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传奇》第三部 三界归心(2021修改版)第四十二章 天庭书阁(下)

衷心祝贺“心唯一昭”妹妹顺利考上理想中最好的大学!感谢大家对妹妹的祝福!
感谢一位善良、帅气的小哥哥提供的公孙先生穿道袍的截图!
这一章小展去上学了,借用一下劲哥前两天的漫画,当作“小展上学图”,很可爱吧?


第四十二章 天庭书阁(下)
通明殿展鸿受封 上书阁展昭入学

当晚亥时,王朝、马汉指挥衙役,按照公孙策的吩咐,在府衙正中高搭法台,台上摆设香烛、黄纸、朱砂、毛笔,以及各种法器。

子时一到,公孙策身着道家法衣,脚踏天罡斗宿,右手紧握七星剑,左手摇动三清铃,眸光庄严沉肃,默念驱邪法咒。随即昂首而立,高举天师法印,挥舞五色令旗。但见须臾之间,光华浮动,风起云涌。公孙策见状,即刻提笔,饱蘸朱砂,在纸上刷刷点点,写下四道灵符。继而捏起灵符,借烛火点燃,袍袖向上一扬,高高抛向夜空。
白玉堂在法台之下,早已十分心急,见时机一到,运功挥出一股碧蓝如水的灵力,打向空中的灵符,但见半空之中,灵力与灵符融为一体,顿时化作蓝色火焰,直奔东南西北四方,灵符燃尽之际,一道蓝色光环顿时笼罩府衙,光环映照之下,府中流光璀璨,恍如仙境一般,直至良久之后,光环方才隐去。
韩王府东苑之中,月色孤冷,空旷静寂。
柳玄通独坐房内,望着手中的金针,正在凝眉思索。忽然听到门外轻微的脚步声,冷冷问道:“什么人?”
“道长!”一名江湖打扮的老者凑近窗口,恭敬答道:“在下吕敬秋,是王爷身边的谋士,听说道长法力高强,深得王爷赏识,故而冒昧前来拜会!”
柳玄通无意与府中之人来往,本想找个托词打发了他,却隐隐觉得此人的声音有几分熟悉,于是将金针收入袖中道:“你进来吧。”
那人踏进房门,神情甚为激动,连忙趋步上前,下跪叩头道:“属下刁尘参见教主!”
柳玄通愣了一瞬,感觉此人愈发熟悉,但仍旧十分警惕,站起身来,逼视着他问道:“你当真是易容之术独步武林的刁尘?”

“正是属下!”那人抬起头来,右手在鬓边摸索了几下,只听刺啦一声,露出了一张中年男子淡青发黄的圆脸。
依照玉帝的旨意,展昭应在辰时进入上书阁读书。今日乃是入学之日,他早早起床,沐浴更衣之后,先到钦安宝殿,给外公、外婆叩头,又去承怡宝殿,向父母请安,回到瑜华殿内,尚且未过卯时。随后用了早膳,便走向殿门,准备提前到上书阁恭候讲学的夫子。
撩袍踏出墨玉门槛,便看到一座镶金嵌银的白玉车辇,驾车的神兽乃是四条毛色如雪的玉龙。车辇两侧共有八名金甲神将,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车辇后方的天兵、宫娥多达百人。
众人见展昭到来,连忙下跪行礼。
展昭示意他们平身,转眸看向身边的小顺子。
小顺子扬手指向车辇道:“依据天庭规制,这是殿下出行当有的仪仗。驾车的玉龙是四海龙族的皇室宗亲,不仅出身可靠,而且法力颇高。那八名神将更是武艺不凡。路上有他们守护,定能保殿下周全!”
“上书阁离此处多远?”展昭问道。
“不远,就在太微玉清宫内。”小顺子道。
“既然是在宫内,路上怎会有危险?”展昭道:“何况我是去读书,如此大摆排场,又带这么多随从,岂不轻慢了夫子?”
“这……”小顺子正犹豫间,忽听扶亥的声音唤道:“玉儿!”
早上请安之时,展昭本想求外公释放两位舅舅,可他刚刚救了爹娘,就为舅舅求情,若是激怒了外公,反而害了舅舅。思虑再三之后,决定多等几日,再去恳求外公。不料扶亥竟会出现在此处,心中不胜惊喜,当即迎上去道:“舅舅!”
扶亥虽知展昭已然复原,但此刻亲眼看到他晶亮的眸子、焕发的容光,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
“您是何时离开思过堂的?”展昭问道。
“半个时辰之前,义父就下旨放了我们。”扶亥答道。
展昭喜道:“表舅也离开思过堂了?”向他身后望了望,问道:“那表舅……”
扶亥道:“二郎真君奉义父的旨意,回灌江口去了。”蹙眉低下头道:“日后没有义父的传召,不能再上天庭。”
展昭心中叹道:“看来以后,很难再见到表舅了。”想到外公素来严苛,不会只罚杨戬一人,忙问扶亥道:“外公可曾罚舅舅什么?”
“倒也没有什么。”扶亥淡笑着道:“只是收回了先前所赐的缚妖索,罚我不得再炼制丹药。”
“舅舅……”展昭垂下双眸,心中越发歉疚。
“你不必在意。”扶亥道:“我和二郎真君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救父母。姐姐夫妇终能复生,我二人都十分高兴!”握住展昭的双臂,与他相视而笑。
看到一旁的仪仗,扶亥问展昭道:“你是要去上书阁?”见他点头,继续道:“我此刻前来,正是奉义父之命带你过去,顺便把要学的功课告诉你。”
展昭笑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步行前去,有话在路上慢慢说。”眸光扫向玉龙车辇和众多随从,吩咐小顺子道:“他们就不必跟去了。”
小顺子见他已然下令,不敢再劝,于是躬身称是,待他转身走出几步,忙回身使个眼色,让玉帝钦赐的二十名宫婢远远跟在后面。
“大人要借此物去寻找展护卫?”公孙策听到包拯的话,诧异地看向床上的碧玉枕道。

包拯喝下汤药,把碗放在圆桌上道:“此物名叫‘游仙枕’,是本府家传的宝物,只要把头枕在上面,便可元神出窍,畅游仙界。”
公孙策点头道:“大人乃文曲星君转世,借此身份之便,要找到展护卫,想必并非难事。”说着,又抚须一叹道:“只要他当真已回返天庭。”
包拯扶案起身,缓缓踱出几步,深蹙双眉道:“可是不知为何,本府昨夜尝试多次,元神都无法出窍。”

公孙策劝道:“大人重伤初愈,元气不足,恐难驾驭如此神物,过两日,待身体完全复原,大人不妨再试一次。”
太微玉清宫中,碧树千株,奇花万种,仙阁金阙飘瑞气,瑶池碧波荡涟漪。
扶亥身着紫袍,与白衣玉冠的展昭并肩而行,穿过一道玛瑙红廊,对他说道:“义父与重臣商议之后,为你安排了四门功课,分别为天条礼法、史学通鉴、兵法韬略、道教经典。”
“功课之中没有武艺?”展昭问道。
扶亥摇摇头道:“没有。”
“也没有法术?”展昭追问道。
扶亥轻叹一声,仍旧摇头道:“也没有。”
自从昨日得知包拯受伤,展昭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办法打探他的境况,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上书阁,希望外公在他入学之日,恢复他的灵根,让他修习法术。不料这唯一的希望也成了泡影。
扶亥不忍见他失落,和蔼劝道:“舅舅知道,你酷爱习武,也喜欢法术,但义父如此安排,必定有其道理。我想,义父是要让你先学为君之道,过几百年再学其他。”
“几百年?”展昭惊道。
“是啊!”扶亥笑道:“身为玉帝长孙,你自会长生不老。短短几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你是天庭储君,读书对你而言,自是头等大事,即使千年万年也不算长。”
展昭闻听此言,不由暗叹一声,他原想等到学业有成,便求外公开恩,让他回开封府,怎料修学之路竟会如此漫长。
“殿下!”小顺子快行两步,走到展昭面前,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宫苑道:“那里便是上书阁。”
展昭抬眸望去,但见宫苑之中,殿阁高耸,古树苍劲,金翅孔雀雕碧瓦,玉面麒麟绘朱墙,当真是肃穆隽雅,锦绣辉煌!
扶亥道:“此处本是义父往日与文臣谈经论道之处,从今以后,便是你读书修学的地方。”边走边继续说道:“此刻虽未至辰时,但想必太史神君已经到了。”
“太史神君?”展昭问道:“舅舅是说,撰写《三界通史》的太史神君司马迁?”
“正是!”扶亥道:“他本是凡间的太史令,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正直忠义,在史学上的造诣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义父赏识他的才德,命我暗中施法,复其男儿之身。而且在他寿终之日,颁下一道恩旨,令他飞升上仙,赐封太史神君!”
展昭心想:“公孙先生常说,他此生最崇敬的便是太史公司马迁,想不到有朝一日,我竟有幸成为太史公的弟子。”
展昭默默想着,不经意间,已随扶亥步入上书阁,走到大殿门前,展昭正要进殿,却见一位仪态端肃、风度儒雅的褐袍上仙从殿内走来。
虽然殿内烛火暗淡,无法看清他的面容,但展昭心中猜测,此人定是太史神君。随着一步步走近,借着空中缭绕的祥光,才真正看清他的脸。

“公孙先生!”展昭定定望着眼前之人,仿佛是在梦境之中……
