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英帝国剑士》(四)

2021-12-11 19:36 作者:Cangfeng197  | 我要投稿

第40马德拉斯步兵团的G·波特·卡米洛中校记录下了第74高地步兵团的帕特·多诺万中士在1803年的马赫拉塔战争中,围攻埃利古尔时的奇遇:“在开战前几天,斯金纳上校率领麾下的黄衫军加入了我们,大家都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当时缺乏骑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敌人中少了一支劲旅。当攻城开始时,我所在的轻骑兵连是先锋之一,攻城危险而艰苦,但城破后便是‘先生们,请自便’(指自由掠夺)的时间,我的伙伴们在这一事项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我自己也搞来了一大袋卢比,我想我不如把它从肩膀上卸下来,藏去某个安全的地方。当我打算回到营地时,大群辅助军和流氓地痞从各个门涌入城内,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还没走出50码远就感到了危险。于是我向四周看了看,期望能找到一个穿红衣的自己人,如果他愿意的话,我可以以一半卢比为代价请他护送我回到军营,两个人走在一起,被割断喉咙的可能性也能减半。但我没遇到一个自己人,于是我便开始检查自己的武器,确保子弹上膛,枪机状态良好,这时,一个黄衫军从我面前悠哉游哉地晃过。”

“‘你好啊朋友’我朝他打招呼,‘如果你是打算来整点什么好东西的话,很可惜你来晚了,但你看,我可不是空手而归的,你要是愿意护送我回到营地,我就跟你分享我肩上背的好东西。’”

“‘全心全意为您服务,好人’他用流利得惊人的英语回复我,‘你这么做很危险,非常危险,但请不要担心,我会陪着你的。’”

“我的新朋友的皮肤像其他黄衫军那样黝黑,但他有一双像鹰一样锐利的眼睛,我能闻到他骨子里的坚韧可靠。我们两个继续前进。果然,不出我们二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在离营地还有两百码远的地方时,起码七个全副武装的家伙朝我们冲了过来,我立刻将沉重的卢比袋子丢在脚边,拔枪射向打头的那个,那人猛地跳了一下,往前扑倒,那一枪打穿了他的脑袋。第二个人被我的刺刀刺倒,但不知是因为刺刀上没有上油,还是那人穿着棉衣的缘故,我的刺刀卡在了他的心脏里。我还没来得及将刺刀拔出,第三个人的马刀在我眼前一闪,砍向我的脑袋,我心想:‘这下完蛋了’,但就在这时,我的新朋友冲到我们二人之间,将那人的脑袋轻松卸下,他的脑袋就像一颗耗尽动能的炮弹那样从我身侧飞过。我转过身来试图帮助他,但我还是得先把我的刺刀抽出来。我的新朋友就像练习一号斩那样,轻而易举地在一分钟内斩掉了三个人的脑袋,看起来还不比摘卷心菜费劲,而剩下的那个脑袋的主人则像魔鬼在亲自追赶他一样,飞快地跑掉了。”

“我那黄衣朋友轻描淡写地擦干净了他的剑,那神情就好像他是在吃早餐一样,我又背起了那个沉重的袋子,直到我们回到本方阵线,都没有再受到攻击,我们回到营地后,我对他说:‘我这么说吧,兄弟,如果不是你帮我,我就倒大霉了,要不是你帮我,我肯定会啥都不剩的,你说你想要什么吧,我绝对不讨价还价。’”

“‘拿好您的东西吧,好朋友’他用之前那样的完美口音回答我,‘我很高兴能为您做出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您为斯金纳上校的健康干一杯就好了’”(《浪漫军中事》,1853)

詹姆斯·斯金纳有一半印度血统,他因组织了著名的印度非正规骑兵团而闻名,该团通常因他们的外套颜色而被称为“黄衫军”或“黄小子”。

孟加拉第62步兵团的F·J·贝洛上尉提到:“我记得已故的斯金纳上校,他指挥着那支被称为‘斯金纳之马’的光荣部队,考虑到他算得上半个本地人,没人比他的评判更公正了。在问及他的意见时,他认为,印度剑客的技术被高估了,他们实际上并不能与同等训练程度的欧洲剑客相提并论,如果本地剑客的第一刀没起作用(要是起作用的话肯定是侥幸),那在接下来的缠斗中他就会被经验丰富的欧洲剑客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们很难回到守势,因为他们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砍出第一刀上了,这种劣势被本地的印度弯刀的形制进一步放大了,本地的印度弯刀将手部包裹在一个大铁圈里,限制了手腕的灵活运动,而这对剑客能否及时收回武器转为防守至关重要,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武器上不会发生。虽然印度弯刀的刀柄设计令人反感,但当这种刀柄加上锋利的刀刃时,使用者就能用它使出残忍的杀招,在缅甸战争期间,我曾见到一个缅甸人被一名非正规骑兵干净利落地斩首,这一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这非常可怕”(《一个老手的回忆》,《亚洲杂志》,1844年)。

如果斯金纳认为印度人不懂佯攻的话,那他遇到的一定是菜鸟,因为佯攻,即所谓的hamlé ká dhóká或dikháwé ká hamlah,是印度剑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腕的灵活运动会导致欧洲人的剑在持剑者手里乱晃,让他们无法用剑尖或剑刃做出有效攻击。

“印度弯刀”贝洛继续写道,“在老手手中相当致命,它从剑刃中心开始向上弯曲,剑刃很宽,经过良好的淬火,像剃刀一样锋利。因为金属刀鞘会让剑刃磨损,所以它的刀鞘一般是木头或者皮革制成的。它的形状不适宜刺杀,所以刀尖用得很少,刀刃用得很多。为了辅助这一点,印度弯刀的刀柄尺寸很小,而且刀柄不厚,不容易在手里乱转。当地人一般都能熟练地使用它,除非是亲眼所见,否则外地人很难相信它有如此大的威力。我曾多次看到人被砍断手腕或者斩首,然而,首级很少被一击彻底砍断,总是有一小块软骨还连在身体上,让这一景象更加狰狞可怕。”(《印度杂耍人》,《彼得·帕里年鉴》,1869年)

在缅甸战争期间的一场小规模冲突中,一名印度骑兵队的军士,以奉献的心态,强有力的胳臂和精良的武器打出一记横扫,割断了一个缅甸人的脖子,只剩下一块薄薄的皮肤连在驱赶上,苏巴达少校(或另一名印度高级军官)将这个案例作为印度弯刀优越性的证明:“看,这样的伤口只有最强壮的欧洲人才能做到,但换了印度弯刀后,就算是最羸弱的印度斯坦士兵也能做到一样的事情。”


《大英帝国剑士》(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