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球到底能不能流浪?(上)

2019-02-09 19:16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瀚海狼山认为,要严肃的回答“地球到底能不能流浪”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步来说明。就像过年时亲戚突然问一句:你能不能在十年内完成赚一个亿的小目标?立即回答能或者不能,都是武断和没有价值的。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找一个或者多个比较对象,例如曾经和自身差不多的年龄、学历和工作努力程度相似的创业者,若他们能够在40岁开始努力,到50岁实现小目标,那么这说明这个目标确实可以实现。若相同情况下有100人起步,最终有20个实现了小目标,则可以说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目标的概率有20%;若100个人最终只有1个人实现了目标,那么则说明要实现这个小目标并不容易。狼山就是想说,要回答地球到底能不能流浪的问题。先要看看在当今的宇宙中:第一,有没有正在流浪的星球或者说是大行星;第二,这种流浪的行星,总数量多不多,实现流浪的概率高不高?第三,有没有非流浪的行星,最后变成流浪行星的情况?第四,才是地球有没有最终变成流浪行星的必要和可能?

流浪行星是一个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天文新概念,也被叫做星际行星、孤儿行星。简单的说,这是一种不环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首先他们自身质量较小,无法发生内部的核聚变,因此确定是内部温度比较低的行星。一般来说,行星不会凭空产生,都是在某个恒星的原始星云中的行星盘面上,短时间内吸积而成。因此流浪行星绝大多数都是有老家和兄弟姐妹的。这等于任何人类的孤儿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过父母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不能再照顾他,所以才到处流浪。流浪行星也一样,他们应该都有原始的出处,但是生存现状却是不属于任何具体的恒星体系,成为实打实的星际流浪者。


流浪行星为何离开老家在宇宙空间中流浪?恐怕原因复杂。就像街头的无家可归者,每个都有特殊的原因。一般猜测,主要还是流浪行星本身所在的原始恒星体系引力突变,造成流浪行星受到主恒星之外的,其他引力巨大的天体的加速度,最终被抛出固有的恒星体系,最终迷失在各自的银河星系或更广阔的宇宙之中。

瀚海狼山在以前的推文中曾经谈到,远的不说,就在我们所处的这个银河系中,双恒星系统占据了60%以上,3星系统甚至七八个恒星组成一个重力体系都不罕见。所有恒星系统中,像我们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星独大的反倒是绝对少数。在多恒星体系中,引力弹弓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太阳系中,小小的木星的引力弹弓已经很厉害了。若我们假设木星的质量有太阳的一半,那么现在地球的轨道就会非常的不稳定,随时有被弹射出去的可能。而这种副恒星和主恒星差不多大的双星或者多恒星体系,在宇宙中多的很!因此一个直接的推理结论是:银河系中的流浪行星,同样多的很!


2011年,天文学界利用重力微透镜法,首度证实星际行星的存在,并推测银河系内,像木星大小的流浪行星,数量有恒星的2倍之多!总数不小于2000亿颗!这个数字十分惊人。也就是等于说,在我们所在的整个银河系中,无家可归的流浪行星和“有家可归”行星,其比例甚至比人类社会的无家可归者的比例更大!等于整个银河,到处都是行星流浪汉!

请注意,所谓2000亿流浪行星,是只统计了接近木星大小或者比木星更大的流浪行星,若把更小的流浪天体都算进去,那么数字将更加惊人!

这就回答了本文开头的前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是:本来有固定轨道的非流浪行星,会不会最终变成流浪行星呢?这个目前没有直接观察的证据。不过理论上是可能的。狼山在以前的推文中曾经说过,一个恒星重力系统若有多个恒星存在,那么主恒星和副恒星之间,他们的质量和体积会在几十亿年内有交替性的变化。大的主星会变膨胀,引力变的松散,而小的副恒星会吸收主星的外围气体而逐步变大,最终大小易位。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固定围绕原主星公转的行星,轨道将因为本系统内部重力强弱的剧烈转换而产生非常大的扰动。一不小心被彻底弹射出原系统,也是很有可能的。


也就是说,在双恒星或者多恒星体系内,原本轨道固定的行星,在几个恒星强弱转换的当口,确实有被扫地出门的可能。但是话说回来,我们所在在太阳系,却是一个单恒星体系。很难像双星系统一样,在几十亿年里,出现周期性的引力变化。但是没有强周期变化不等于最终没变化。进入老年时代的太阳、地球和木星三者之间,最终会出现一系列奇特的新格局,而真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状况也会非常的不稳定,会有最坏、最好或者不好不坏三种结局。

(未完待续)


地球到底能不能流浪?(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