任务之间的对话。(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3)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谁能说说“失信”的意思?(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这个题目还可以怎么说?(我要守信)
(2)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是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PPT出示资料袋,学生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环节二:初读课文,感知“信”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
①借助拼音读课文。
②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③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同时出示本文的生字及几个难读的词让学生认读:早餐、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3)小组探讨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出示课件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②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③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4)概括故事内容。
环节三:读悟结合,品位“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呢?画出相关语句并作简单批注。
(2)“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承诺。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他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面对妈妈的提议,庆龄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想象一下庆龄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态度?根据理解朗读语句。
(5)加入人物对话,根据对话,你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的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学生默读思考,作批注,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6)除了对话,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A.“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的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总是弹不准。”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庆林本来是想留在家里的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B.师生接读宋庆龄守信用的语句。
小结: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守信用的小庆龄仿佛站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想要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
环节四:讨论交流,深化“信”
(1)最后小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环节五:课堂小结
一诺值千金,守信是我们大家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环节六:布置作业,延伸“信”
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摘抄本上,找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读一读。
环节七: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遵约定,守信用
(语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