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经验:23届备考复习建议

23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英语专业备考指导(研谌考研)
大家好,我是peki学姐,本科就读于普普通通的三本院校,英语专业。22考研上岸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英语全日制,初试分数355+
一、选择考研的原因
其实我从大一开始就有考研的想法,只是一直不了解,直到大二上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听了一些讲座和指导之后,才慢慢开始了解考研。想要考研也是因为可以提升自我,而且我对于自己高考成绩一直都很不满意,所以想借考研来弥补我当时的遗憾。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笃定地选择学科英语的原因。
二、考研择校和择专业的小建议
首先是择校择专业。如果想报考学科英语专业的话,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个专业调剂机会几乎为0,所以在择校的时候不要过分自信,但也不用过分谦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例如可以避开热门学校热门城市,至少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少一点竞争压力(虽然也没少多少哈哈,毕竟这是热门专业中的热门,而且报考的大多是英专或是本来就是师范类的学生。)然后在院校的选择上,不用被高高的分数线吓到,只要你有决心你也可以上岸。其次就是像江苏师范大学这一类复试线为国家线的学校,不要以为分数低就好考,要去多了解一下真题难度以及改分严格程度。
例如今年我们专业的841就属于难度大改分严,所以分数都不会太高。那么我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词,就是热爱,从小就想考入师范专业,当一名教师,所以嘛,即使知道它很难考,也是一路坚持下来了。所以各位学弟学妹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多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这样你在备考过程中即使很痛苦,但你也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哪!好,话不多说,接下来就是我在备考过程中各科的建议。





三、初试公共课复习建议
政治(65+):
参考书:肖四肖八
说实话,政治这门课我是真没怎么放心上,能考到这个分数已经很满意了(大家千万不要学我哦)。因为我专业课333需要背的任务真的很多,所以前期一直没时间学习政治,等我真正开始学了,已经是肖八发行的时候了,都已经11月了,那时候真感觉政治完了,但还是得坚持。我就做一套选择题,背一套选择题(我是认认真真地把每一套解析背了一遍),到最后也就从原来的25提升到了35的样子,毕竟之前是没学过嘛,知识面就只有这么窄,所以大家如果想考高分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一位老师学习,可以是肖大大,腿姐或者是徐涛,都可以。
针对大题目,就跟着肖四吧,当然硬背很痛苦,所以你可以跟着带背,我觉得小谭学长和苏一都挺不错,他们是给你梳理逻辑,背起来更顺一点。然后注意一下发散思维,不要只会背一一对应的答案,这样就背得很死,考场上还是要灵活答题的。
英语二(80+)
参考书:考研真相+monkey老师
7-9月
阅读。阅读我开始的比较晚,大约八月份左右才开始,我是买了考研真相搭配Monkey老师的阅读课。在这里关于真题资料,其实黄皮书和考研真相都可以,不太推荐买其他的那种参考书,因为他们的试题和真实考试的排版不一样,做起来也费劲,要买就买上面推荐的就好了。接下来就具体说说我整个英语二备考过程中关于阅读的建议。
从阅读阶段开始,我就是全程跟着Monkey了,你可以去听听他的每一节导学课,里面清清楚楚地规划了怎么学阅读,怎么学其他板块。关于真题,我就只写了英二的,英一的就写了几套(因为没啥时间哈哈),总共就刷了一遍。但是无论你刷几遍,要记住,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要研究背后的答题思路,尤其是二刷三刷,要明白为什么这个题目又一次错了。在刚开始强化阶段的时候,一篇一篇做,分两天完成or三天,根据自己情况定。
Day1每一篇真题计时完成,不可以查字典,更不可以偷瞄答案,然后对答案,自己思考一下之后听Monkey讲解。(他的阅读技巧很奈斯,主旨为王,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大家可以亲自体会,但是技巧归技巧,一定要自己练习加以运用,然后猜想+验证,能读懂原文就一定不要少了验证这一步!能读懂长难句就一定要仔细读,因为当初我做阅读正确率老是上不去,后来发现是有些句子没有仔细读) Day2先自己精读,注意是精读,不是每句都手译,太浪费时间啦!你可以逐句读,读懂为止,遇到一些比较难读懂的句子,可以尝试手译,但千万不要整篇手译呀。然后完成这一步,可以选择听他的阅读精讲课,我当时是没有完全听,只是听了自己搞不懂的句子。
长难句 可以跟monkey在b站上的百句实战,是免费的哦
10-11月
接下来到了后期备考,还是以阅读为主,要开始刷15-21年真题了,这个时候要四篇阅读一起做,并计时(只做阅读,跟着Monkey走),一套真题分六天or七天。Day1模拟考场(不受任何干扰,全真模拟)+对答案,自己思考。Day2-5每天一篇精读,基础好的可以一天两篇精读,Day6-7听Monkey串讲,复盘。这样下来,如果每一步都踏实完成,10-21年的真题阅读你基本上是可以不用二刷了,二刷也是去再一次熟练运用他的技巧以及保持阅读手感。
小三门(完形+新题型+翻译)我是没怎么听课,就完形听了一下,如果基础好的这三块可以选择不听,自己做,如果觉得自己做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选择听课,但这三块是不需要精读滴,完形注意复盘(也就是不看选项,直接看原文复盘,主要捋清全文思路)。
12月
作文。强推Monkey的三分归元法,跟着他的作文,你12月份开始准备都来得及!背熟了,考场上直接默写,而且准备起来花费的时间也不多,因为到了后期你需要背诵的东西是非常多的,所以他的作文模板真的省时又省力,远比你背二三十篇作文来的方便。其实我当时花在作文上的时间每天可能半小时都不到,全靠最后两天背了背他的模版,但是主观题也有26(江苏),挺中规中矩的。当然了,他的作文模板虽然不能帮你获得高分,但是小作文7-9分,大作文9-12分的分数不也很香么,而且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在考场上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呀,稍微改改,加几句,不就锦上添花了嘛(不过,千万不要犯语法错误哦)最后,再加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定要自己下笔练,下笔写才可以。
对了,至于要不要留最近三年真题,个人觉得不一定要留,因为到了最后,你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一套全新真题,只能草草了事,那样不就浪费了这最有参考价值的真题吗。我当时是只留了20年的真题考前一周模拟。
四、初试专业课复习建议
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
参考书:凯程全套
关于网课 我当时是报了全程班,但其实我觉得基础班可以不用,因为强化班就是重复的知识点,而且到时候会有强化班ppt(我个人觉得比自己在基础班记的笔记好多了,但是今年好像基础班也有讲义了,反正根据自己情况而定)。当然如果你是一月份二月份开始,那你听听基础班也未尝不可,多听一遍加深印象。反正凯程的全程班课还是挺齐全的,后面还有真题班冲刺班热点课,当然到后面是没有时间把它听完的,就挑自己薄弱地听就好了。总之,跟着一套课下来,基本答题思路也都摸清了,因为凯程一直是非常强调框架的,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你也会自然而然地注重维度、分条答题。
关于背诵 还是提早背吧,我是从7月份开始正式背诵,最后也就背了6遍,如果你想多背几遍,我觉得5.6月份就可以尝试背诵了。关于背诵的资料,我是跟着凯程强化班ppt来背,听一节课背一节课,然后搭配应试解析,补充一些笔记,但主要还是用ppt来背,千万不要一字一句背解析,不然会很痛苦,背关键词就行,然后前两遍可以适当背一些解析上阐述的句子,对于一些不重要的话,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就行,因为到后期你会发现你不会无话可说的,所以不用担心。你需要记住的是整体框架,包括这个知识点、这一节、这一本书的框架,这样在答题的时候你能精准地捕捉到每一个知识点。
关于背诵遍数,不用和别人比,如果你的每一遍都是踏踏实实地背,那你的一遍效果可能比别人囫囵吞枣的两遍甚至是三遍的效果要好。我前两遍是每天上午背新内容,晚上回顾一遍,第二天早上先回顾再往下背。第三遍开始我就按照Lucky学姐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第一天上午背新内容,第二天复盘,然后第四天再次回顾第一天的内容,以此类推。这样下来,我每一轮都是背了三遍的,每天大概要花5-6小时背诵,真的挺累的,但是当能在试卷上快速写出答案的时候,还是很爽的哈哈哈。总之,背诵就是背了忘,忘了背,重复吧,才能形成长时记忆。
关于默写,我一开始是每天默写,但是只写关键词,然后自己心里回忆,逐句默写真的很费时间,尤其是后期,所以后来我就是只默写框架了,效果也不错,总之找到适合你自己的默写方法就ok。
关于做题 真题一定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像江苏师范大学它就很喜欢考偏的知识点,那么这就是你需要注意的地方。333,千万不要自己随意划重点,因为你也不知道它今年会考哪个小角落的题,所以能全面背诵就全面背诵,我6轮都是全面背诵的,果真今年就考了比较偏的题。真题你可以用来练习,也可以直接看着题目,在纸上写出大体答题思路,然后再对照答案,再把他涉及到的知识点背一背(这里还是按照ppt来背,没必要重新按照真题背,这样会加重记忆负担,而且333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然后到了十一月份中下旬可以开始模拟了,至少模拟两次,知道自己答题时间分配,答题板块分配,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具体的答题注意点到时候徐影老师会发公众号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关于热点 如果你的学校从来没有考过热点,那你可以不用那么关注,但是关注了总比没关注好,毕竟答题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专业词汇,增加亮点。但是像今年的双减这种热得不能再热的热点,是每个人都要关注的,我的学校以往也是不怎么出热点的,结果今年就是出了,所以热点还是要准备的,只是不一定需要完整背下来。最后,近几年333的题目是越来越灵活了,对教育素养的要求也就高了,所以在平时可以多多关注其他学校出的一些好题,思考答题思路,这个跟着凯程就行。
总之,7-8月背书背书疯狂背,9月开始看真题,积累教育热点,11月开始模拟考试。整个过程背书不停,复盘不停。
专业课二:841翻译与写作(110)
参考书:二笔三笔、武峰的十二天、汉英翻译技巧示例、专八写作范文
这门课我是全程跟着学姐一起学的
翻译部分。我是先听学姐讲解一些翻译技巧,然后翻译一篇给学姐改一篇,翻译的时候也是一样,全程独立完成,一开始翻得慢没关系,但后来得计时,如果觉得二笔三笔文本太长了,可以分两天写。然后再听讲解,听完后记录自己欠缺的翻译技巧,时刻提醒自己,对照原文,积累词条。翻译的词条以及练习最好是每天都要进行,保持手感,专八单词也是每天进行(我当时是没有时间每天写,然后前期也是一直懒懒散散的状态,所以到临考前会特别着急,觉得自己要完了,所以如果不想后期那么焦虑就在前期踏踏实实写吧,暑假之前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至于翻译技巧,就踏踏实实地把上面的书学好,然后一定要练习,形成自己的风格,一定不要忘记重读译文,尤其是英译汉,要防止不像人话的句子,避免特别重的翻译腔,不然老师读不懂分数自然也就不高。其次就是如果文本不长,可以先通读全文,整个文章你在读的时候要知道大概在讲什么,这样有些不认识的词语你也可以根据主题猜出来。汉译英的话主要是检查语法错误,一定要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单词拼写错误,如果不确定还是换个词换个表达,汉译英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正确。
对了,一定要练习一下文学类的翻译,一定不要觉得文学不会考,像我就没有练习文学类,仅仅在课堂上和老师写了几篇专八翻译,所以今年出文学类翻译的时候还挺惊讶,而且难度挺大,所以最好是政经类文学类都顾及到。(练专八翻译、散文类的即可)。如果是还没考三笔二笔的同学可以尝试去考一下,备考期间再拿个证也是极好的,三笔综合不用花太多时间,考前做两套真题足矣。
作文部分 我就11月份练了几篇真题,最后阶段的时候看了几篇范文(关于作文大家一定要尽早开始,我觉得九十月份就要开始了,不然临考前就会像我一样很虚)。也是一样,我写完都会拿给学姐批改,在这里我觉得翻译和写作还是有必要拿给别人批改一下的,因为也许你觉得自己写得挺好,但是给别人看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作文的话一定不要跑题,首段陈述观点做到清晰具体,切忌空洞套用模板,论点论据要紧扣主题,结尾段可适当升华。
平时多积累不同话题的素材,多关注教育类的话题,这样你哪怕没考到教育类的文章也可以往上面靠,比如今年 政府要不要为工作的女性照看孩子,就可以用到双减来说明理由。至于要不要背一些模板,就我个人而言,背那种好词好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效果,毕竟考场上是很有可能忘的。平时看范文的时候,先看它的题目,然后思考一下自己会怎么写,列个大纲,然后再看范文,多关注一下它的文章逻辑,观点以及如何去论述等一些关于内容的部分就行。练习的时候以500字作为标准,并且计时练习,写完之后有时间可以重复检查有没有基本错误。
总之,这门专业课还是非常考察基础和积累的,是无法速成的,所以平时有时间还是要多练习,背单词,背词条。7-8月开始练习翻译,建议从较容易的政经类开始入手,9-10月作文可提上日程,练真题,11-12月模拟,继续练习。
五、我备考时犯过的一些小错误:
我觉得最明显的还是我时间分配问题,到后期我还是没适当放下333,导致我整个备考过程中841和政治的时间被大大压缩。所以在11月份会特别着急,只能抓住最后的稻草,政治选择题还是什么都不会,所以大家还是要尽早学起来,避免后期任务多。还有就是我333开始看真题已经10月多了,平时事情也比较多,导致最后并没有把学校真题完完全全地看完,没有琢磨透,并且加上在考场上有点发挥失误,写错知识点,思考过久,导致最后一整题论述题没答好。究其原因还是那个知识点没有牢记于心,才导致失分,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训,知识点一定要记准确,看似差一个字,实则差很多!真题一定要早点开始看!不然会像我一样对333充满了遗憾。
六、我备考时的作息
暑假: 9月-10月 11-12月
7:00起床 与暑假基本保持一致 7:00起床
8:00-12:00 背333 只是晚上21:30结束 8:30-11:30背333 有时改为模拟考试
13:00-14:00 英语二 13:00-14:00英语二
14:00-17:00 看333课 +841练习 14:00-17:00上午没背完继续背333 背完了练习841
19:00-22:00 复盘背诵 18:30-22:00 背政治 背作文模板
注:制定任务时切忌盲目,制定你原本打算的百分之八十即可
七、以上差不多就是各科的复习建议啦,再唠叨一句,无论是什么科目,切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永远不要想着投机取巧,毕竟这是选拔性考试,一定要一定要脚踏实地,这样坚持下来,你离上岸就不远啦。还有如果要跟老师,跟一位就可以了,不要贪多,复习资料也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就ok,别太纠结,反而浪费时间。还有还有,考场上遇到什么都别慌,心态真的很重要,我记得我考试的时候就像在自己做练习一样,很平静,不过我好像每次考试都会特别平静的哈哈哈。初次写经验,如有不足望见谅,祝大家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