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瓦尔登湖面的少女与湖畔的少年》

前言: 今天不更明日方舟。这篇文章是之前有一次被语文老师强制买了一本20元的书并要求参加一个比赛时写的,作文题是看《瓦尔登湖》写读后感。我以为是征文比赛,谁知道就是普通的考试(还有其它题和有作文格的答题卡),当时我就火了,该死的考试配不上我高贵的文章!于是就敷衍了事了,但原稿一直在我手上。我没看过这本《瓦尔登湖》,只好结合那个20元的书上的节选《湖》和百度资料瞎胡乱写,是结合了我自己的情感经历构想改编的小说,当时把我们语文老师看得目瞪狗呆,甘拜下风,直呼遇到对手。凯尔希曾说过,“好的作品不能被埋没”(滑稽),所以大家就原谅我这次任性吧!(可可爱爱)
较 长 警 告(好几千字)
正文
《瓦尔登湖面的少女与湖畔的少年》
(一)
我在这片松树和橡树林里,在瓦尔登湖里已经住了一年多了。是的,我已经在《瓦尔登湖》里住了一年多了。这一切,还得从一年前的那个秋天说起。
高一对我来说,有趣远远大于学业加重。新的班级,新的老师和同学。而最让我期待的便是那个要和我度过整个学期的同桌。然后我便看见了她,只有一米五几的个子当时并不算矮,看上去肉肉的但不显胖的脸,圆润小巧的鼻头,中等鼻梁上的黑色圆框眼镜以及镜片后面那两枚琥珀色的宝石。但就是那一头卷曲的齐肩短发让我在这样一位长相讨喜的女孩子面前小心谨慎。我的天!才来就碰到一个烫头发的!
可事实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她的性格与我想的恰巧相反。她很文静,没什么朋友,有许多课外书,休息时间基本上在看书。我的语文成绩不好,可也不算讨厌看书,可她带的诗集、散文,我确实欣赏不来。我心目中的文学少女应该是那种黑长直啊。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江鱼烟。当时我还觉得这个名字很怪,但是现在想来这不搭调的三个字居然能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夕阳西下,耀眼的红光铺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几条鱼突然跳出水面,江边的一户人家上空飘出缕缕炊烟。如果说名字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那她可真对得起她爸妈的。为人谦和,与世无争。这是我对她的印象。她身上总有一些让人感受到平静宁和的因子。我唯一一次搭话是问她头发,她说是自然卷。看她不愉快的样子应该被老师询问过。
我们的关系没有因此变好,因为我不喜欢交际,爱好也非主流。但她却主动来找我搭话了,就在期中考试之后,这明显是叫我们语文的班主任的“功劳”。她的语文全班第一,我也是,倒数。我还比前一名的老兄低十三分。
“班主任想让我帮你提高语文。”她的声音和语调都令人舒适,“我看见你其它成绩都不错,唯独语文。”
我有点不知所措,但她明显是误会我了,也许是觉得因为我是“坏学生 ”,此时正对她充满不屑,所以才没有回答她。
她直直地看着我“也许你觉得现在才高一,没必要那么认真。可语文是十分看中积累的。我想教你的不只是书上的死东西,而是一种能让你很好地自我提升的方式。”
她的嘴可没随她的性格
“你打算怎么帮我?”
“能够让你很好地阅读文章……这本书借给你看”
我从她手上接过那本书,梭罗的《瓦尔登湖》
“你给新手推荐这个?”
“什么意思?”
“它似乎是一本散文集,而且是写景的我其实不讨厌阅读,我最喜欢看的应该是推理小说类。但是,我很讨厌写景的文章,它们过于枯燥。”
“这就对了。”我们的泰迪小姐不以为意,“它不但是写景散文,而且很难懂。我只是希望你能感受到环境的魅力,这次小说类文本环境作用题你一分都没有拿到。我认为你太过浮躁,而这正是一本你静下心来才能读懂的书。”她推了推眼镜,似乎很满意自己的计划。
“等等,你说我太浮躁,何以见得?”我有些不甘心却只是在逞强
她一时语塞,小声嘟囔了两次“比如说” ,“比如说你每天放学都不背书包,只用手那几本书就跑了,这正体现你沉不下心来,性情浮躁”这明显是瞎扯了一个
“我平时都不动书包的,里面只放了少量平时不用的书,只有需要一次搬许多书的时候才用书包装书。”
“咳,总之,你先看《湖》这一篇,主要是写湖水的。你也不能光看,一边看一边拿铅笔划你想划的句子,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与评价,这就像老师批注作文一样,然后拿来给我看。”
(二)
那天晚上,一进入这片森林我便后悔了。我们伟大的,可爱又可恨的(我敬佩他,可我当时真的讨厌他的散文)亨利•D•梭罗先生的境界实在是太高深了。那变化多端的湖水,我承认,我是有一定收获的。至少让我欣慰的是我很喜欢这种简朴隐居生活和呼吁重视环境保护的题材。而且我从神奇的百度上搜到了写作背景与作家资料,所以我敬佩他,梭罗先生。但是这一切都在我为文章做批注露了馅。呵,批注!我记得我写得最频繁的词汇“很好”、“很棒”、“很漂亮”,活像个刚学中文没多久,正在写中文作文的外国人。可我当时是挺满意的,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给我们的江老师审阅一下了。
“嘿,apple!” 我第二天一进教室就来到她的桌前(她总是来得比我早,来看书),把《瓦尔登湖》翻到《湖》,拿手指给她看,上面已经多了许多笔迹
我坐在座位上。她马上就看完了,面无表情但声音柔和地对我说:“我能看出来你很认真地了解了这篇文章。也许你昨晚要比平时要更多沉下心去看这篇文章。”她打算先夸夸我
“是的,我还借助百度了解了作者的心境,进而去读懂它。”像是个邀功的孩子?也许。
她拖出一段鼻音,组织了一下语言:“但我还是觉得你看得太过表面。”,她歪着头确实很可爱:“呃……就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那种表面。这从你的批注能看出来。也许你可以先从赏析修辞手法做起。你看它是有许多比喻的,比如说'白湖和瓦尔登湖是大地表面上的两块巨大的水晶'。”
好吧,先赏析修辞手法。从那天起,我就在这里定居了。我站在瓦尔登湖畔,而她在湖中央,我们相隔四分之一英里(瓦尔登湖的半径)。我跳进透明的湖水里,成了米开朗琪罗的研究品,奋力地向她游去。
当她发现我读文章的能力确实上升了以后,又开始给我推荐其它类型的书,从诗歌到我最喜欢的推理小说。她的书确实挺多的,国内和国外的都有。我从开始的单方面受教到后来可以与她争论几句。我原本以为她从高一就要和其他“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开始“三年宏图大业”,但她其实只是注重各科素养上的训练(所以她才有这么多时间看课外书,而不是在刷各种题),我倒是很赞成。而且她还很喜欢曲调舒缓悠扬的纯音乐,我愈发觉得她是瓦尔登湖的湖神。
总之日子就是这样过去的,我过完了整个高一。事实证明她是对的,配上语文老师传授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我高一下期的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进步很大。从现在来看,以前的我,阅读文章确实太过浮躁了。期间我还参加了一次班内关于读书的演讲赛,我讲《瓦尔登湖》。我第一次上台演讲,身体发冷(我紧张就这样),还好没影响我的声音,同学们也认为我不错。六位参赛者,我莫名其妙拿了第二。我看见她笑了。等一下,右边脸颊上有一个梨窝。她真像晶莹剔透的瓦尔登湖,我的可希诺大钻石!
(三)
快乐就像森林里的雾。来时使里面的人感到迷幻,可它走得太快了,而且悄无声息。我当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和她平时除了读书与学习其实很少谈其他的。总之,她因为一些家里的事要转学了,而且要到外地生活。我甚至不敢跟她告别,让她像森林里的雾好了!等雾散尽后,森林里的人只感到特别冷。
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在期末考试之后,是老天爷的功劳。我在买书回家的路上碰见了她,我们一起走进了一家甜品店。每人点了一杯奶茶,还有一些小吃。
“我明天就要走了。” 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但声音比平时低沉
她见我只是用同样低沉的声音“嗯”了一声后,将注意力放在了桌上的书上,“你买了什么书?”
“东野圭吾的《神探伽利略》。”
“是推理小说吗?我没看过呢。”
“嗯,你要是先看先借给你。”
“可是,你还没看过吧?”
“没事,你以后还回来就是了。”
她沉默了一下,吸了口奶茶:“那个,我……不,算了。”
她最后没拿走那本书,我当然知道她想说。在暑假里我整理我那很久没动过的书包里的书时,发现里面多了本《瓦尔登湖》(是她当初借我的那本),不在我习惯用来放书的那层,她知道我是不会提前发现的。在书空白的地方有两行特别漂亮的字(我还真没见过我身边的人有会写瘦金体的),第一行是她的名字“江鱼烟”,第二行则是《瓦尔登湖》里的一句话“智慧和纯洁出自勤奋,无知与堕落源于懒惰”。那现在让我用“湖水”向你回个礼吧:“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里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我在这片松树和橡树林里已经住了一年多了。我从来没有在夜幕降临后看见瓦尔登湖,但我却时常看见你,我的安娜贝尔。一切还是和那个秋天之前一样。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灵魂一直想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