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虫叹》第十四章:石炭林海(其二)
且说途中周德乐将不久前在玉琼庄经历的战争在脑中回忆了一遍,忽地向玉锦笙问道:“本大仙倒有一事未明,金卉、玉琼不过两庄之众,为何那孔倾儒与李儬馨多对汝以‘逆贼’相呼?若非他们有心相助清廷,则可谓言过其实,甚是不通之理。”玉锦笙闻言微露苦笑:“师尊岂不知前圣居士尊汉厌清久矣,虽不满弟子复汉伐清之举,但若因此呼我为‘逆贼’,那便好似清帝还政于前明,实属无稽之谈。”顿了一顿,又道:“那日师尊指点弟子制作战舰时,曾提及仙界有一‘泰伦帝国’,那么今容弟子斗胆一问,师尊可曾听闻‘昆甲帝国’之名?”“那却不曾。然可想而知,绝非吾仙界之国。”周德乐如实答道。他乍闻其言,甚至不解其意,丝毫不解其意,更不知‘昆甲帝国’四字如何书写,总之必是一处岌岌无名之所。
玉锦笙闻言不语,转而取出一幅画卷:“师尊尤记此图否?”周德乐一见此图,正是昔日在玉琼庄时,玉锦笙时常携带的昆虫绘图,那时他常携此类图画向周德乐请教一些有关中文学名的问题。而眼下这幅图的左侧已然添加了名称,一个熟悉的名词呼之欲出,周德乐一时竟忘记了装相,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好家伙,这不就黑翅大白蚁吗……?”一言出口,他也是悔之不及,这句话未经丝毫润色,便如平日闲暇,与微信群友调侃之言,且不说与他所谓“入世大仙”的身份不符,甚至可能使旁听之人产生误解。
玉锦笙闻言似乎并未表现出什么错愕的神情,仅是微一沉吟,而后郑重其事地说道:“那么师尊是否已通晓弟子之……”一语未尽,便被金妙萁打断道:“呀!锦笙师兄快看,那里有道车辙呢,所以林中一定还有旁人对不对?我们跟随车辙一同瞧瞧好不好?或许可以寻到出路呢!”“嗯?”玉锦笙有些不解道:“先前连松然汇报,此地方圆千里绝无一户人家。由此得知,定是偏远蛮荒之地,料想纵是猎户、樵夫也不当至此,车辙从何而来?”金妙萁答道:“可是真的有誒,就在那呀?哦,应是向东北方去啦,虽然有些古怪,但跟随车辙或许真的可以出的去呢,试一试好不好?”说话间,探出右手食指指向远方地面。
她所指之处并无植被覆盖,乃是一片裸露在外,松软潮湿的泥土,由于此地湿度爆表,故而那片露天泥土的部分区域已然宛若泥浆,浊泞难行,但在这泥地之上,确然有一道醒目的,似是车辆行驶的痕迹。玉锦笙眼见此景说道:“还请稍等。”说完取来若干树枝,并不断使它们再度拼装改造乃至重组,堪称瞬息万变,约摸30秒后,即制成长约一丈、宽近三尺的枣核型小舟,继而补充道:“萁师妹既有心一探自无不可,然前路污浊泥泞,还请登舟而行。”“好呀!”金妙萁欢喜道:“萁儿还未坐过陆行的舟船呢。”玉锦笙微一点头道:“此舟依如庄内海船,皆可自行移动,只是仓促间欠了精工,其速定然不尽人意。”“没关系的。”金妙萁说着,已然轻轻跃上船身,笑道:“以锦笙师兄的才能,所制出的东西定然不会差哒。”
伴随那如同水果软糖般甜美可爱的语声,置于地面的一叶小舟果真自动行驶起来,但时速方面仅与周德乐先前与罗慕清赴日所乘海船相仿,对于眼下乘坐赛车模式包子的周德乐而言,与二人同行可谓走走停停,甚至停歇的时长反超过了行驶。
沿途无聊,周德乐便打量起湿地中醒目的车辙,起初不以为意,而后便觉蹊跷,他虽未对各类车辆留下的轨迹进行细察,但眼前的车辙似乎有些熟悉?火车?不对,火车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上半叶,且无论似清代亦或当代的火车均需依赖铁轨,还不至随意驶入泥地之中,且该轨迹多有蜿蜒不谐之状,倘若行车路线如此奇葩,那么不是临时故障就得是酒驾司机。如此说来,该轨迹的制造者,是否另有其物?想到此处,周德乐忽地灵光一闪,在脑中呼叫系统道:“对了,再报个时听听?”系统回复道:“叮呜——目前处于3.1268亿年前,地球转速有变,与传统时钟出入较大,无法精确报时!”周德乐眼下听闻如此消息,已然不再表现的过度惊讶,只是心中暗道:“嗯——果然,虽说‘包子’又作妖了,但是这离谱的‘车辙’以及在这片雨林中所见的景物、现象,还有那系统提供的劣质地图倒是都能够解释了。”
于是他转而对身旁二人道:“适才本大仙已然查明,眼下处在三亿年前的世界,尚无天庭玉帝,亦无三皇五帝,故而眼前所见‘车辙’绝非车马行人所留,而是源于……”正说道此处,便被金妙萁打断道:“咦?师尊,三亿年……究竟有多久呢?”周德乐尚未答话,玉锦笙便已取出一本《康熙字典》,开口道:“此中有言:大数者,万万曰亿。师尊所言,料来便是此意。”金妙萁“哦”了一声,而后道:“三万万年——是啦,师尊方才是说此时尚无女娲娘娘,所以世间众人更未被……造出,对不对?”说完环顾四周,又道:“天地依旧好好的,盘古一定存在过啦,果真比玉帝还要早呀!可是师尊,万物皆为天生地长,那么——盘古大神初时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周德乐闻言先是一愣,而后说道:“你既知有盘古时尚无玉帝,自当料到,即便仙界亦无对盘古诞辰的记载。”“这样吗……?”金妙萁若有所思,一时默然。
片刻后,玉锦笙问道:“师尊适才所言,此处轨迹应当源于何物?莫非便是远方之虫所留?”周德乐初时一愣,而后取出望远镜随声望去,果见前方数百米处,一处“野菜”之后,有一赭石色巨虫匍匐于地,身形宽阔,长七八尺,宽有尺余,上覆坚厚骨板,身侧密排狭叶状步足,向左右延伸,但并不甚长,整体好似马陆与鼠妇的结合,眼下该虫正俯身低头,专心致志的啃食着“野菜”。
这便是石炭纪的明星物种之一,俗称古马陆的地球史上最大级陆生节肢动物——装甲节胸虫。它们形似马陆但异常宽阔,生有硬甲,步行足中段有少许扩展,近叶片状,它们十分庞大,长2至3米,重100至200千克,正因如此份量,故而可在石炭纪广袤的雨林湿地上留下列车般的印记,作为倍足纲生物,食性与现生马陆近似,素食为主,偶尔食腐,并非蜈蚣、蚰蜒那样的掠食者。
便在周德乐借机兴致勃勃的向玉锦笙介绍该种巨虫时,由于三人逐渐靠近了蕨丛,啃食“野菜”的装甲节胸虫也有所察觉,它虽是素食主义者,但同时又是石炭纪最庞大的纯陆生动物,故而此刻并未选择逃跑,而是停止进食,穿过蕨丛,随后抬起头颅以及数个体节,同时张开步足,摇晃触角向三人示威,并且此时,似乎从其背部硬甲发出了近似于螃蟹、兜虫决斗时的甲壳摩擦声。周德乐虽知其无害,但一时却也不敢过于接近;玉锦笙则是微微一笑,手中白纸扇并做一线,向这巨虫指去,对方随之一呆,似是有些困惑,继而转身形,面向金妙萁,发出磕磕咔咔的一阵连响,不紧不慢地做出了三叩首的动作,而后匍匐于地,甚是温驯。金妙萁初见巨虫便感好奇,此刻见之如此行为,更觉惊诧,问道:“锦笙师兄,它也会听从于你的吩咐吗?”后者并未就此问题做出答复,只道:“我想,可以借助它,寻得出林之道。”转而又道:“萁师妹,让它暂代你的坐骑如何?”“嗯——不必啦。”金妙萁说道:“我们打扰了它用餐的良机,这会儿一定还没有饱足呢。还是让它回归原位接着吃吧?”
玉锦笙闻言,微笑点头,手中纸扇倏忽打开,而后从左至右一挥,那装甲节胸虫随之缓缓退后,直至完全莫如蕨丛之中。这时金妙萁又问道:“只是——这片林子这样大,真的没有点心吗?”说完,稍加思索,而后单掌上翻,掌心突现鹅黄色光团汇聚,持续约莫五秒,光团消散,从中飞出一只散发着荧光的蜜蜂,大如新生雏鸡,在少女身周环绕飞舞,其状颇有些卡通造型,十分的圆润可爱。“嗯——或许这蜂儿可以为我们找到好吃的!”金妙萁说着,双手先是凌空划出个“8”字形,而后又做了个爱心的手势,随即笑意盈盈的看着那只通体荧光的大蜜蜂从自己身旁飞离,竟与先前的装甲节胸虫前往了同一个方向,但下一刻,便在荧光蜜蜂飞跃蕨丛之时,突见一酷似蜥蜴的脑袋自野蕨中探出,闪电般张口,瞬间便将蜜蜂吞入,随即“呼”的一声,就此不见了踪影。
金妙萁眼见此景,惊骇之余,以手掩面,颇为自暴自弃的小声说道:“萁儿——萁儿好没用,不仅在玉琼庄中帮不上忙……更是被……如今,如今连那大守宫都可以戏弄于我,锦笙师兄……你说,澄漪夫人先前对萁儿说的话,定然不会错的对不对?”玉锦笙答道:“那是自然,以澄漪夫人洞悉天下之能,岂有妄言?”“虽是如此……”金妙萁哽咽道:“萁儿知道,不该质疑澄漪夫人的判断,可是,我仍觉害怕——锦笙师兄,你能与澄漪夫人取得联络,那么,可不可以让她送一块点心给萁儿呢?嗯,一块就好……”
玉锦笙微微摇头,他此刻无法感知到那位“澄漪夫人”,更无法与之取得联络,但他想,若真如周德乐所言,眼下身处三亿年前,那么出现如此现象不足为奇。但恐一旦说出,金妙萁会因惊恐而哭泣,故而最终只道:“萁师妹莫非忘记,当日入得此方世界学习之时,澄漪夫人所言:‘只当远望,绝不现身。’你若因此事劳烦于她,岂非不妥?”“嗯——”金妙萁点了点头而后道:“是了,澄漪夫人有时很忙的,会碰上很多的案子呢……可是,我们究竟在何处呀?应当如何出的去呢?将来真的不会因此延误返程的时日吗?”玉锦笙答道:“切莫惊慌,我自有方法。”金妙萁点头以示认可,回首间只见周德乐笑道:“汝等确有些愚钝,如需点心,当求本大仙才是。”说话间,已自系统处购入一块桂花糕以及一杯永和豆浆。
金妙萁果真一如既往的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见状忙道:“好呀,好呀,师尊你身为仙界之人,一定是无所不能的!太好啦,再也不必担心没有点心吃啦!”说完,快步走上,来接餐饮,只恨身穿汉服,不便通过蹦跳实现进一步提速。玉锦笙也随之笑了笑道:“是弟子疏忽了。”顿了一顿又道:“敢问师尊,眼下此景,有何须谨慎之处?”周德乐也是乐于科普,将桂花糕与豆浆递于金妙萁后,随即说道:“此间尤为原始,全天之下莫说一人,纵一鸟一兽也无,皆鳞虫、昆虫之辈;亦无花草果实,世间皆树木蕈菌之类,是以如不下海,以吾等飞天之能,即便纵横天下亦无危矣。此间山林、泥沼与溪流湖泊纵横,亦非千里,而是遍布半个天下,绵延不绝,另南端则为大面积冰层覆盖,万年不融,几无生机。”“这样吗?”金妙萁一边喝着豆浆一边道:“所以这里虽然古怪,但是并不可怕的对不对?这么说起来的话——萁儿还注意到,这林中虽无花草,却另有些芬芳之气呢!很舒适的,师尊,你是不是早已察觉到啦?”周德乐随口答道:“此时天下林木众多,故而足以释放高浓度的有益气息,对世间万物皆有益处,尤其昆虫之类受益良多,从而得以加速生长,并拥有傲人的大小。”他所说有益气息自然便是当代家喻户晓的氧气,石炭纪的氧气含量约为百分之35,是当代的1•65倍,为显生宙之最。他料定直接说出【氧气】,【百分比】之类的名词,汉朝人定然无法理解,故而便依如金妙萁那般,呼为【气息】,但一言出口,他忽的想起:“什么?芬芳的气息?确定是氧气吗?我是没专门吸过氧,也没有那方面的经验啊?按理说现在我也在这雨林里,怎么就没感觉到呢?莫非是豆杆子吃吃喝喝吃到嗨了就信口开河?”
正疑惑间,便听一阵自信中夹带刻薄的笑声由远及近,顷刻而至,一道残影,在玉锦笙前方猛然顿住,连松然“嘿”的一声而后汇报道:“说来倒也多少有那么些儿凑巧,区区在下总算不辱庄主之命,此去约莫数百余里,虽仍未见任何一户半户人家,亦未寻得鲜果蜜糖,可总算勉勉强强,堪堪算是寻得二庄主踪迹,后经区区不多不少、正正好好、言简意赅、绝无丝毫虚言的那么三言两语之后,二庄主便乐意随在下一并前往此间,眼下料想如无太大意外,该当在稍后而至。”“阿芸?她也身在此间?”玉锦笙如此问道。“对极、对极!”连松然应道:“二庄主与我等相仿,一并身处此密林之内,只是若论起这片丛林之广袤、广阔,那当真可谓是无边无际、扯地连天,实在是让在下这一区区毛贼大开眼界,绝非危言耸听之言,此间之大,超乎在下平生所能想象,先前说方圆千里,如今来看未免太过、过于、着实颇为小觑了它,此间密林,方圆若无三五千里,区区甘愿提头来见!”玉锦笙又问道:“是否仍不见一处房舍?”“庄主当真可谓神机妙算,实不愧为料事如神。”连松然续道:“此去数千里路,全无一处房舍,亦不闻半声鸡鸣犬吠,牛吼马嘶之声,委实离奇至甚,如今在下料来,我等虽说,固然、确然拥有些飞行的手段,但即便凭此出林大约、只怕、或许也并非、绝非易事。”玉锦笙闻言点头道:“方才师尊有言,眼下之所以无人,乃是因身处三亿余年前的蛮荒世界,纵玉帝、女娲等神明亦未曾问世,故而天下无人。”“哦?竟还有如此说法?”连松然略感惊奇道:“如此便是在下学识浅薄,孤陋寡闻,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了。不过念及区区一介毛贼,世人多言小偷小摸之末等窃贼为鼠辈,可见在下既是鼠辈,鼠目寸光也是理所应当。”说完,发出了那别具一格的笑声。玉锦笙又问:“你此行可曾遇见金卉庄中人?”
本章未完,静待下文,更新缓慢,暂定月更,穿越小说,有悖正史,随性观看,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